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營企業樹立一個方向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9日 18:25 《東方企業家》雜志 | |||||||||
97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初設EMBA課程時,民營企業家的學員只占總人數的1%~2%;6年后的2003年,這一比例已迅速達到30%強,民營企業家對自我提升的熱望,預示著民營企業即將迎來一個充滿生氣的春天。而今年中歐與《東方企業家》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2004民營上市企業100強”的研究工作,正是為了樹立民營企業的標桿,為民企指明前行的方向。
如今,民營企業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有這樣一個統計,在過去5年里,約70%~80%的國企下崗人員在民企里實現了再就業,可見民企的發展對社會的穩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次百強評選之所以設立“就業”、“納稅”等子榜單,正是為了體現民企對社會的貢獻程度。 此次評選將用數字說話,我們相信上市公司是中國目前最優秀的企業的集合,而從上市公司中評選百強無疑是“好中選優”。當下,民營企業正在從各方面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的領土,他們身上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也存在種種不足。我們希望此次評選能對民營企業的未來規劃有所裨益。 民企正在腳踏實地地發展 從榜單上,可以看出百強企業涉足的行業分布很廣,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民營企業中以加工型企業居多,只能生產低檔次、高勞動密度的產品。現在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此次的上榜企業廣泛分布于各個行業,花開各處。事實即鐵證,民營企業在高層次、高技術的領域一樣可以活得很滋潤。我們的民營企業正在腳踏實地地發展中。 我們注意到上榜的一些優秀企業,比如美的空調、創維數碼集團、科龍電器等,在市場上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好。美的、科龍能取得如此成就,正說明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上民營企業的獲利得到了較為全面體現。而一些新興的行業正開始培育出優秀的民營企業,如南鋼、長城汽車,這說明中國的民營企業正在改變勞動密集型的形式。可以想見,在今后類似的榜單評選中,一定能見到生產高科技產品、高端產品,甚至頂級產品的企業的身影。 學會冷靜面對財富 如今,經常光顧一些熱門的個人財富排行榜、富豪榜的人物,絕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家。從某種意義上說,躋身富豪榜的企業家確實是比較成功的,他們依靠自身努力,把自己的公司管理得很到位,企業經營業績良好,個人財富迅速累積,從而“榜上有名”。但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一名企業家長久地占有多數股份,他能不能充分發揮企業其他成員的作用?我們對這個問題持疑。從管理學的角度講,一家企業要做好,背后一定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來支撐,企業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激勵這個團隊,如何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分配期權是值得嘗試的有效做法。對企業家而言,也許此舉意味著個人財富的減少,但應該看到這只是暫時的,期權分配能增加企業的活力,提高團隊的積極性,企業的整體實力也隨之上升。因此,理性地處理個人財富和企業發展的關系,是民營企業家必須正視的問題。 社會的發展由企業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最強的動力來自企業家。正是為了讓這些企業家做得更好、資本得到最優的分配,才產生了股票市場、證券市場等推動企業發展、推動社會更平衡更快發展的工具。然而,一些人卻利用它們來斂財,這種牟取私利的投機行為,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這種企業家也根本不值得提倡。部分民營企業通過上市來抓錢,籌集到資金后卻不專心發展企業;還有的企業借殼上市,通過關聯交易轉移資產,掏空企業,鉆國家法律法規的漏洞。類似的行為不能給社會帶來財富,這樣的企業為我們所鄙夷。這些企業的領導者只能風光一時,隨著社會體制、法制的不斷完善,他們將發現這是一條死路。只有能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企業才值得尊敬,能在此基礎上也為自己創造財富的企業應該成為我們的榜樣。一個企業家,不能缺少社會責任感。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此次百強榜單名列前茅的幾家家電企業,如美的空調、創維數碼、科龍集團,目前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已經不大,他們應該著重考慮企業下一步的發展空間在何處。產品出口是一個選擇。德國和意大利的很多中小企業在其國內的銷售額只占所有收入的30%,大部分收入來自世界各地。盡管中國市場比他們的本國市場大得多,但現在中國市場已經非常飽和了,走出國門不失為可行之策。 而另一些行業正處于上升階段,這些行業里的企業面臨著如何“做大、做強”的問題。如長城汽車,可以預見它將隨著汽車業的發展,繼續享受幾年好時光,企業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同行太多,沒有金子招牌就不能盈利。再看民生銀行,其體制很活,員工素質高且工作努力,但缺陷在于規模相對太小,仍需一個過程才能成長壯大。 總體來看,今年的百強榜單會隨著商務環境的變化,國際競爭格局的改變,能源以及法律法規的調整,到明年有所變化。這種受環境影響比較大的企業,管理者的頭腦必須萬分清晰,分清自身成績的取得是靠企業實力,還是受市場利好因素的影響。企業無論將重心放在產品出口還是品牌打造上,都應形成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正確的企業戰略和卓越的執行能力。 (張明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