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財經媒體秀之《中國經濟周刊》 > 正文
 
哈佛感悟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09日 15:34 《中國經濟周刊》

  ★文/白繼迅

  決策要緩,是說決策的過程要充分進行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占有足夠的信息后進行科學決策,以避免決策的失誤。另外要作“無傷害決策”和“反事實決策”,那些靠拍腦袋的輕率決策方法由于失去了科學的決策過程,必然失誤率很高,其結果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重大損失。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去年下半年,我有幸參加了一期哈佛大學的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能站在全球的高度,放眼世界,這樣的機會對每一個人都彌足珍貴。可以說,這次哈佛之行,令我受益匪淺。

  感悟之一:哈佛的“三圈理論”

  每一級政府的日常管理決策中,“人口、資源、環境”、“公平、成本、效益”和“價值、能力、支持”是經常必須考慮的宏觀決策問題。前十二個字分別構成兩個穩定的三角型,后六個字哈佛教授稱之為“三圈理論”。“人口、資源、環境”這六個字是說人口要控制,環境要保護,資源要有效合理地利用,其核心是必須始終保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公平、成本、效益”這六個字是強調發展必須兼顧公平、成本與效益。經濟效率決定社會財富,在維持社會穩定與進步的基礎上,必須確保有效率地發展經濟。“價值、能力、支持”六字是我們處理公共問題的重要分析方法。決策公共問題,首先必須考慮它有沒有公共價值,其次要考慮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實現它(如人、財、物等),三是各方面的支持態度如何,要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爭取各方支持,獲得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十八個字是綜合考慮宏觀問題、決策公共政策、處理公共問題的出發點,是屬于“高處”的范疇,要求決策者必須站在這個“高處”,以更開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全面綜合地看問題,這樣做出的決策才能兼顧各方面的利益,為多數人所接受。

  感悟之二:中國絕不能走“私有化”道路

  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要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并提出了具體辦法和措施。我認為,我們決不能把發展民營經濟理解為“私有化”。國有經濟、民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和個體經濟等所有制形式都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在哈佛大學的課堂上曾多次討論過許多國家的“私有化”問題,我認為中國決不能走“私有化”道路。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在“私有化”中是吃了大虧的,這一點需要我們引以為戒。俄羅斯盲目實行“私有化”后,經濟出現了嚴重倒退,不僅國內生產總值不及1989年水平的50%,機械工業萎縮了一半,整個經濟全靠向國際市場出售石油和天然氣維持,而且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近10歲。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44%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目前俄羅斯已被擠出世界經濟發展的前十名國家行列,教訓十分深刻。巴西、阿根廷幾乎所有公共產品的提供都“私有化”了,但并沒有完全解決公共產品提供中的基本問題,也沒有出現所期望的高效率。非洲撒哈拉以南國家搞“私有化”,經濟出現一團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在一個國家內,對于究竟應采取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一個國家的實際,按照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通盤考慮,走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感悟之三:經濟干預須有效

  積極有效的宏觀經濟干預政策將有助于維持社會的穩定、效率與公平。通過在哈佛的學習我體會到,一個有效率的經濟一定是政府進行積極有效干預下的經濟,完全放任的自由經濟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從來都沒有得到成功。特別在市場失靈,經濟出現壟斷時,政府的積極干預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不受壟斷的傷害。為實現公共產品有效供給,最大限度地限制負外部性,擴大正外部性,規范行為,避免“搭便車”,政府必須實行有效的干預;規制市場經濟下的商業信用,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也需要政府進行有效的干預。

  那么,政府應在什么情況下,以什么樣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有效的干預?什么情況下應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力量,讓其按照價格機制去調節供求關系,實現社會公平與效益的最大化?過去,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太多,管得過多,也統得過死,政府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的事,限制了經濟發展的活力。我認為有效的經濟干預應以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為宏觀調控目標,以確保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為宗旨,通過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管理國民經濟,而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就是要變“劃船人為掌舵人”,變大政府為小政府,變萬能政府為有限政府,逐步形成學習型政府、有限政府、廉潔政府和高效政府。

  感悟之四:下工夫改善環境

  我國是一個要素結構相對失衡的國家,勞動力資源充裕,而資金、技術、高素質人才和自然資源類要素短缺,這就需要擴大開放,通過大比例的國際交換,積極引進國外智力和技術,利用全球的要素和市場來促進我們的發展。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國之一,但仍面臨進一步利用外資促進發展的重大機遇。

  應該看到,外商是否愿意在一國投資,首先看的是這個國家的政治是否穩定;其次看的是投資的硬環境怎么樣,如道路、交通、港口、碼頭、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是否配套;三看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四看勞動力素質及成本;五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制建設以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否健全等等。事實說明,目前我國各地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外商在華投資意向的影響并不大,但這種許諾卻大大加大了地方政府吸引外資的成本,影響了地方財政收入。

  經濟的全球化帶來資金、技術等重要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更大規模地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上萬億元的巨額資金在尋求投資機會。要抓住這一機遇,我們就必須在改善投資環境上下工夫,必須加快推進涉外經濟法律體系和管理體制的建設,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真正落實企業自主權和外資企業的平等地位,而不可過多地突出稅收等優惠讓利政策。

  感悟之五:創新根本靠人才

  學習是基礎、創新是靈魂,沒有學習就沒有創新。但創新的根本靠人才,人才資源在質量上的提高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管子》“權修”篇中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用現代的語言說,就是在一切投資中,最有效、最有價值的投資是人力資本的投資。加強人力資本投資,注重提升人的素質,努力形成高質量的人才隊伍,是我們事業成敗的基礎。特別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人才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所指出的:人類的未來不取決于空間、能源和耕地,而取決于人類智慧的開發。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未來。據報道,美國政府去年5月份給國會提出的一份人才引進計劃,將原來的每年引進人才數量11.5萬人,擴大到20萬人。美國國會于去年通過一個法案,取消外國科技人員在美工作的限制。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提出人才強國戰略,這是英明之舉,不僅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爭取有利和主動地位,而且必將極大地調動我國各級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感悟之六:大力發展NGO

  這次赴美培訓期間在尤他州進行了一周的考察,得到的一個重要啟示是非政府組織(NGO)大有發展前途。在美國,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社會各階層之間,非政府組織發揮了很好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為政府工作拾遺補缺,做了很多政府想做而做不好的事,是政府工作職能的有益補充。它在社會救濟、公益事業、溝通政府與民眾、社會資源的二次分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實現美國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感悟之七:緩決策、快執行

  哈佛大學教授在講授領導科學中提到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決策要緩,執行要快,這是很有道理的。決策要緩,是說決策的過程要充分進行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占有足夠的信息后進行科學決策,以避免決策的失誤。(這里所說的“緩”字是一個時間上的相對概念,緊急情況下需要盡可能快地做出決策,但決策過程不可或缺)。但執行要快,要雷厲風行,高效率。另外要作“無傷害決策”,一個決策的出臺要有利于絕大多數人,盡量對他人不要造成傷害,要時刻體現以人為本。還要進行“反事實決策”,所謂“反事實決策”,就是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會出現什么情況,以印證正確的決策。那些靠拍腦袋的輕率決策方法由于失去了科學的決策過程,必然失誤率很高,其結果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重大損失。

  (作者為國家外國專家局培訓中心副主任)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