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霍夫開口講述貝塔斯曼 向前走?向后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3日 16:43 《商務周刊》雜志 | ||||||||||
在管理層與創始家族的爭奪中,貝塔斯曼選擇了謹慎 □文 龔偉同 托馬斯·米德霍夫這位貝塔斯曼前CEO終于決定不再沉默。兩年前,因與貝塔斯曼創始家族——莫恩家族矛盾激化,米德霍夫被迫辭職。其后,他到一家中東投資公司任職,并
但今天,翻案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今年3月,貝塔斯曼宣布2003財年已恢復盈利,而業績最好的恰恰是米德霍夫任內控股的RTL電視集團。今年5月,米德霍夫在接受一家英國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如果不是他的努力,莫恩家族要190年才能實現目前貝塔斯曼95億歐元的股東權益! 管理層與莫恩家族之間看似彌合的裂痕因米德霍夫的開口而再次被揭開。 控制權之爭 在過去近兩年時間里,風向對米德霍夫顯然很不利。在企業界高管形象受損的大背景下,廣告業的衰退加上米德霍夫任內擴張的某些失誤導致的虧損,使米德霍夫完全失去了自我辯解的空間。 據米德霍夫說,現在他在貝塔斯曼公司內的敵人正在試圖改寫歷史,將他任內進行的許多收購定性為不明智收購。米德霍夫用幾個數據予以回擊。他指出,1998年貝塔斯曼的營業收入是117億歐元,而到他辭職前一年即2001年已增至200億歐元。同期公司總資產由70億歐元增至220億歐元。股東權益則由16億歐元增至95億歐元。他說:“這是在沒有進入資本市場的條件下取得的,是一個世界紀錄。” 實際上,也有貝塔斯曼公司的經理認為,米德霍夫任內的擴張是一個巨大成功,而非代價高昂的失敗試驗。在今年5月接受英國《觀察家》采訪時,米德霍夫特地帶了一張在他辭職幾周后出的報紙。報紙上登著現任CEO蒂倫當時談及貝塔斯曼2002年上半年業績時的講話。蒂倫說:“米德霍夫任內實現了多年的強勁增長。”據米德霍夫表示,后來貝塔斯曼將這些談話內容從其網頁上撤下了。其言下之意是,公司中有人想抹殺他的功勞。 有一點是爭議較少的,即米德霍夫改造了貝塔斯曼。米德霍夫剛上任時,貝塔斯曼雖然也算成功,但基本上還是一家老式的公司,其利潤的70%由圖書俱樂部和雜志業務所創造,而現在其利潤發動機則是電視業務。 但是,米德霍夫的擴張確是有成功,也有敗筆。成功的如收購美國在線(歐洲)公司的股份。貝塔斯曼投資了5000萬美元,后來賣回給美國在線時已是70億美元。不過,米德霍夫的另外一些收購,如以700萬美元收購網上音樂互換公司Napster卻爭議頗多。現在,一些唱片公司,包括貝塔斯曼集團旗下的BMG唱片公司,正在起訴Napster,要求賠償170億美元。當然,參與決策的并不僅米德霍夫一人,還包括蒂倫。米德霍夫的另一個敗筆是以3.4億美元收購網上雜志公司Fast Company。收購后僅數月,Fast Company就破產了。不久前,在談及此事時,米德霍夫聲稱,他當時曾試圖阻止收購,但未果。 盡管如此,幾乎無人否認,米德霍夫將貝塔斯曼由偏安德國的出版公司打造成了名列世界前5的現代化媒體巨頭。在辭職前不久,米德霍夫剛與貝塔斯曼續簽了為期5年的合同。可見,在他與莫恩家族的矛盾中,公司虧損并非最重要的原因。 貝塔斯曼前CEO、莫恩家族的族長式人物賴恩哈特.莫恩此前篤信,從長遠來看,家族企業應由職業經理人管理,否則公司基業將難保長青。1999年,賴恩哈特從領導位子上退下時設立了貝塔斯曼信托基金,通過該基金實現對貝塔斯曼的控制。他曾表示,從長遠來看,家族控制的企業極少能夠繁榮昌盛的。安然事件發生后,賴恩哈特開始動搖。但是,直接觸痛他的卻是米德霍夫的上市計劃。 米德霍夫曾試圖說服莫恩家族:只有進入資本市場,貝塔斯曼才有實力與迪斯尼和時代華納等巨頭相抗衡。賴恩哈特對此深感不安,并決定延后甚至廢除上市計劃。米德霍夫還認為,為了獲得充足的資金用于擴張,貝塔斯曼應出售出版業務。 米德霍夫有其直接的理由。在他上任之前,貝塔斯曼就與松巴(Zomba)唱片公司談好,以超過29億美元收購松巴唱片公司。