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警惕中小企業做大過程中的“規模不經濟”現象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7日 11:26 中國管理傳播網

  作者:謝新華

  有這樣一家企業,是我國調味品行業中比較知名的民營企業,公司老總是一個思維敏捷、做事練達的企業家,短短幾年時間,公司就有一個小作坊發展到千余人的中型企業。面對大好形勢,當地領導和專家都建議他應該抓住機會,擴大規模,取得規模優勢。經過近一年的投資拼搏,企業規模幾乎翻了一翻,但公司的經濟效益卻有所下降,公司老板感到困
惑,不是說規模經濟嗎,為什么到我這里就顯示不出規模效益,反而出現規模不經濟呢?

  這個問題也是許多企業做大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只不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罷了。

  要弄清規模不經濟問題,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規模經濟。我們知道,西方工業革命后的19世紀末,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高效大型機器設備的廣泛應用,必然導致企業規模擴大,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于企業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實行更精細的分工、協作和專業化生產;也有利于企業產品零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生產經營的聯合化和多樣化,大量銷售、大量采購和對產品進行綜合利用等各種積極因素的充分發揮,從而產生規模效應,這就是所謂的“規模經濟”。

  在許多人的心中,總是認為企業規模越大越經濟,但是,事實教育人們,企業規模擴大以后,對外與市場的協調成本越來越高,內部運行機制的協調難度越來越大,加上管理與指揮系統的復雜化,信息的上傳下達速度減慢,使管理效率大大降低,邊際收益下降,甚至會變成負值,出現規模不經濟現象。最權威的解釋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內部結構的復雜性增強,這種復雜性是要消耗能量和資源的,這種消耗使規模擴大本來帶來的好處相互抵消,化為烏有,所以“規模就不經濟”了。

  規模不經濟有兩種:一種是企業規模過小,達不到所屬行業要求的最低規模;另一種是企業規模擴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產品產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產規模擴大的幅度,甚至產品產量絕對地減少,這兩種現象都稱為“規模不經濟”,這里主要討論企業擴大規模產生的不經濟問題。

   規模經濟分為內在經濟和外在經濟兩種。內在經濟是指企業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自身所引起的產量和收益的增加。當一個企業由于本身生產規模過大而引起產量和收益減少時,就稱內在不經濟。造成內在不經濟的原因是由于管理效率降低、各種費用增加等。外在經濟是指整個行業生產規模擴大和產量增加后,給個別企業帶來產量和收益的增加。而當整個行業生產規模擴大和產量增加后,有可能給中小企業或劣勢企業帶來產量或收益的減少,這種現象就是外在不經濟。造成外在不經濟的原因是,隨著整個行業規模的擴大和產量增加的,或者因為資源供給不足造成生產能力的閑置,或者產品銷售供給增長過快使銷售變得困難,從而使個別企業的成本增加,產量與收益同時減少。

  一個企業生產規模是可以在短時間上去的,但管理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飛躍。管理學家弗蘭克.奈克有一句經典論述:在處理和管理復雜事物中,企業家的能力顯然是有極限的。這種解釋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大企業必定比小企業復雜,企業規模的擴大,導致出現經營管理上的極限。也就是說,企業規模的擴大,必然伴隨組織規模的擴大,組織規模的擴大,必然伴隨企業人員的增加,人員的增加又會伴隨管理的層次必然增加,此時,企業如果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沒有跟上,仍然沿隨過去的經驗和方法,那么,企業管理的效率就會下降,就會給企業帶來管理成本的上升,致使企業管理的總成本增加,產生規模不經濟。

  格蘭仕強勢介入空調、冰箱制冷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企業發展的初期,格蘭仕一直堅持微波爐的專業化生產,到二十世紀末格蘭仕已經是世界微波爐的第一大生產商,但格蘭仕的生產極限是1200萬臺,按照當時的速度,不出兩年就會出現微波爐飽和的局面。格蘭仕已經將微波爐這種產品做的很透了,基本接近飽和能力,同時也接近規模的平衡點,因為,全世界的消費能力基本上也就是1500萬臺,如果再擴大生產,就會出現單臺所攤費用增加、增加庫存、銷售費用增加的局面,出現規模不經濟,因此,一向宣稱專注專業化的格蘭仕不得已也實行了多元化,于是,格蘭仕在2000年宣布,將一次性投入20億元進軍制冷行業,形成800萬臺空調的年生產能力,從專業化邁向多元化;報紙的發行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一般情況下,省級以上有點影響的報紙的發行量都比較理想,報紙的發行量越大,單份報紙的所攤費用就越少,但發行量也不是無限制的大,也有一個規模問題,因為,報紙的主要收入靠廣告,一期報紙的廣告收入是固定的,超過了一定的規模,就會出現單份報紙成本、發行和管理費用增多的現象,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

  另據報道,我國的傳媒、會展、文化教育、汽車、假日、手表、彩電以及新興的手機等產業由于規模的肆意擴大,被成為“中國八大不經濟現象”。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規模不經濟是由管理不經濟造成的,沒有規模不濟,只有管理不經濟;

  2、企業的發展,都有一個最佳規模點,管理好的企業,這個點就會后移,企業規模可以做大;

  3、管理不好,企業規模不可能做大,要想上規模,先得上管理。

  要解決規模不經濟的問題,應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企業的決策者從觀念上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在企業上規模的同時,著重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建設,弄清企業處于什么階段,然后有真對性地進行企業管理變革。

  其次,企業要做大規模,就必須把企業的運作建立在可重復或可復制的科學、規范的管理平臺上,建立一套適合本公司行業和企業特點的管理模式、著重培養一批職業經理。

  第三、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為企業上規模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第四、采用新型的矩陣式組織結構,在企業內部形成競爭機制,以培養整個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第五、從社會上聘請專家,從分利用公司外部人員為公司出謀劃策,并通過“借腦工程”提高個矩陣小組的工作效率。

  第六、把改革創新的業績列入對管理人員的考評內容,調動管理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通過實施以上計劃,完善各個職能活動構成的循環系統,經營速度加快,周期縮短,讓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統統暴露出來。因為,企業內部競爭機制解決了濫用資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諒失誤傾向;“借腦工程”發揮出來的旁觀效應遏制了相互包庇和企業關系網的形成;將改革創新的業績列入考評內容,迫使管理人員放棄為滿足晉升的政治標準在內部周旋上花費更多精力的行為,減少了對刺激動力的損害,特別是集中在大公司總部過分集權和對風險經營缺乏認識等方面的問題。比如,從事某項風險性產品的開發研制,要由總部拍板并相應給予開發事業部以資金以上的支持,導致總公司費用增多,如果將人、才、物權盡量下放,總部只起“會診醫生”或“戰略咨詢家”的作用,就可以更及時地對客戶新的需求作出反應,更快地采取具體行動,通過以上種種手段,建立一體化組織時所謂“意料之外”的費用,在很大程度上會變成“意料之中”,致病因素被逐相揭露并引起充分注意,企業發展壯大過程的規模不經濟現象的防范和治療就變成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迷你小熊
強烈推薦火線下載
動畫梁祝
中國神話愛情故事
孫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見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