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400頁諫言:工商銀行三步變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1日 08:3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李振華 北京報道 徹底的變革來自于內生的力量,普華永道擔當了工商銀行“變法”的催化劑。 2004年8月,一份《中國工商銀行內部評級法工程整體規劃項目》剛剛通過了工行組織的驗收。這是普華永道受聘于工行所作的長達2400頁的報告,對工行未來8年的公司治理
普華報告直指工行“軟肋” 2003年,工行同包括普華永道在內的數家國際咨詢公司進行接觸,希望引進外腦,推動工行治理結構和風險管理變革。 2004年2月,經過公開競標,普華永道正式受聘,對工行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診斷分析,并且為建設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設計目標環境和路線圖。 5個多月來,普華永道咨詢師同工總行及分行業務經理組成了項目組開展調研。“項目組通過查閱了所有相關資料,與各部門負責人進行訪談,并進行大量的研討。”一位工行的人士說。 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組對總行信貸、風險資產管理、資產負債等部門進行44次訪談,還抽選湖北、北京和山東三家分行共進行了56次訪談,而接受訪談和設計研討的超過了300人次。 一名項目組成員表示,工作涉及法人治理、經營模式、增長方式、資產結構、財務結構,甚至包括組織結構、管理流程、業務流程的變革。 普華永道的這份2400頁的報告直指工行“軟肋”。報告稱,由于歷史原因,作為國有銀行的工行治理結構存在缺陷:一是實行行長負責制,無論在總行還是在分行,各級行長集業務發展、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數項責任于一身,缺乏有效的權力制衡和監督。另一方面,總行政策制度實行各部門的條條管理,業務經營上各分行則又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全行的戰略和政策難以從上往下垂直貫徹,信息則難以從下往上真實反映,條塊之間的矛盾突出。 不過,對于現行治理結構的矛盾,工行自1999年以來就在業務管理、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三大領域已經進行了改革,如組建市場營銷部門、風險管理控制逐步向總行集中、按區域派遣內部審計特派員制度等。 但普華永道認為,“修修補補并不能彌合原有的治理結構與建設現代商業銀行目標之間的巨大差距。” 普華永道建言,除董事會/CEO及其下屬委員會外,工行治理目標結構應包括四個組成部分:業務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后臺支持部門和內審部門。 這樣的治理結構設計首先為了保證權力制衡和監督。比如,業務線負責市場營銷,并向CEO負責;風險線負責風險管理,向董事會負責;內審線負責對各部門執行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經營效率進行監督。 其次,治理結構應明確風險承擔責任制。具體而言,業務線對承擔的各類風險負第一責任,而風險管理線則應獨立于業務線設置,主要負責建立全行的風險管理標準,并獨立審批和評估績效。各條職能實行垂直管理,并將相對獨立的各分行連接為一個整體。 為了實現治理結構的轉變,普華永道為工行量身定做了三步方案:首先,建立獨立于各業務部門和各分行的風險管理線和內部審計線,并由總行實行垂直管理,為股份制改革創造條件;其次,工行在董事會和CEO兩個層面將建立其相應的決策委員會,完成股份制改造,并達到上市的條件。在更長的時間內,工行業務線將實行垂直管理,目前以各分行為主的經營核算將過渡到以各條業務線為主的核算體系。 “首席風險官”設想 “多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存在一個關鍵問題,即業務戰略與風險戰略不匹配。”普華永道在報告中稱,表現為在經濟擴展時期,銀行對業務發展給予更多關注,風險管理往往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在經濟緊縮時期,風險控制受到高度重視,市場開發則缺乏足夠的動力。 “一收就死,一放就亂”,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怪圈。 對這一問題,工行行長姜建清曾告誡各分行行長說,大多數的信貸風險都是在經濟周期高漲期過后才顯露出來,為什么呢?以往為了解決歷史問題,力求快速增長貸款,同時管理又跟不上,結果貸款增長帶來的收益遠不如新形成的風險大。“因此必須徹底轉變增長模式和經營方式,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工行風險管理戰略包括三項變革:一是根據銀行的風險偏好,測算特定業務戰略所需的資本金數量;二是根據所需資本金數量建立相應的授信限額體系;三是對各條業務線進行風險調整的績效考核。 不過,風險戰略的實現有賴于風險管理組織、流程、工具和系統的跟進。為此,工行表示除了在董事會、CEO兩個層面分別設置負責風險管理的委員會以外,將設立首席風險官,下設風險戰略、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管理部門。 同時,工行還將建立全國風險管理流程框架:一是風險管理政策、標準和工具的制訂和批準流程;二是政策執行和監督流程;三是例外計劃的處理流程;四是風險狀況變動的連續跟蹤流程;五是向高級管理層和相應的管理委員會的報告流程。 在風險管理工具和系統方面,工行將按《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開發各類風險評估、計量模型和IT系統。 對于推行全面風險管理,普華永道考慮了推行的難度。普華報告稱,將以信用風險管理作為突破口,根據“阻力小的先行、具備條件的先改”的原則,設計了不同階段的過渡方案。 記者觀察 工商銀行確立了股改目標,并希望未來成功實現IPO發行。日前,治理結構改革已經開錨啟航,但改善公司治理仍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對歷史包袱沉重的工行,財務重組面臨的巨大困難,將使其“變革”效率和速度大打折扣。 目前,不良資產核銷、撥備提足、資本充足率達標成為工行“三道門檻”。根據測算,今年末工行的不良貸款率能夠下降到18%以內,整個不良資產的比例能夠下降到13%,但資本金仍然嚴重不足,風險撥備的覆蓋率也很低。 盡管未來三年工行可能實現累計2400億元經營利潤,即使完全計提風險撥備、消化壞賬,但仍不足以解決財務遺留問題。估計至少需要6年,工行不良資產率、撥備水平和資本充足率才可以達到國際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要求。 然而,金融政策的對外開放將使工行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工行股改能否如期完成,沒有政策層面支持,前景似乎并不樂觀。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在某種意義上,其股改的成敗將作為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因此,不僅要加快治理技術方面革新,而且徹底改變治理制度變革,完成財務重組,看來已不容久拖。 相關報道: 文章概要:有關專家指出,如果不能在中國對金融業實行的保護期內完成改革,將使工商銀行喪失重要的發展機遇,甚至有可能導致難以適應國際化金融競爭而重陷經營困境,成為制約中國金融業健康發展的新包袱。 >>全文 文章概要:普華永道對工行的第一建議就是“權力制衡和監督”。如在高級管理層面,工商銀行未來的董事會向股東大會負責,董事會下面的CEO負責執行業務戰略和風險管理戰略。工行有關人士隨后告訴記者,雖然工行目前還未像中行、建行那樣實現董事長與行長的分離,但這也是一個大趨勢。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