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苗生產商未過認證 溫氏集團前景微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8日 15:45 南方日報 | |||||||||
曾是全國僅有的兩家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商之一卻未通過農業部最新GMP認證 肇慶大華農生物藥品有限公司曾經是今年年初禽流感疫情高峰時期,國家農業部指定的全國兩家定點生產禽流感疫苗的廠家之一,其疫苗廣泛供應各家禽生產企業。而在農業部最近發布的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檢查驗收合格名單中,這家企業卻榜上無名。這也意味著,從現在起到通過農業部GMP認證之前,這家企業將不能再生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是什么原因使這家企業失去了生產禽流感疫苗的資格?作為大華農的投資者溫氏集團會否因此在經營上受到影響? 非同尋常的農業部文件 2004年4月16日,國家農業部向各地畜牧行政管理部門和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企業下發了《關于公布已通過GMP檢查驗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企業的通知》(農牧發[2004]28號文,以下簡稱《通知》)。正是這份文件,宣告了肇慶大華農公司生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資格的終止。 《通知》公布了已通過GMP檢查驗收的7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企業名單,華南地區僅廣東永順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成為目前農業部指定的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 《通知》還措辭嚴厲地說,農業部決定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產管理從緊急狀態轉為常態,規定生產企業必須達到農業部發布的《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自5月1日起,各地必須從本次公布的名單中選擇企業招標采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除本次公布的定點生產企業外,其它尚未通過GMP檢查驗收的企業不得繼續生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不聽從調配? 大華農公司是由廣東溫氏食品集團公司、華南農業大學等共同投資的企業,曾是國家農業部特許生產禽流感H9、H5亞型滅活疫苗的指定中試單位,并且在今年初禽流感高峰期成為農業部定點生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兩家企業之一,滿足全國的疫苗需求,獲利頗豐。 期間,國家農業部還從2004年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撥款800萬元,支持溫氏集團改造廣東肇慶大華農生物藥品公司禽流感疫苗生產設施,擴大生產。 那段時間可算得上是大華農公司與農業部的蜜月期。 然而,坊間一直有傳聞,也正是在那期間,大華農公司為了滿足投資方溫氏集團的疫苗需要,屢屢不聽從農業部對全國疫苗的調配,同時溫氏集團外地公司則將獲得的多余疫苗高價出售,農業部因此在是次檢查驗收中取消了大華農的疫苗生產資格。 記者以家禽生產商身份致電農業部藥證處,當聽說記者要購買大華農公司的疫苗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冷冷地說:“它沒有通過GMP認證,我們沒有授權給它。它現在不能生產,你不能從它那里買。”當被問到什么時候才可以買,這位工作人員說:“那要看它什么時候通過GMP認證。”更具體的情況,她要求記者詢問廣東省畜牧部門。 廣東省農業廳畜牧辦主任蔡樹淦表示,在禽流感高峰期間,對大華農公司的疫苗調配確實比較困難,并且也收到不少關于這家公司高價出售疫苗的反映。 溫氏集團辦公室副主任蘇計林告訴記者,今年禽流感高峰期間,大華農公司本答應每天供應1.5萬瓶疫苗由農業部調配,但事實上每天只供應了4000瓶。 大華農公司總經理陳樹愛一口否認其企業因為生產不符合規范,才沒有出現在名單上,“還是調撥的問題”,并暗示今年6月份農業部動態驗收后就會獲得生產資格。 據了解,這次新確立的華南地區惟一的一家定點企業廣東永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由廣東省農科院獸醫研究所和廣東省生物藥廠聯合成立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在動物疫苗生產方面成績顯著。其總經理張毓金表示,公司正在擴大生產規模,待新的生產車間通過農業部驗收后,生產規模將達到每年10余億頭份,可充分滿足華南地區的防疫需要。饒有趣味的是,他一再向記者表示,企業已經承諾無條件服從國家需要,緊急時刻聽從調撥。 大華農被溫氏寄予厚望 陳樹愛否認取消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產資格會對其企業產生大的影響。她表示,現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經過去,對疫苗的需要也相應有所減少,暫時沒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產資格,并不會有什么大的影響。 但省動物防疫監督總所所長余業東認為,疫情過后,各養殖企業仍要繼續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接種工作,市場上對疫苗仍有需要。 溫氏集團辦公室副主任蘇計林說,疫苗生產帶來的效益只占溫氏集團年收入50億元的5%左右,對集團影響不大。 而據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預防獸醫學系黨支部2003年4月發布在其網站的《加強支部建設 在促進學科發展中實踐“三個代表”》一文披露,2003年3月,該系主持研發的禽流感疫苗技術以650萬元的高價轉讓給大華農生物藥品有限公司,是華南農業大學有史以來收益最高的一次技術轉讓。 溫氏集團在其《2004年經營目標及工作重點》中提出,目前集團公司的資產結構中養雞業占70%左右,明顯過于集中。“我們要通過加大對養豬養牛業、生物制藥、食品加工以及上下游相關產業的投資力度,并盡快使新上項目產生經濟效益,逐步使集團的資產結構合理”。 溫氏集團的內部刊物《溫氏報》曾刊載陳樹愛的表態:今后將通過大華農以及即將啟動建立的活苗生產線、溫氏科技園區生物制藥研發中心等一系列GMP平臺來培訓內部人員。 以如此高價購買生產技術,又強調要加大對生物制藥的投資力度,種種線索顯示,大華農以及它的投資方溫氏集團對該禽流感疫苗項目是寄予了厚望的。大華農被取消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產資格,不僅意味著溫氏集團要從別的企業購買疫苗,“肥水流了外人田”,還將對它的產業結構調整產生負面影響。溫氏集團辦公室副主任蘇計林告訴記者,因為大華農事件,公司的生物科技園建設已經受到拖累,農業部不批GMP認證,科技園就無法生產,而科技園是溫氏集團極為看重的一個項目,被認為是溫氏集團“啟動生物制藥產品的新的里程碑”,內部普遍認為它將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廣東省農業廳畜牧辦主任蔡樹淦則提醒記者注意,在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時刻,一些重要物資如果由私人企業控制,政府卻難以調配,這可能會對禽流感防治這樣的重要舉措產生消極影響,“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但防治疫情要建立長效機制”。 這顯然是一個比企業效益更為重大的問題,它又該如何解決呢? 本報記者 王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