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流動資金歷史變遷點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5日 16:34 《商界》雜志 | |||||||||
文/蔡丹紅 流動資金本身是個財務概念,指流動資產的貨幣表現。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大多從非常底層的工作開始起步,當年大多沒有受過什么管理學、財務學的培訓。他們的公司也是從小做大,從個體小作坊,或者從挑貨郎擔、擺地攤開始
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中國企業家們開始敏感到,要使企業的資金能正常周轉,必須投入一部分資金做廣告。但當大家都不斷地通過廣告來促成資金運作地正常循環后,企業家們又發現,單有大量的廣告還是不夠的,于是開始將資金投入到公關活動上,培育企業的美譽度。再后來發現,公關與廣告上得資金投入大但收效未必好,而且難以評估,于是將資金投入轉向網絡上。 歷史證明,這些率先在行業中,將流動資金的結構擴大的老板,都是行業的勇士,無論他們今天是否還“身存”,但都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但廣告資金、公關活動資金、網絡資金的投入所代表的先進性都已是歷史,今天,衡量一個企業的進步性與否,從流動資金的結構角度看,就是這個企業對培訓資金的關注程度。 最早中國企業對支付流動資金的思維方式十分淳樸,該多少付多少。反映了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入市場經濟后,人們的意識形態還保留著比較濃厚的計劃經濟的影子。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了解到“借雞生蛋”、“七瓶八蓋”的道理,并開始培育起了越能玩空手道越能耐的價值取向,甚至還有企業將拖欠供應商資金的能力作為發放該員工獎金的衡量標準。 事物走到極端后必然走向反面。當人們發現要利用供應商的資金,往往是伴隨著犧牲產品的質量、帶來產品成本的上升、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對自己的長期發展、品牌形象的不利一面后,完成了原始積累的企業家們開始呼喚誠信經營,在企業內部建立了明確的付款制度。并對供應商進行分類分級管理,采取不同的信用級別。 因此,一部流動資金支付的變遷史,也反映了中國企業的商業倫理從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歷史。而今天,這個進程在中國各區域史不平衡的,東部沿海地區顯然已比較早地進入第三階段。而北部、中部地區還是大量地停留在第二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