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要復制--徐立華“比較優勢”驅動波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9日 15:44 新聞晚報 | ||||||||||
杰克.韋爾奇:GE是不可復制的 2004年6月21-24日,“杰克.韋爾奇與中國企業領袖高峰論壇”讓初夏的熱度又增加了幾分。4800元的進場費,3萬元的“論壇入場券VIP套裝”、超過2000名中國工商界人士出席,……,這個“全球第一CEO”的豪華待遇令人嘆為觀止。與其說這場盛宴源于韋爾奇的個人魅力,倒不如將其理解成是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合作與學習過程,
論壇期間,中國企業家們一再向杰克.韋爾奇先生尋求一個問題的答案:“你是可以復制的嗎?”韋爾奇的答案是:絕對。但是他也堅定不移地認為GE是不可復制的。韋爾奇告誡諸多希望復制GE模式的中國企業家,任何一個成功的模式都可以被學習但卻不能被完全復制,因為每個公司所處的環境不相同,所作的選擇也不相同。 波導主帥徐立華:“我只提比較優勢”將時光往前移轉一點,2004年6月20日晚,就在韋爾奇與中國工商界人士交流的前一天,波導與西門子戰略聯盟正式宣告啟動。此舉意味著數萬部西門子手機將進駐波導的8000余家零售店。同時,西門子公司與波導股份將進行技術共享,并利用各自在國內、國際的銷售網絡分銷雙方的手機。 作為這個戰略聯盟的總導演,波導掌門人徐立華明確提出“波導現在還不提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只提比較優勢”。我們注意到,徐立華擺出了“比較優勢”一詞——也是一個源自西方的經濟理論的詞匯。 比較優勢理論源于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內涵已經大大豐富。但最初的核心思想始終沒變,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經濟發展中的一種相對優勢,主要包括基于要素稟賦(如勞動,資本,技術等)產生的比較優勢,以及基于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產生的比較優勢。基于比較優勢,誕生了產生全球貿易,以及產業間與產業內貿易等不同經濟交易活動的需求。 從理論到實踐,這中間的距離無法度量,也許只有一步之遙,也許會是南轅北轍。作為波導董事長的徐立華是“比較優勢”的堅定奉行者,在他的思想與謀劃行動中,包括波導在內的眾多手機廠商或許可以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比較優勢。也是透過這次的波導與西門子戰略聯盟,比較優勢變得生動形象起來。 創新 動態 多元化的比較優勢 在徐立華看來,比較優勢的要素稟賦應該有更加豐富的內容,這些新的要素讓波導可以在合作中占據主動權。在經典的技術、勞動力優勢方面,波導明白這些是自己的既有優勢,通過合作,西門子將可以顯著降低開發與制造成本,這是雙方合作談判的基本籌碼。 徐立華考慮的更多,那便是渠道優勢與知識產權(專利權)等。西門子是世界品牌,有領先的研發生產能力,但在中國缺乏強有力的銷售渠道支持,波導在中國強大的銷售網絡恰好具備明顯的優勢。反觀之,波導欲進入國際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市場,面臨的兩大障礙就是專利權和完善的國際營銷網絡,毫無疑問,世界著名的西門子完全具備這種優勢。徐立華也坦誠:“與西門子的合作波導在國內銷售網絡上依然掌握主動,但又不是完全的主動,比如說下一步在印度、東南亞。所以我先把國內市場做好,就相當于一個談判的籌碼。”動態地看待比較優勢是徐立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又一理解。諸如時間、資源、政策、目標市場的變化,都可能導致比較優勢、劣勢的互相轉化。認識到這一點,徐立華為波導制定了穩健理智的發展規劃。“技術的共享不可能說完全把人家的東西拿過來,中國技術又跟歐美廠家相差很遠,所以波導在跟西門子合作以后,只能是比國內的其他廠家技術上更領先一些,或者是最多能夠跟中國臺灣、韓國技術上差不多。合作讓波導在全球產業中的技術優勢相對地位有了提升。” 于是,徐立華將西門子與波導兩個品牌放到全球市場鏈、產業競爭鏈中掂量之后,才找準了各自的相對優勢與劣勢市場。他一再強調:“與西門子的合作最重要的意義是先走出去,第二才是促進銷售的問題。隨著國內手機出口廠家越來越多,今后中國的東西走出去,比如在印度,就不僅會碰到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西門子的品牌,同時中國的品牌也在里面,到時候,我們就會用西門子針對摩托羅拉、諾基亞,用波導品牌針對其他進入印度市場的中國品牌。再如,在東南亞、俄羅斯、印度,我們用波導的品牌,但是有一些地方,比如歐美我們可能就用西門子的品牌。 由于對比較優勢的理解采取了動態、多維度的視角,在這場全球手機廠商的鏖戰中,所謂技術落后廠商的地位變得不再難堪。徐立華的一番話傳達了中國企業家在逆境中求索,跳出了比較優勢一度帶給發展中國家的可怕陷阱,展示了一種從適應比較優勢到主動創造比較優勢的積極轉變。 正如徐立華所言:“波導現在還不提企業核心競爭力,只提比較優勢,尤其是電子企業一提核心競爭力就是芯片為主,實際上這不符合國際大趨勢,諾基亞也不做芯片,所以我談比較優勢。比如說跟國內企業相比,波導技術領先一些,規模更大一些,銷售售后服務網絡更強一些;比國外企業成本更低一些,這樣就是具有比較優勢,你要說什么東西都比人家強,目前對我們來說還不太現實。” 實現比較優勢:需要決策魄力,需要速度 海爾曾經提出一條著名的管理人員與員工責任分配的80/20原則。波導則更進一步,以12字箴言明確了企業領導者的基本素質要求———“綜合考慮,迅速決策,堅決執行”!因此,當有人質疑徐立華所稱的比較優勢有一天會變成普遍優勢時,徐立華斬釘截鐵地表示:“企業競爭就象比賽一樣,誰跑在前面誰就是勝利者,所以關鍵就在于看誰跑得快,看誰更有耐力,大家都在跑,如何在技術上始終領先一步,如何在銷售和售后服務網上始終領先一步,如何在出口上領先一步,這樣就會打造出自身的比較優勢!” 在這一點上,波導的管理團隊顯然早就達成了一致共識。“1998年,在BB機利潤還很大、手機市場主要由外國公司占領、國產手機生產被專家視為不可能的情況下,我們在還沒有手機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果斷上馬,先斬后奏率先生產出國產手機,成就波導的今天。” 明天?未知=希望 話題再次回到我們開篇提過的“全球第一CEO”杰克.韋爾奇先生。作為一個企業家,他是成功的,也可以說是幸運的,因為從1981年接掌GE,度過了一個長達20年的穩定的經濟增長期。韋爾奇帶領GE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奇跡,然后在下一輪衰退時恰好激流勇退。也許,不光GE無法復制,恐怕復制韋爾奇的時代也不再了。 現在,呈現在許多如波導、徐立華的中國企業與企業家面前的是,中國經濟在持續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又迎來了經濟全球化挑戰與全球經濟的又一輪上升,內、外部環境的沖擊將把那些敏銳、勇于迎接挑戰的中國企業家推向一個新的舞臺,面臨一場更為深刻、嚴峻、精彩的角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