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何必一定“升官”“首席工人”進入基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09日 09:15 人民網-市場報 | |||
□薛亞芳 首席執行官、首席播音員、首席研究員……形形色色的“首席”早已司空見慣,但“首席工人”倒是個新鮮事。日前,上海市區供電公司就出現了59名“首席工人”,把“首席制”帶到了基層“藍領”技術工人之中。 “首席制”亮相前后 上海市區供電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孫志強向記者介紹了“首席工人制”出現的前前后后。 去年,公司新上任的總經理王運丹通過調研發現,公司一線技術工人鉆研技術的積極性不高,特別是一些年輕的、高學歷的工人。這些員工普遍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成才的標志就是“當上官”,能在管理層有個位置才算是“有出息”,鉆研技術沒有用。一些大學畢業生和掌握了高技術的員工都不屑于當技術人員,而是想著法子“奔仕途”。王總對所面臨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市區供電公司要創建“國際一流供電企業”不僅要有一支出色的管理團隊,更要有一支技術過硬、專業水準相當高的技術員工隊伍。這種“奔仕途”的現狀不但容易造成技術人才的短缺,使得主要崗位缺少技術明星,還會影響企業發展的全局。公司管理層決定扭轉這種狀況,加大對技術人員的激勵力度,鼓勵員工走技術發展道路,要讓大家知道,當技術工人一樣有前途,一樣會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首席工人制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公司上下反復討論,歷時兩個多月產生的。 首批評選的59名“首席工人”中,包括首席作業手35名,首席班長20人,首席工程師4人。據介紹,他們是從全公司1200余名基層一線工人中通過推薦、申報、筆試、面試、討論、審定等層層篩選后,又從106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當中脫穎而出的。 “首席”如何體現? 被評上“首席工人”的員工,同以往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那么“首席”如何得到體現呢?市區供電公司自有一套辦法。 最直接的是物質上的獎勵。被評上“首席工人”的員工崗位工資晉升兩級,如果被評上了市先進、全國先進,另有重獎。他們每月工資有了一定提高,與其他工人拉開了差距,干好干壞不一樣,干好與干得更好又不一樣,有的“首席工人”每月工資超過了一般的管理人員。 更大的激勵則來自于精神。據介紹,“首席工人”擁有多項“優先權”,譬如有參加公司專業帶頭人評選的優先權,有繼續教育及學費資助的優先權,有加薪升職的優先權,有破格參加高級職稱評審和高級工技能鑒定的優先權等。這些“優先權”無形中代表了公司對技術工人價值的充分肯定。 記者采訪了滬東供電分公司營業室的趙秀芳,對于“首席”這個稱號,不善言辭的她笑著說“感到非常光榮”。趙秀芳在營業室已經工作了16個年頭,每天要接待大量客戶,詳細了解他們的用電需求,并及時報告給技術部門,這個崗位是連接客戶與公司業務的“橋梁”,工作繁雜。她說,評上“首席”對自己、對同事都是一種鞭策,今后會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當好“榜樣”。現在她每月的工資比以前多了300多元。 “首席”不好當 怎樣才能夠格當“首席”?上海市區供電公司制定了“苛刻”的評選標準,從基本資格、業績條件、技術條件、職業道德條件四個方面來全面衡量。 一是基本資格,公司規定首席工程師必須具備高級職稱,首席班長應擔任班長3年以上,首席作業手應具有高級以上技能等級;二是業績條件,要能出色完成崗位職責,有良好的業績考核記錄,為公司發展做出貢獻或工作中勇于創新;三是技術條件,在專業領域技術超群、頗有建樹,能解決疑難問題,是本單位技術能力上的佼佼者;四是職業道德條件,要熱愛企業、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兢兢業業,為企業發展努力工作。業績特別突出,但職稱、工作年限上受限的員工,可以破格參加評選。 “首席工人制度”不是終身制,有效期為兩年,每兩年重新評選一次,經評審不合格者將失去資格。這樣既能保證不斷有優秀工人脫穎而出,同時又對已評上的“首席工人”帶來壓力,而促使他們不斷進取。 “首席制”初見成效 該公司搞“首席工人制”并非心血來潮,而從一開始就把它作為對員工,特別是技術員工的一種長效激勵機制。 “首席制”如今已經納入了上海市區供電公司的崗位設置體系,作為公司的一項管理制度來操作。這樣做能促進公司長期對技術員工重視、培養,形成有利于技術人才發掘、培養和使用的機制,進而在全公司形成重知識、重技能、重人才、比貢獻的企業文化氛圍。 實行“首席制”后,技術員工中反響強烈,從忙著讀學歷轉變為用心鉆研技術,一些管理人員也要求重新回到技術崗位上去。“首席制”初見成效了。 目前社會上高技能技術人才頻頻告急,很多企業感嘆“高級藍領”難求。“首席工人制”是不是可以給企業家們帶來一些啟發:企業能否首先眼睛向下、目光朝里,采取積極措施,使技術人才在企業中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要緩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狀況,光靠教育界加快培養恐怕還不行,更重要的是企業應轉變人才價值觀,給技術人才創造成才通道。 《市場報》(2003年05月09日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