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而言,企業所處的環境既復雜又特殊。這種復雜性和特殊性,在世界企業史上是罕見的,因此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行為也顯現出復雜性和特殊性。
請理解中國企業的戰略
現在,我坐在美國哈佛商學院的辛西亞教授的面前,聽她講企業的戰略。而在兩個月
之前,著名的邁克爾 波特也為中國人講述了他的戰略思想。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無論是邁克爾波特,還是辛西亞教授,他們都在異口同聲的闡釋著多元化、專業化、差異化等等大致相同的關鍵詞。在辛西亞教授用一種夸張的表情羅列非關聯多元化的危害之后,我體會到,她,他們,其實是在講述一些企業經營的普適性真理。
這個時候的我,聯想紛至沓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在觀察中國企業戰略的時候,基本上是以邁克爾 波特和辛西亞的理論為基本原則的。記得去年的秋天,我到西安的金花集團調查,近距離的感受到了吳一堅先生波瀾壯闊的多元化企業局面。由于從一開始吳一堅就已經把金花帶入了多元化發展的軌道,因此,金花遇到的第一個麻煩乃是管理滯后。對一個企業而言,在一個專業方向上管理百億規模和管理10億規模所需要的能力完全不同,由于地域相對局限在西安,金花無法形成這樣的能力,只能轉而通過在多個產業進行淺層次經營來達到擴大企業規模的目的。我們看到,GE的多元化往往都能成為某個行業里的領跑者,但金花現有的極端非相關多元化格局卻完全顛覆了市場中的"行業績優"原則,其結果是,盡管金花四處都有項目,但沒有一個行業做得最好。
再次是企業效益明顯不好。
最后是資金鏈捉襟見肘。
整體來看,這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程序,幾個環節互為因果,構成金花這樣一個蒼白、虛弱的結構。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繼續發展的唯一辦法只有在擴大規模上做文章,而擴大規模最理想的辦法則是尋找新項目。可以肯定,未來幾年,金花集團還將在新項目上絞盡腦汁的擴張,金花的多元體系還將繼續膨脹。
如此來看,有關多元化與專業化之爭,這在西方被認為是一個企業戰略選擇的問題,對于金花來說更像是為了尋找企業的生存空間。一旦金花沒有新項目的跟進,金花的生存空間將迅速縮小,對于金花而言,空間的縮小將是致命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吳一堅從一開始有意識的多元化,已經發展到現在的迫不得已的多元化,在這條充滿宿命色彩、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上,吳一堅已經收不住自己的腳步了。
為了懷疑吳一堅的企業格局,我引用了邁克爾·波特的觀點,認為企業多元化的實際成功率事實上非常之低,很多國內的經濟學家也堅持同樣的觀點。有意思的是,幾乎從一開始,吳一堅就與經濟學家的觀點背道而馳,深深迷上了多元化操作。為了印證自己的正確,吳一堅甚至經常搬出偉大的杰克·韋爾奇,表明自己的多元化之路乃是沿著杰克·韋爾開辟的通途前進,而前方則是一個中國的"GE"遙遙在望。
現在看來,吳一堅問題的關鍵恐怕不在簡單的多元化與專業化之區別,而在企業經營的語境。必須肯定的是,金花集團抓住了一個市場機會,在當地做得不錯,再往大做,就意味著要走出本地,走向全國。我們看到,這個時候,金花遇到了瓶頸。中國地域經濟歷來具有割據的特點,一個地方性企業走向全國的壁壘非常高,導致邊際投入產出很低,從而制約了企業向外擴張的積極性。如果企業只在本地發展某一個行業,發展空間必然受限。于是,吳一堅將起家產業所聚集的各種資源和能力,尤其是當地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的資源進行了簡單復制,從而輕松地進入到一個又一個新的產業。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多,今天經濟學界對于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批判仍然是占主流地位的聲音。這些批評觀點主要可歸結為:無戰略論、戰略趨同論、戰略混亂論、戰略不力論,等等。深入地分析一下這些觀點,我們不難發現,眾多的批評者都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即把西方企業的戰略行為作為度量標準,用這個標準來評價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行為,結果發現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就武斷地認為這個差距就是中國企業戰略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這里換一個視角,從中國企業所處的環境角度,來探討20多年來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歷程。
任何戰略都離不開企業所處的現實環境,適應環境是戰略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我們在這里有必要首先回顧一下中國企業戰略環境的變遷。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所處的戰略環境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上不同環境因素的內容各有不同,其變遷過程見附表。
20世紀80年代占主導地位的經濟體制是計劃經濟,在這種體制下,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是改革:一方面,通過國有企業的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轉換經營機制等多種方式釋放原有企業的能量;另一方面,從限制到允許私有經濟的發展,刺激新企業的形成。整個宏觀經濟的特征是短缺經濟,改革使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空前擴大,但企業產品的供應卻相對較少,總體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市場中的空白處極多。因此,企業產品之間基本上處于無競爭狀態,原材料供應有一定的競爭,總體而言競爭程度低。由于產品的供不應求,消費者基本上無選擇余地,消費行為是盲目的,買得到的就是好的。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這種轉型力量的來源,一是改革,二是開放。隨著國有企業能量的釋放和民營企業的日益發展,宏觀經濟在1997年下半年開始進入“過剩經濟”時代。從總量上而言,市場供求關系基本平衡,市場空白數量日益減少。企業之間開始進入單要素競爭階段,即“一招鮮”成為競爭的有力武器,競爭程度日益加劇。
