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eryCar”,這個中文名為“豪華車”的行動代號,曾讓天津康師傅財務長林清棠的司機老余困惑了三個月。在那段時光里,老板們言必稱豪華車,老余暗自思量,不得其解:他開的可是足夠豪華的沃爾沃。“莫非集團要買更好的車?”
3個月后,也就是2004年1月5日,揭開的底牌讓老余目瞪口呆:開來的LuxeryCar居然是日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朝日”)及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以下簡稱“伊藤忠”)
,一輛滿載非碳酸飲料的組合戰車。
宣布這個消息的是林清棠,構成這個消息的清單如下:天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師傅”)與朝日及伊藤忠結成策略聯盟,共同拓展中國的飲料市場。康師傅把自己旗下的十三家飲料公司合并成康師傅飲品控股有限公司,朝日和伊藤忠的合資公司(A-IChinaBreweriesCoLtd)將買入該公司的50%的股權。
三家合資的新飲料公司就是康師傅的“LuxeryCar”。這部豪華車的價值是9.5億美元。
迅速造車
此次結盟,總值9.5億美元的公司除去負債后,康師傅可以獲得約3.8億美元的資金,并可得到朝日的研發技術和伊藤忠的貿易平臺。
在中國非碳酸飲料市場上,康師傅聲勢顯赫。從1995年生產康師傅飲品開始,到2002年,占了飲料市場的26.4%份額。在日本,朝日是啤酒老大、飲料老四。而伊藤忠則是世界頂尖的貿易公司,世界500強中的第17名。
“康師傅需要‘造車’,因為其根基太淺。”天津康師傅財務長林清棠說。康師傅1958年從臺灣彰化的一家煉油廠起步,得益于前些年內地市場不充分競爭環境,始有今日的地位。但近些年來,內地企業如娃哈哈,臺島企業如統一,歐美企業如可口可樂、雀巢、達能等巨頭紛紛撲進國內非碳酸市場。
“現在仗打得已經很辛苦了。”林清棠感嘆道,在對手可以“虧本20年”的情況之下,康師傅如果沒有先進的作戰武器,今日錦繡基業,明日將成枯敗黃花。“消費者很容易忘記我們,一年沒有電視廣告,就完了。”
2002年下半年,康師傅集團內部經過多次的飲料發展策略論證總結:“未來10年后的中國飲料市場的發展將會逐漸飽和,只有3%—5%的年成長;屆時,只有排名為3名才有錢賺。”康師傅因為中國這個國際競技場日益加劇的局面,決定利用未來2—3年間增強補弱的戰略,遂展開策略聯盟伙伴的尋找工作。一直尋求中國飲料市場投資機會的伊藤忠馬上知會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朝日。一直想成為面向中國的綜合飲料供應商的朝日,對于放在眼前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在得到伊藤忠傳來的消息之后,康師傅方面成立了一個團隊,專門負責這次合作。在2003年10月初,這個與日方合作的項目被康師傅高層命名為“LuxeryCar”。
2002年10月27日,朝日及伊藤忠的池田弘一社長和大原清明董事長來到康師傅的總部天津。雙方接洽之后,賓主盡歡。從2003年11月開始,彼此之間的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
資產估值和股權比例是雙方爭奪的焦點。康師傅控股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1996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為13億美元,而飲料部分僅占其業務的三分之一,卻作價9.5億美元。其中,康師傅冰茶、綠茶、包裝水、果汁等飲料產品的品牌價值被估價3.5億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日方一開始不要求占到一半的股權,但康師傅堅持要求日本人占50%的股權。康師傅認為只有共同當家作主,才能強弱互補,才能確保朝日和伊藤忠向新公司提供資源。
“買票就要看戲,”林清棠打了一個比喻,“我們不單為了資金,更重要的是增強補弱。”
雙方談判的效率很高,到2003年12月底,已經基本達成一致,12月27日,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次日是星期天,香港股市停盤。12月29日星期一,康師傅向香港聯交所申請停牌一天,公布了合作協議。
兩年待嫁
相比這次與朝日和伊藤忠迅速達成協議的喜悅,兩年尋嫁的歲月令康師傅頓生柳暗花明之感。
JP摩根香港公司很早就承擔了替康師傅尋找“另一位”的使命。
通過JP摩根,康師傅與國際飲料企業不斷相親,其中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得利等巨頭。但是康師傅相中的對象們,要求獲得51%的股權,這就等于間接否定了康師傅的管理團隊與制度。“我們是要發展,不是賣家產。”林清棠說。
2002年,康師傅的飲料事業獲得巨大成功,年銷售量20億瓶,當年獲純利4593萬美元。此時,康師傅并不愁找不到對象。
但2003年流年不利。SARS、北方涼爽的夏天以及部分省份的水災,使康師傅的利潤大受影響。據業內人士估計,盡管華南和華東市場保證了康師傅2003年1-9月份870萬美元的純利,但算上虧損的第四季度,康師傅2003年年飲料事業群的盈利微薄。
此外,飲料市場格局的變化令康師傅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2003年,非碳酸飲料市場上新產品層出不窮。可口可樂和雀巢公司合資的BPW公司,于3月推出了“雀巢冰爽茶”,這是繼2002年推出果汁飲料酷兒之后最大的動作。統一的活力果園、娃哈哈的高鈣果汁、匯源的真鮮橙也紛紛上市。“低價產品充斥,強力擠壓,導致市場價格下滑,影響銷售”,康師傅第三季的季報總結道。
