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險左右為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6日 09:09 解放日報 | ||||||||||
晨報記者李寶花 付濤 上海電臺記者 秦來來 5月1日實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簡稱“道交法”),把原先屬于商業保險的第三者責任險變為法定強制保險,但是在《道交法》實施3個多月后,有關強制第三者險條例仍在等待保監會通過,遲遲難產的原因說法眾多。兩周前,有關方面召集滬上各大財險公司負責人進行討論,據稱各方意見甚是紛雜。
一些車主向記者表示,由于擔心“機動車撞人要負全責”,希望保險公司把以前一般為5—10萬元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保額提高到50萬元。不過,保險公司方面表示,并不能讓所有提出這樣需求的車主都如愿以償。業內人士指出,在強制第三者險出臺之前,即便投保較高保額的商業第三者險,并不能有效地減輕《道交法》給車主帶來的心理壓力。 事實上,近來滬上保險公司、駕駛員與交通監管部門向記者反映的種種矛盾與怪現象層出不窮。 現象一為獲賠償主動攬責 《道交法》頒布后,一名闖紅燈的非機動車駕駛員吳某撞上了張先生駕駛的機動車,并受傷住院。情況緊急之下,張先生為吳某墊付了7000多元的醫藥費。 事后,交警下達的事故認定責任書表明張先生無需承擔事故責任。但按照《道交法》第七十六條的相關規定,在與非機動車和行人發生的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駕駛員即使沒有事故責任,也必須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然而,當張先生拿著醫藥費的單據要求保險公司理賠時,認定了“以責理賠”原則的保險公司卻拒絕了這一要求。但是,事故責任無法隨便更改,與保險公司的交涉也沒有任何結果,一起簡單的交通事故最后只得走上了法庭。 據悉,從今年5月1日《道交法》實施至7月底,在黃浦交巡警支隊處理的1800余起交通事故中,物損事故已基本解決,但賠付金額涉及較大的人傷事故則仍有30%左右難以解決。 現象二肇事逃逸呈上升趨勢 今年8月初,一名專業人士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由于即使沒有事故責任也可能承擔巨額的賠償,且由于賠償額度有所升高,一些機動車駕駛員在肇事后可能會更多地選擇逃逸。 該人士在分析這一趨勢時表示,盡管一部分運輸企業可能設立專門的賠償基金,但如果是個體機動車駕駛員闖禍,而保險公司只能提供一部分的賠付,那么經濟實力有限的肇事駕駛員就可能會選擇逃逸,以逃避因賠償帶來的巨大經濟負擔。 以徐匯區為例,以往該區的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每年僅在1起左右,而5月以來的肇事逃逸已經增加到4起。在其他區縣,機動車駕駛員肇事逃逸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一位有著20多年駕齡的私家車主表示,如果自己遇上這樣的情況,也可能會因為畏懼巨額賠款而逃走,因為逃逸固然有風險,但自己更不愿意做無責賠償的“冤大頭”。 現象三兩法規定或存矛盾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第三者險投保金額與保險公司實際需要作出的賠償金額之間存在差距。車主李先生第三者險的投保金額為10萬元,他駕車撞了人,保險公司遵守新《道交法》“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拿出了10萬元錢用于搶救受害人。可是,后來有關交通部門判定,車主李先生(即被保險人)在這一事故中只承擔8萬元的賠償責任,相應的保險公司也只應承擔8萬元的賠償金。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新《道交法》與《保險法》規定之間可能存在矛盾。新《道交法》規定無論被保險人是否承擔保險責任,保險公司都要按照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險金額,先把錢拿出來用于搶救交通事故受害人;但《保險法》卻要求首先確定被保險人對受害人依法應負的民事賠償責任,才能計算出保險公司應當賠償的保險金額,然后保險公司再拿出錢來賠償受害人。因此,兩者在搶救費用支付的時間上也會存在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