這個協議不僅使貝塔斯曼的財務受到極大壓力,也使米德霍夫盡快推動貝塔斯曼上市的計劃泡湯。米德霍夫因此提出,希望用貝塔斯曼的股份而不是用現金來收購。應該說,如果不考慮到其他因素,這個方案對貝塔斯曼是最為有利的。但是,莫恩家族斷然拒絕了米德霍夫的設想,原因是這可能會導致莫恩家族失去對貝塔斯曼的控股權——用股份收購松巴將使莫恩家族在貝塔斯曼的表決權股份下降到65%。 2002年7月,賴恩哈特任命他的妻子李茲.莫恩為貝塔斯曼信托基金會主席。這實際上等于把李茲托上了公司權力的頂點,因為貝塔斯曼信托基金會控制著貝塔斯曼75%的表決權,操控著公司決策的生殺大權。 同一個月,李茲給米德霍夫打了個電話,告訴米德霍夫,莫恩家族已失去對他的信任。在和李茲進行一番長談后,米德霍夫最終決定自動辭職。 然而,米德霍夫的離開并不是管理層與莫恩家族紛爭的結束,而是開始。2003年2月9日,賴恩哈特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不指名地批評貝塔斯曼經理虛榮、貪婪、令人失望。他還進一步表示,這使得他的家族有必要保留對公司戰略決策的否決權。 賴恩哈特沒有點名,或許其本意只是怕激化矛盾。然而,此舉反而讓經理們更加不安和憤怒,他們不知他到底在批評誰。同月,RTL集團CEO迪迪耶.貝倫斯辭職。他被認為是莫恩家族與管理層爭奪公司控制權的又一個犧牲品。 莫恩家族的行為受到了當時貝塔斯曼監事會主席格爾德.許爾特.希倫的反擊。他警告莫恩家族不要過分干預公司管理,他說,莫恩家族是為了使公司避免遭到安然和世通等公司的命運,但他認為賴恩哈特的話非常過分。同時,他也對莫恩家族的決策能力表示懷疑,并指出莫恩家族的干預增加了公司決策錯誤的危險性。這位監事會主席甚至還表示,貝塔斯曼有可能從一家全球大公司倒退成一家封建王朝式的企業。到此,莫恩家族與管理層之間的矛盾公開化。最終,格爾德.許爾特.希倫也辭職而去。 據貝塔斯曼內部人士說,公司已分裂成兩大敵對陣營。一方是莫恩家族及舊體制的支持者,另一方則是支持公司進行現代化改革的。莫恩家族的反對者聲稱,莫恩家族及其支持者是一個水潑不進的、排外的俱樂部,企圖讓公司倒退回去,而不是抓住媒體全球化的機遇。 斗爭仍未結束。今年1月,又有3名高階經理離開貝塔斯曼。這不禁讓人疑惑:從完全相信職業經理人倒退回去的貝塔斯曼,其命運到底掌握在誰的手中? 莫氏王朝的女王 要搞清楚誰在貝塔斯曼集團擁有最后發言權并不是件易事。在公司資本方面,貝塔斯曼基金占57.6%,莫恩家族持有17.3%,比利時企業家阿爾伯特.弗雷爾及其GBL集團占25.1%。然而,表決權的分配卻是:GBL占25%,BVG占75%。而后者的股東又是莫恩家族(占23%股份)和貝塔斯曼基金(占77%股份)。 不過,有一個人的權力卻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被一些人形容為貝塔斯曼王朝女王的李茲.莫恩。盡管貝塔斯曼高層堅持認為,公司的戰略或日常事務仍由CEO蒂倫負責,李茲沒有發言權。但熟悉該公司的人幾乎無人懷疑,在當今的貝塔斯曼,李茲才是擁有最終權力的人,不論是通過莫恩家族的否決權,還是通過她與經理們的非正式接觸施加的影響。 2002年以前,李茲還不太為公眾熟知。現在,她在貝塔斯曼總部有一個非常惹眼的辦公室,而且配有多名秘書。在選擇米德霍夫的繼任人時,她起了關鍵作用。 李茲的權力是多年來一點點積累起來的。17歲時,身為公司文秘的李茲和賴恩哈特在一次聚會中結識并一見鐘情。當時賴恩哈特已經37歲,而且已婚。兩人保持這種關系24年后才結婚。此前,賴恩哈特一直限制李茲在貝塔斯曼的角色,因為他認為公司應由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家族成員來管理。正如前文如述,李茲權力的轉折點與賴恩哈特思想的轉變是重疊的。 外界普遍認為,米德霍夫的辭職是李茲開始施加其權力影響的開端。 李茲的敵人表示,她是個感情豐富的女人,并企圖增強自己及其子女在公司的權力。他們說,她就像是《愛麗絲奇遇記》里的女王,誰要是膽敢懷疑她的判斷力,她就會大喊:“砍下他的腦袋!” 李茲并不承認這一點。