在大好形勢之下執行的擴產策略亦使康師傅的資金鏈再次繃緊。2002年末康師傅增加了24條飲料生產線,并新設了昆明和石河子兩個生產基地。擴大產能一共花去康師傅1.3億美元,致使康師傅在飲料事業上的投資達到5億美元,資金的壓力隨之而生。
這時,康師傅是該趕快給自己找個伴了。
朝日的謀算
9.5億美元,這在伊藤忠中國有限公司北京食品部部長片倉裕的眼中,并不是特別高的價格。考慮到新公司能給他們帶來的附加價值,朝日和伊藤忠認為這個價錢值,新公司的附加價值就是啤酒。
1月11日,片倉裕告訴記者,朝日和伊藤忠將會用新公司的渠道銷售朝日啤酒。據了解,此次入股康師傅飲品控股有限公司的A-IChinaBreweries公司,就是1993年時,雙方在浙江和福建投資生產朝日啤酒的公司。在該合資公司中,朝日和伊藤忠分別持股80%和20%。
盡管朝日進入中國啤酒市場已經十年,但它一直缺乏一支全國性的啤酒銷售渠道。1995年以后,國內平均每噸2500元的啤酒單價幾乎沒有增長,這大概也就是一噸小麥的價錢。而啤酒銷售一般都有半徑,通常是從啤酒廠直接到商家,再遠就鞭長莫及了。所以即便廠家平均有40%的毛利,依然沒有錢去做物流系統。
林清棠所稱“僅次于郵政和鐵路”的康師傅產品銷售系統,此時就成為朝日實現中國戰略的合適載體。
據稱,康師傅在全國有55萬個銷售點,在全國45個城市設立銷售分公司和發貨倉庫,其網絡覆蓋國內400多個城市及700個鄉鎮,有一支3500人的銷售隊伍。提到這些,1998年時親自操刀“通路精耕”計劃的康師傅副總經理騰鴻年頗為自豪。
朝日的野心當然不僅僅限于啤酒。在日本,朝日飲料的市場份額排在日本可口可樂、三得利、伊藤園后面,即便如此,規模仍然遠大于中國的飲料企業。早在1952年,它就出產了日本當時最早的果汁飲料“百雅利絲。香橙”。
3年前,朝日就在中國飲料市場上進行了一場演習,與青啤合資成立了朝日青啤飲品有限公司。2003年,青啤朝日推出了“烏龍茶”。但該公司與康師傅、統一、娃哈哈這樣的大佬相比,個頭太小,而且產品銷售僅僅局限于山東。
據康師傅方面統計,目前中國大城市中,平均每年每人消費茶飲品及果汁飲品分別只有……5公升和5公升,遠低于日本的36公升和19公升以及臺島的16公升和15公升。2002年,中國的非碳酸飲料的總消費額高達2000萬公升,銷售總額達到117億美元。而日本國內市場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正在萎縮。這就更加刺激朝日將焦點對準中國市場。
在中國非碳酸飲料市場上,朝日是后來者,另立山頭顯然成本太大,而參股中國國內企業則為上策。
但為什么一定是康師傅?
日資的另一條路
此次合作成功,顯然得益于伊藤忠居間調合。
2002年10月,康師傅與伊藤忠簽訂了合作協議,結成策略聯盟。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互相進行情報訊息的交換,并就一些行業項目共同進行投資。
伊藤忠此后數次有助于康師傅。棕櫚油是康師傅方便面惟一從國外進口的原料。2003年下半年,國際市場上棕櫚油漲價。國內方便面也面臨漲價,中低檔方便面最先調價,康師傅卻淡然處之。原因在于,伊藤忠在馬來西亞有一家合資的棕櫚油廠,它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康師傅供應了棕櫚油。雙方在便利店也有合作,2003年10月,伊藤忠與康師傅的兄弟企業———天津頂超合作,表示要在上海開設200家“全佳”便利店。
朝日本身就是伊藤忠的合資伙伴。1993年,朝日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正是通過伊藤忠的介紹。
此次與朝日和伊藤忠合作,是康師傅第二次吸納日資。1999年,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就將自己手中的66.4%的上市公司股份,分了一半給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
時隔5年之久,林清棠回憶時依舊慶幸康師傅當時得以逃離大難。1996年至1998年,康師傅的急劇擴張造成現金斷鏈。三洋在康師傅危難之際,扶了康師傅一把。而現在康師傅的發展也給了日本三洋很好的回報,股價從當初的0.7元,漲到了現在的2.1元。
作為一家進入大陸15年的老牌臺資企業,康師傅兩度聯手日資,其中是否有某種必然聯系?
“沒有什么必然聯系”,康師傅副總經理騰鴻年對把日資與臺資捆在一起比較敏感,不過他認為,臺灣相對于內地的企業來說,對國際規則更加了解,而相對于日本企業來說,又比較熟悉中國市場。而目前臺灣的大企業的掌門人多是臺灣光復之前出生,大多會日語,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臺灣與日本之間地理位置的接近,也使得臺灣企業與日本企業發生聯系。
有分析人士認為,日資企業近十年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成功的個案并不太多,特別是在民用消費市場,日資企業已遠輸于歐美企業。但一些透過臺灣合作伙伴進入大陸的日本廠商,則已在暗中賺得盆滿缽滿,比如日產與臺灣裕隆的合作,已經在中國的轎車市場上賺取了最豐厚的利潤。朝日此次撇開大陸合作伙伴再度繞道臺灣,是否說明日本企業找到了某種新的投資邏輯?
據稱,朝日合資康師傅一事,已經事先知會其大陸合作伙伴青啤集團。朝日如何處理其在中國大陸日益復雜的利益關系,正如其他日本企業一樣,面臨諸多棘手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