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內地獵頭的新趨勢 土洋薪酬差距拉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6日 11:3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李綺冬 香港報道 港人北上的趨勢正發生著一種微妙的變化:隨著中國大城市生活條件的大幅改善,愿意被派駐中國的海外雇員數量大增,此前阻礙港人北上的因素逐步消除。北上者阻力雖然變小,但壓力卻越來越大。
“跨國公司到內地投資,以往可以接受長達10年的投資期,例如德國的大眾汽車在1980年代中進軍中國,可以接受到了1990年代中才有盈利貢獻,他們的目的是早日占據中國的市場。但現在外資要在占據市場的同時,往往要在兩三年或更短的投資期之后,得到實際的利潤回報,不單是中小企業如此,連大型的跨國公司也是如此,他們給管理層定下的收支平衡限期愈來愈短,成為管理人員的最大挑戰。”XECUTIVE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韓易和Ivo A. Hahn說。韓易和是一個有超過20年經驗的“獵頭”,他在瑞士出生及成長,能操德語、法語及英語,曾任職多家跨國公司負責人事顧問工作,1999年創辦XECUTIVE,主攻亞洲市場的跨國企業。 內地與海外薪酬差距拉近 當然,巨大挑戰之下也有更強大的誘餌,那便是“更大部分的報酬與業績掛鉤”。 根據韓易和掌握的資料,在新趨勢下,跨國公司為管理人員提供的薪津組合有了明顯變化:“1980年代大約只有5%的薪酬與業績掛鉤,95%是固定回報,現時與業績掛鉤的比例已上升至30% 甚至50%。” 該公司的觀察同時顯示,在內地受聘于跨國企業的香港人與內地人,薪酬差距日漸拉近,以同一個中層管理職位而言,1996年香港及內地的薪酬相差是2至3倍,現在只差1倍或以下。 據XECUTIVE研究所得,現時內地人與亞洲其它地區的管理人員薪酬已很接近,以財務總監為例,內地人的年薪介乎6萬至12萬美元,香港人要7萬至13萬,臺灣人要7萬至11.5萬,新加坡人要8萬至10萬詳見附表一。 韓易和表示,目前同樣資歷的人才,不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跨國企業都愿意付出相近的報酬。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土生土長的內地人,受雇于大型跨國企業,例如美國通用電氣GE、拜耳藥廠Bayer、百事Pepsi聘用土生土長中國人,作為中國總部的總經理、營業總裁等。 XECUTIVE的研究顯示,內地管理人員的薪酬近年突飛猛進,1996年一個跨國企業的總經理,每年收入是5萬至8萬美元,2004年已增至8.5萬至20萬美元。 韓易和指出,由于內地的個人所得稅率較高,而且計算方法較繁復,跨國公司一般會為管理人員提供除稅后的薪酬組合;另一種方法是向來自香港或海外其它地區的管理人員,提供個人所得稅差額補償,以香港管理人員為例,如果他派駐內地造成他要多交稅款,差額由他受聘的公司負責。 韓易和在“獵頭”的過程中,發現內地人與香港人的心態有明顯分別:“內地人較香港人才更鐘情于著名的跨國企業,對他們而言,大就是好Big is beautiful,他們認為曾為著名跨國企業公司服務,就是為自己履歷表貼金,有利日后更上一層樓。” “香港人才就更為成熟一點,他們更看重本身的發展機會、薪津福利、滿足感等不同因素,考慮更為全面。但香港人會較抗拒uprooting,即不想遷移到另一城市工作及生活。” 需求與供應的失衡 隨著中國逐步落實世貿組織WTO的開放市場措施,加上本土企業的崛起,中國進入求賢若渴的時代。根據 XECUTIVE 的估計,在不同范疇如人力資源、信息科技、財務管理等,中國每年需要25萬至30萬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行政總裁、首席執行官、銷售總監、市場推廣經理等崗位。怪不得不少企業總是慨嘆請人難。 要填補上述的缺口,人才來源主要的內地人、海外華人及香港人。中國本土不乏大學生,每年都有210萬至220萬年青人大學畢業,但他們卻面對就業問題。根據去年7月的統計,去年大學畢業生中,三分一即達70萬人找不到工作。 韓易和說:“問題就在這里,我們的客戶是西方文化中成長的,他們需要的是同時能與他們溝通,亦能了解國內文化價值觀,以及實際情況的人才。硬件的職業技能如語文能力已不足夠,成功求職者不但要懂翻譯,還要懂得詮釋,同時了解東西方的文化及差距,所以在中國眾多大學生當中,只有少數的優秀分子才會被選中。” 中國改革開放已超過20年,留學生愈來愈多。資料顯示,每年大約20萬至25萬人出國留學,部分學成歸來,受聘于跨國公司派駐內地,統稱為“海歸”。 韓易和說:“20年前,中國留學生都不愿回國,現在10個之中,有七八個愿意歸來。他們較香港人更認識中國,早已成為香港人北上的最大競爭對手。但相對于龐大的需求,海歸的供應依然不足,而且大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最少在行業內擁有超過5年經驗。海歸普遍缺乏實戰經驗,相信需要5至6年時間,才能成熟起來。” 香港人還有五年優勢 盡管本土人才不斷壯大,香港人依然在中國人力市場上占有一定優勢。根據XECUTIVE估計,到2004年底,將有140至160萬海外雇員在中國。其中香港人占大部分約70萬人,65萬人來自中國臺灣,來自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者約5至6萬人。另外5至6萬人來自歐美、日本等國家。 雖然香港人北上的個案愈來愈多,但韓易和指出,很多香港人還是不大愿意派駐內地,但是近年情況確有改變。在1980年代,韓易和接觸的10個香港人招攬對象之中,幾乎1個都不愿北上,現在10個人中有3個愿意北上。“一家跨國藥廠愿意以除稅后的150萬港元年薪雇用一名香港人,長駐內地做總經理,這個香港人拒絕了,原因是他不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 他續稱,多數合資格的香港人年齡為30至50歲,他們大多有小孩,配偶在香港也有工作,親人及朋友都集中在香港,在本身的專業已建立了地位,若非新雇主提供十分優厚的條件及發展機會,很多時合適者不會只為一份工作而北上。 韓易和指出,港人北上往往造成與配偶及子女分隔兩地,衍生不少社會問題,現時有個別跨國公司,為了打動合資格的港人北上,會為同時為其配偶提供工作機會,但這些例子不多。 撇除以上因素,韓易和呼吁港人要有長期在國內發展的眼光,及早融入國內,捷足先登。“目前海歸在人數和經驗上都未及香港人。然而五年左右,當對手成長壯大,香港人的機會將大大減少,到時已后悔莫及。”韓易和并指出,香港人時常高估了本身對中國的了解,以及當地的人際網絡;也高估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如普通話的水平。 “一些本應合適的香港人選,受聘于跨國企業到內地工作,但只維持了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大家便分道揚鑣。”韓易和慨嘆這情況經常發生。原因不在于求職者沒有相應的技能,而是雇主與雇員工作理念不一樣。他提醒一些正在找機會的人,這世上沒有便宜事,就是找到報酬十分好的工作,如果自己本身沒有真材實料,在崗位的時間一長,便無所遁形。 韓易和指出,中國加入WTO之后,跨國企業陸續在國內大城市成立辦事處,甚至想亞太區總部遷移到內地,海外人才北上的時間會愈來愈多,以他本人為例,5年前只會用很少時間在中國,現時差不多一半時間會在上海工作,在這個愈來愈大的森林打獵。 特約記者 羅綺萍對本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