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業高端市場誰主沉浮 品牌整合呼之欲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6日 10:17 人民網-市場報 | |||
□李鳳發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大麥市場行情迅猛上漲,往年澳大利亞大麥進口價為1400元/噸,今年預計旺季之前,這個價格將突破3000元/噸的高價。啤酒原料漲了一倍多,但國內啤酒廠商在即將到來的啤酒銷售旺季卻不見漲價行動。而且,在高成本之下,高端市場卻初見往年少有的“戰火”,啤酒市場愈加撲朔迷離。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啤酒行業7-8月份的銷售旺季即將到來,此次國際啤麥減產將促使國內啤酒行業進行一次大洗牌。 據了解,從2002年8月份開始,國際啤酒大麥市場行情迅猛上漲。而中國是大麥市場最大的買家,購買量占全球貿易總量的一半。 對于年產量在10萬噸左右的中型啤酒廠家來說,啤麥漲價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彈。湖南的幾個中型啤酒生產廠商都是進口澳大利亞的啤麥,全省年進口量在5萬噸左右,啤酒年產量也大都在10萬噸左右。此次啤麥減產,為啤酒生產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湖南華獅啤酒廠供應部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稱,該廠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啤麥為1萬噸左右,去年10月份以前,價格在2600元/噸,但是現在價格高漲,價格上漲至3300元/噸。“銷售旺季到來之后,價格還會進一步攀升。前期價格上漲已經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我們近30%的成本開銷,我們開始吃不消了。” 品牌整合呼之欲出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產國,預計今年將達到2500萬噸產量。按照2002年我國啤酒產量2386萬噸來計算,全國啤酒企業需要消耗235萬噸麥芽或299萬噸啤酒大麥,其中需要進口啤酒大麥200到250萬噸。但今年能夠供應我國的僅150萬噸,缺口約80萬噸。 行內人士因此推論,成本導向的國內啤酒業在原料價格高漲、終端產品市場競爭激烈提價無力的雙重壓迫下,在今年7、8月份啤酒消費旺季將出現新的行業洗牌,因而啤酒廠商都不敢輕言漲價。 目前國內啤酒企業應對進口大麥短缺危機的做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預先將自己一年所需的麥芽數量提前訂下來,但這需要承擔較高的成本;二是用低品質的飼料大麥或者國產大麥,甚至糖漿替代進口啤麥,以降低企業成本,靜待新的大麥供應。“國產啤酒并非不可使用國產大麥,但也必須承認,由于品質問題,國產大麥目前只用于生產低端啤酒,且國產大麥產量很低,大量中高端啤酒仍需要使用高品質的進口大麥。”湖南某啤酒企業一名負責人透露。目前一些企業以國產大麥替代進口大麥,必然對啤酒的品質造成損害,為新一輪行業整合帶來契機。 高端市場露出空隙 一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危機在啤酒行業資本看來,可以成就一次商機。目前我國的啤酒市場競爭格局,用白熱化三個字都難以訴說比拼的慘烈。 據介紹,我國每個省都有十幾萬噸的啤酒產量,全國現有內資啤酒集團近27家,其中“跨省作業”的就有11家之多。以外商投資為主體的中外合資啤酒集團10家,啤酒集團的產量已占到全國啤酒總產量的60%。國內啤酒行業按產量劃分的話,青島、燕京、華潤算第一集團,三家年產量均在200萬噸以上,呈三足鼎立之勢。第二集團里的哈啤、重啤、珠江也在快速發展,三家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了100萬噸以上。由于供大于求,造成啤酒行業的利潤逐年下降,為了多搶占市場,不少廠家不擇手段,為了每瓶幾分錢的利潤而挖空心思,有的廠家甚至虧本銷售。 專家們認為,雖然中國啤酒年產量已近2400萬噸,但充斥市場的是大量低檔次的啤酒,在價格戰的競爭策略指引下,大量的啤酒企業,尤其是小企業日子越發難過。但是,高檔啤酒市場,國內啤酒企業卻難以稱雄,沒有幾個像樣的品牌撐起高檔啤酒的牌子。活躍在高端市場領域的,是直接從國外進口的洋啤酒,如美國的“百威”、荷蘭的“喜力”等。但由于口味等原因,造成洋啤酒占據主導地位的高端市場所占份額較小,據有關人士介紹,在酒店、夜總會銷售價達10元到15元的高檔啤酒的市場份額僅有5%,即使在沿海發達地區,這一比例也不超過10%。 “中國人的口味,啤酒中的茅臺”,原以生產白酒聞名的茅臺酒業公司趁機殺入高端啤酒市場。由于國產啤酒的高端市場一直是個空檔,茅臺啤酒沒費多大勁就很快占領了全國許多大城市的高檔啤酒市場,并且開始初步得到以年輕人為主的啤酒消費者的青睞。 和茅臺搶占高端市場不謀而合的是,有消息稱,目前青島、燕京、華潤也在開發高檔啤酒,欲和已經在華設廠的百威等洋品牌一決高下,共同搶奪高檔啤酒這一肥肉。如果果真如此,啤酒行業將在原材料上漲的高成本條件下掀起高端產品爭奪戰。 《市場報》(2003年05月26日第十一版) 到BBS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