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市場開打標準戰 立頓“攪和”綠茶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7日 13:11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項建新 記者日前從聯合利華(中國)公司獲悉,其旗下著名茶葉品牌“立頓”繼以“立頓紅茶”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新近開發的“立頓綠茶”和“立頓茉莉花茶”又開始搶灘中國市場。 立頓“攪和”綠茶市場 如果說紅茶并非中國茶葉消費的主要品類而給了“立頓紅茶”流行機會的話,那么此番“立頓綠茶”的出世則是對中國茶葉傳統消費品類———綠茶發起的面對面挑戰,而此次立頓以聯合利華的資本優勢和自己在茶葉界的品牌優勢更施出了搶占市場的殺手锏———按照嚴格程序進行制作生產的包裝茶。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提供的數字表明,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茶葉種植面積第一大國,綠茶年產量約為65萬噸,整個茶葉市場的規模約為120億元,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去年我國綠茶消費量為27.5萬噸,占整個茶葉市場的57%。SARS期間,世界衛生組織公開宣布喝茶有益于人體抵抗這一疾病,更使得茶葉市場快速增長。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茶葉產品有包裝茶和散裝茶兩種。據記者調查,北京市場的散裝茶大都沒有具體的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只注明了產地。另外,散裝茶的銷售價格隨意性較大,同樣質量的茶葉在不同的市場,其價格往往相差很大,消費者的利益易受到損害。與散裝茶相比,包裝茶則具有不易受到污染,不易變質,容易保存以及規范的產品包裝上有明確的生產日期、廠名、廠址、生產標準等內容,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容易投訴,可以避免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等優點。 “立頓”此次顯然是要顛覆中國傳統綠茶的這種散裝固有模式。專家認為,標準化工藝給立頓綠茶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綠茶市場只有“名茶”而無“名牌茶”的歷史也將被立頓打破。 茶葉生產呼喚標準化 洋快餐曾經給中國的食品行業上過生動的一課,中央廚房化的標準化生產令產品品質更有保障,生產效率也更高。如今洋品牌又向中國最傳統的綠茶市場發起了進軍,以紅茶包掀起飲茶革命的“立頓”品牌推出了優質的“立頓綠茶”和“立頓茉莉花茶”。標準化工藝生產的綠茶包對抗傳統的散裝綠茶,誰會搶得市場的先機呢? 據悉,和傳統的散裝綠茶相比,立頓綠茶的制作工藝顯得更精心。它選用來自無污染茶區的天然鮮葉,使用標準的殺青、揉捻、烘干等工藝,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每道工序,制成統一質量和風味的茶包,再將茶包裝入密封的鋁箔包裝以保證茶葉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新鮮。更重要的是,立頓綠茶生產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被嚴格把關,不衛生隱患被大大降低了。 據2003年6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公布的一組數據稱: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對綠茶、花茶兩大類茶葉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抽查涉及北京、上海、重慶3個直轄市和沈陽、石家莊、西安、長沙、杭州、南京、寧波7個城市,共抽查了71家企業生產的80種產品,合格67種,抽樣合格率為83.8%。13種產品的感官品質不符合標準要求,主要表現為質量等級達不到產品包裝上標示的等級,不具備標示茶葉品種應有的品質特征,茶葉的香氣、滋味等已明顯陳化,個別產品甚至有異味、著色、霉變等問題。 該次抽查的負責人表示,茶葉極易吸濕和吸附異味,高溫高濕、光線照射及充足的氧氣,都會加速茶葉內含成分的變化,降低茶葉的品質,甚至在短時間內使茶葉發生陳化變質。由于上述原因,散裝茶一般不易保存,其衛生質量和感官品質都難以得到保證。 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年輕的辦公室族無暇沖泡茶葉,而青睞方便快捷的袋泡茶。這也正是以袋裝茶為主的立頓紅茶走俏國內的重要原因。同時,立頓還開發了“立頓綠茶”和“立頓茉莉花茶”。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占據中國紅茶茶包市場最大份額的立頓品牌的進入,中國的綠茶市場可能會發生一場變局,用標準化技術生產的更衛生更方便的綠茶包很可能會搶占很大一塊綠茶市場。 國際資本如此不失時機地以標準化的方式進入綠茶行業,借立頓紅茶之勢力圖迅速占領市場。那么,那些仍停留在作坊式生產的國內茶葉商是否也該有所啟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