她說,她并不卷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她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公司文化,以促進公司增長。實際上,從外表看,李茲絲毫不像媒體大亨:她是一個并不掩飾其女性柔情的女子。她甚至說,“情商”非常重要,而且這正是當今經理人所缺乏的。在談到貝塔斯曼時,她似乎對該公司善待員工的文化比對整個媒體行業更感興趣。她說,公司的目標就是為員工提供一個家。 貝塔斯曼一名前經理也表示,李茲很明白,要把主要決策權交給職業經理,只要CEO愿意承擔風險,她就會離開。另外還有一些內部人士說,對李茲有怨氣的往往是公司中那些看不慣女人擁有權力的男人,她的敵人可能夸大了她的影響。據這些人反映,李茲把許多時間都投入到贊助社會政策研究及其他慈善事業的貝塔斯曼基金中。 即便如此,人們還是不得不承認,批評者所說的并非一無是處。由于她是賴恩哈特安排上去的,有時她會感到她的權力并不牢固,所以當對她提出質疑時,她會做出強烈反應。 貝塔斯曼高級經理說,蒂倫對目前李茲在公司的角色感到滿意,但他們擔心她會讓她的子女在公司扮演更大的角色。李茲否認了這一點。她說,目前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因為她的大兒子克里斯托弗今年才38歲,而她認為CEO的年齡應該在50歲左右。 有分析師指出,李茲對公司的影響很難一概而論。在防止公司采取過于激進的戰略方面,以李茲為代表的莫恩家族的適當干預不一定是壞事。危險在于,她可能會束縛管理層的手腳,使整個公司變得謹小慎微。實際上,李茲已明確重申了莫恩家族對貝塔斯曼的控制,尤其是對公司上市計劃的反對。另一個危險是,李茲的過多干涉可能會進一步激化其與公司經理之間的矛盾,導致管理人才流失。 回歸保守? 耄耋之年的賴恩哈特在談到他的思想轉變時說,他只是想保持公司的傳統,并避免現代公司的某些弊病,即經理們為了個人野心而無視員工的權利和公司利潤。他認為,許多公司之所以倒閉,其根源即在于此。 與莫恩家族關系密切的蒂倫顯然樂于支持該家族。有人就指出,李茲繞過了董事會與蒂倫直接做出決策。在蒂倫領導下,貝塔斯曼已從米德霍夫時期的積極擴張路線后撤。據米德霍夫說,現任蒂倫利用一切公開場合不斷強調,貝塔斯曼快速擴張的時代已經結束。可以證明這一點的是,以往那些熱衷于收購的經理已經由前朝重臣變成了失意者,這包括前古納亞爾(Gruner + Jahr)雜志的CEO,Arista唱片公司CEO以及BMG唱片公司前總裁等。 蒂倫用一個詞來描述他的方針:向基礎回歸。體現在公司的具體經營方面就是加強公司的整合和削減成本。通過大幅削減成本,BMG唱片公司和貝塔斯曼圖書俱樂部業務擺脫了虧損。然而,在那些已離開貝塔斯曼的人中,卻有許多人對蒂倫的能力表示懷疑。今年1月份離開的一名經理如此評價蒂倫:“他在控制成本方面很優秀,但他沒有遠見。” 創業家的遠見恰恰是以往的貝塔斯曼所看重的。它曾認為,它之所以能在全球獲得成功,原因就在于它能夠及時把握新趨勢。其實,在米德霍夫之前數任,貝塔斯曼就已開始了收購擴張。 在寫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蒂倫也承認,僅僅削減成本是無法讓貝塔斯曼成功的。去年12月,蒂倫又向貝塔斯曼550位經理提出,要開發新業務模式,要有創造性思維,要開發新內容和新產品,打進新市場。 蒂倫上任后,貝塔斯曼在法國辦了一家新的電視雜志,據說發行量已超過100萬。在美國,古納亞爾可能會推出一本能與《人物》相競爭的雜志《Gala》。這可能有助于恢復貝塔斯曼的增長。未來3年,貝塔斯曼計劃在全球投資20億歐元,投資重點是東歐、印度和中國。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西格弗里德.盧瑟估計,現在該公司最多每年可投入大約8.75億美元用于新計劃和收購。支持采取更為積極的戰略的經理說,這還不足以抓住在歐洲報紙和電視行業進行收購的機會。已經向后轉的貝塔斯曼將如何選擇其未來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