進入21世紀,中國占主導地位的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為適應全球化發展,開放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導方式。隨著開放廣度和深度的雙重推進,中國過剩經濟的特征更為突出?傮w市場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場空白很小。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走向全面競爭,或稱整體競爭,競爭程度日益激烈。消費者行為的理性化占主導地位,個性化需求顯現出來。
在上述環境之中,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行為呈現出如下特點。
20世紀80年代,中國國有企業的總體戰略行為是“專業化”的。這種專業化并非西方教科書上所講的專業化,而是中國特有的專業化。其特征是:企業僅生產某類行業中的產品,但企業生產過程是“大而全”和“小而全”,即生產過程和技術的專業化程度很低。不僅如此,企業還擁有許多非經營性資產(醫院、學校等),被稱為“小社會”。民營企業的總體戰略行為比較專業化,但這種專業化并不一定是企業所有者刻意為之的,而是市場機遇造成的。與國企相比較,民營企業較少具有“小而全”等特征。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的總體戰略行為發生了巨大變化,多元化經營成為90年代的主導戰略行為。在80年代中后期,一批軍工企業開始生產民用產品,是中國企業多元化的先行者。1992年后,多元化經營成為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的主要戰略行為。這些企業涉足的新行業主要是房地產、生物工程、金融、IT等。到90年代末期,多元化經營形成高潮。市場機遇驅動是90年代多元化經營的主要特征。盡管當時市場在總體上供求平衡,但中國作為后發展國家,仍然存在許多新的行業和市場。這些新的行業和市場,是原來根本不存在的。一旦有先行者進入,由于進入門檻較低,后來者就會蜂擁而至,戰略趨同自然產生。不過,與此同時,某些企業也開始在多元化經營基礎上實施“歸核化”戰略,以降低多元化程度,集中資源于某幾項核心業務,甚至單一核心業務。
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企業的總體戰略行為開始出現差異:一是專業化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專業化”走向市場經濟下的“專業化”;還有一批90年代誕生的企業,堅持利基戰略并取得成效。二是多元化經營盡管受到許多嚴厲批評,但仍然是中國企業重要的戰略選擇和企業成長方式。三是較多的多元化企業主動采取歸核化戰略,日益取得成效。
在競爭戰略層面,“一招鮮”的力量日益削弱,單純依靠某個賣點的產品很難在市場上較長時期地生存。低成本成為中國企業的惟一競爭武器,尤其是與跨國公司競爭。差別化戰略被少數優秀企業采用,但其戰略績效還有待觀察。
在這種狀況下,中國企業的生產戰略重點轉向低成本與高質量,營銷戰略的重要性并未降低,變化的是營銷戰略日益走向戰略性營銷。技術研發戰略日益受到中國企業的重視,但戰略績效并不明顯。
當前對中國企業戰略實踐的諸多批評,均隱含著以美國戰略管理理論和實踐為標準,來對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行為進行評判。我們認為,運用美國戰略理論來理解中國企業20世紀80~90年代的戰略實踐行為是不合適的,因為戰略必須與當時的環境相匹配。也許在20世紀80~90年代,中國企業的戰略行為并不符合美國的主流戰略理論,但它的確是中國現實環境的產物,并適應了當時的企業發展需要。
實際上,環境與戰略要相匹配,已經為許多國家的企業發展史所證明。例如,從19世紀中期起,美國國內市場就成長為全世界最大、成長速度最快、同質性最高的市場,同時,美國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上成為世界領先者,因此到20世紀20~30年代,美國企業主要以專業化戰略為主導(主要是垂直一體化方式)。隨后,美國經濟高速增長停止,出現了多次經濟危機,而世界市場日益擴大,同時企業內部的研究與開發能力增強,再加上美國于1950年制定的《反壟斷法》等,導致美國企業從二戰后到70年代主要采取多元化戰略。自80年代開始,美國企業首次面臨日韓企業的挑戰,第一次感受到全球競爭的壓力和沖擊,又再度引發美國企業回歸專業化。
再如韓國企業。日本占領韓國期間,殖民政府嚴格限制韓國人的商業活動,當時只有少量人士可以從事商業經營。這種限制導致韓國的企業家資源嚴重缺乏,韓國政府為實現振興經濟的目標,只能采取大力扶持少數企業家控制和經營大企業的模式。再加上韓國本國市場狹小,韓國企業必須走向國際市場,而當時走向國際市場的資格就是規模。因此,韓國大企業以多元化戰略為主導也是環境所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韓國大企業陷于困境之中,中國許多經濟學家將其根源歸結為多元化戰略的錯誤。其實并不盡然,韓國企業多元化戰略使韓國成長出若干個大型跨國公司,而這些跨國公司成為韓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因此,多元化戰略不僅適應韓國當時的環境,而且具有歷史性作用和貢獻。但韓國企業的根本問題是:當80年代初全球環境發生變化,尤其是90年代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漲的新環境下,韓國企業沒有能夠洞察先機,隨環境變化而調整戰略,最終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被動無奈地適應變化,開始采取以歸核化為主的企業戰略。
對中國而言,企業所處的環境既復雜又特殊。這種復雜性和特殊性,在世界企業史上是罕見的,因此中國企業的戰略實踐行為也顯現出復雜性和特殊性。對此,我們不能以一種簡單的甚至不合適的理論工具批評了事,而是應該從多個視角、運用不同方法進行理解和歸納、總結。
行文到此,我忽然理解了吳一堅,理解了眾多在多元化道路上狂奔的中國企業家,在當下中國的社會結構和經濟形態之下,他們可能是最深善于生存的一群人,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們才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適者”。
撰文/蘇小和 攝影/張新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