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行澄清兩質疑:不享受財政補貼 未搶項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10日 11:39 經濟日報 | ||
近年來,開行與各級地方政府簽訂了許多金融合作協議,其中心內容不僅是融資,更為重要的是共同進行信用建設。可以說,信用制度建設已經成為開行必須與發放貸款同時進行的不可或缺的內容。 開發性金融是開行近年來致力于打造的陣地,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歡迎開行的資金投放。但是開行也受到了不少質疑,有人認為這是開行在與商業銀行搶奪市場,也有人批評開 陳民希望媒體能夠澄清這兩個觀點。 開行是否在與商業銀行搶項目 開發銀行的資產質量與效益在國際金融業一直是個謎。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在對開行2002年財務狀況及經營情況審計后認為:“開行在多項財務指標上明顯高出國內及國際同行,例如資產及股本收益率、人均凈收入、不良資產率及資本充足率等。它體現開行近幾年所做出的大量努力,特別是在信貸風險管理方面,它直接有助于銀行的贏利能力及資產質量的結果。” 開行被國家賦予在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領域內投放貸款的資格,通過逐筆融資,開行與地方政府和行業部門共同建設信用和投融資體制,這個領域的整體競爭力和信用水平得到了提升,市場化程度也加速提升,并且步入一個良性循環。在這種背景下,商業銀行的資金開始大量進入。人們不得不承認,開行為此起到了“鋪路”和“搭橋”的作用,這樣才使得商業銀行敢于進入過去風險大、不成熟、不能貸款的基礎設施領域,進行商業化的貸款。但陳民認為,絕不能把開行在基礎設施領域所起的作用,說成是與商業銀行競爭、搶項目。 按照商業化的一般原則,銀行發放貸款必須有一個法人,而且這個法人要有好的市場信用。開發性金融的運作卻完全不同,貸款的對象常常是一個全新的項目————法人在組建當中,現金流還沒有出現,收入還沒有。開行是將準國債性質的開發性債券與金融的資產管理相結合,發揮融資優勢,把政府、銀行、企業的力量結合起來,使重大項目建設從政府開始,最后順利走向市場,這正是開行所承擔的開發性金融的基本特點。 開發性金融實際承擔了與政府和商業金融完全不同的風險,同時,對商業銀行的資金流向具有明顯的引導作用。三峽工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如今的金融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視三峽債券為熱門品種,商業銀行也紛紛以向三峽工程貸款為榮,然而在工程開工之初,債券發行屬于“遠水解不了近渴”,銀行貸款這條出路也并不通暢。剛剛成立的國家開發銀行決策明確:向三峽工程提供300億元人民幣貸款,貸款期限15年,寬限期10年。開行的貸款為三峽工程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開行已經累計發放人民幣貸款和外匯轉貸款折合人民幣達305億元,占三峽工程目前到位資金的30%。 三峽工程融資項目的過程說明,開發性金融不是商業性金融,它一般不直接進入已經高度成熟的商業化領域。在開行的長期資金進入三峽工程以后,一度猶豫不決的商業銀行資金也開始大膽進入,使三峽工程的中后期建設資金相對寬松。開發性金融為商業銀行創造市場,商業銀行再去滿足市場,這樣,兩者之間就構成了一種互相合作的關系。 針對目前商業銀行過多投放長期貸款,一些金融專家提醒說,商業銀行一定程度上進入部分與開行業務相同的市場化領域是合理的,但是大量進入長期領域應重視風險。因為基礎設施等中長期領域的風險特點是低回報、低現金流、長期性、建設資金量,這是商業金融難以長期覆蓋的風險。 開行是否真的有優惠政策 開行既然是政策性銀行,自然會享受政府的優惠政策,這是人們的普遍看法。 陳民對此辯解說,與其它國有商業銀行一樣,開行的資本金是由政府撥付的;在資金籌集上開行發行金融債券融資;在貸款資金上不是依靠國家財政撥款支持,也沒有財政補貼和虧損政策。開行的政策性體現在要履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貫徹國家的發展目標。 的確,開行是在除國家信用而沒有其他任何資金特殊支持的情況下,通過建設市場和建設體制的方式,把融資優勢和地方政府、部門、行業的組織協調優勢結合起來,實現項目成功和制度建設成功,確保資產質量和資產安全,從而取得盈利。 一位學者認為,開行與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相比并不存在優惠條件。和商業銀行一樣,除資本金外,開行的資金來源于市場,而不是財政。而開行的貸款也執行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并沒有得到任何虧損補貼。 開發銀行政策性的核心是國家信用。主要體現在把主權級信用在資本市場、債券市場變成籌資能力,把金融機構的短期存款和社會資金轉化成長期資金,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行業和區域,提供數額大、期限長的貸款,并發揮導向作用。 為了國家信用在市場運用中的成功,開發性金融必須靠自己的健康性和盈利能力維持。因為發債得來的資金與商業銀行的存款資金一樣,是剛性的,要還本付息,要對投資者和社會公眾負責。只有通過穩健經營,嚴格管理,保持資金良性循環,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完成政策性任務。因此,開行在項目建設初期提供的開發性資金,應當在項目建設后期獲得回報。 “我們是通過制度建設實現資產安全,再通過優質資產最終支持經濟發展。”陳民這樣形容開行的運作。 開行投資的項目大多數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項目,與政府的配合是投資成功的關鍵。開行的所謂信用建設,其核心是與地方政府簽訂金融合作協議,互相承擔信用建設的責任。開行拿出的一個殺手锏就是對各地方進行了風險評級,如果地方不配合,不能排除一定的風險,就要遭到降級。而降級意味著這個地方今后的貸款額度降低,甚至就沒有了。地方政府要想獲得開行對本地區更大的投入資金,就必須認真組織協調還款,降低地區風險。 建設信用制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僅僅5年,開行不良貸款率就由32.6%降至1.17%。如果說開行真的有什么優惠政策,不如說是開行獨特的貸款管理方式為其帶來了信貸資金的安全與高效。 這也是陳元和他的同事們為中國金融業挖掘的一筆寶藏。 文/本報記者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