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精英自由行走天下 MBA與我們到底有何不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3日 08:52 《智囊·財經報道》 | ||
文/縹緲 據說,在哈佛商學院畢業的中國MBA中,有半數人放棄國外待遇優厚的職位而選擇回國創業,他們自信10年后就是未來全球500強企業的頭兒。與此同時,國內跨國公司中培訓出來的中國雇員被派往其它國家,勞動力流動日趨國際化,美國一半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自別國,以支撐美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如今,“商務通”們“打起背包走天下,哪里需要哪安家”,他們背包里的必備品有:男式唇膏、掌上電腦、信用卡、手機以及可以換洗的干凈襪子。他們可以做到“順著太陽飛行”,上午在紐約談判,下午在深圳下單,晚上卻到開羅去過“夜生活”。他們要穿意大利西裝,喝巴西咖啡、英國紅茶、法國紅酒,戴瑞士手表,開德國車,聚韓國美女,抽美國煙,吃中國菜。 這些只是表象,問題在于,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我們這些常人相比,到底都有哪些不同? “撮合”的基本訓練 在一次輕松的聚會上,一位很有名氣的青年經濟學家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這故事是他給EMBA學員上課時列舉的有關“撮合”的基本訓練的例子: 在美國鄉村,住著一個老頭,他有個兒子,兒子和他在一起相依為命。突然有一天,一個人找到老頭,對他說:“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里去工作。”老頭氣憤地說:“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這個人說:“如果我在城里給你的兒子找個對象,可以嗎?”老頭搖搖頭:“不行,快滾出去吧!”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兒媳婦是洛克菲勒的女兒呢?”老頭想了又想,終于被讓兒子當“洛克菲勒的女婿”這件事情說動了。 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洛克菲勒說:“快滾出去吧!”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于是洛克菲勒就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總裁先生搖著頭說:“不可能,這里這么多副總裁,我為什么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須馬上?”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嗎?”總裁先生當然同意。 這雖然是一個小故事,但卻是當代商業高手及企業家爭奪資源、配置資源的有意思的比喻! 商人的僥幸心理? 上述故事有問題嗎?當然有,在場的一位重要的商界專業人士對這個故事發表了他的意見: 很多人看了這個故事,會想當然地以為,這就是“空手套白狼”,非常容易做到,只要敢于到處瞎扯(或曰行騙),任何人都有可能“撮合”成功。這類故事就是因為迎合了這種商業上的僥幸心理,所以會有很多人喜歡聽。 其實,在商業行為中,“空手套白狼”的撮合例子不是沒有,有,而且很多,但并非如這個故事說的那樣簡單。而且,即使這個故事的方案本身,細細分析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這個人必須掌握下述信息(成本之一):1、某老農有個成年且未婚的兒子,并且至少模樣不能太丑,以堪將來世界銀行副總裁之大任;2、洛克若菲勒必須得有個待嫁的女兒;3、世界銀行也許需要額外增加一個什么也不會干的副總裁。 其次,這個人還必須至少掌握下述資源(成本之二):1、能夠旅行到各地鄉下去考察潛在的“女婿們”,這好比古代皇帝選妃,可是樁耗資、耗時均很巨大的苦差。2、能夠輕易約見到洛克菲勒和世界銀行總裁這兩人,這可需要長年累月在上流商界打滾才能做到。3、在兩人面前有一定信譽,使得對方能相信這個人的承諾,這是最難的一點,退一步講,即使見到了,可如何說服他應該比見到他更難。這位商界專業人士認為,江湖上所謂“空手套白狼”,比起真槍實彈地“下套”捉狼,其難度不一定更小。 這家伙得到了什么? 大家正在爭論,一位律師又摻和了進來。這位智商一級棒的家伙非常正確并且及時地為我們指出:“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故事中的這個人到底得到了什么?” 律師說道:當然,MBA的基本訓練目的之一,首先就是讓人們“用最少的資源去做最多的事情”,從而獲取最大的利益。但是,根本的根本,做好這些事情,還是為了利益。 可是這個故事里的“一個人”,他東跑西顛,見了農夫、又見洛克菲勒、再去見世界銀行總裁,到了最后,農夫、農夫的兒子、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的女兒,甚至那個世界銀行的總裁,都從其行為中受益,但是這“一個人”,他從中得到什么好處? 這能叫“空手套白狼”嗎?他連狼毛都沒有撈到一根。莫非他是美國共和黨中央組織部部長、受命專門發掘人才、或者是個拉皮條的主兒不成? 所以,與其你“說來說去”地做這種“撮合”方面的無用功,肯定有什么地方搞錯了,用咱中國土話來說,你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呵呵。 邏輯方面也有個破綻 這時候,又有一位比律師更聰明的計算機程序員插話,這小子的智商在300左右,他說:事實上,這個故事有個簡單的邏輯破綻,因為按照洛克菲勒和世界銀行總裁的說法,我可以用程序員的思想方式來一次檢驗,以程序語言,那就是:1、if(如果)小伙子是世界銀行副總裁then(則)洛克菲勒女兒與小伙子結婚;2、if洛克菲勒女兒與小伙子結婚then小伙子是世界銀行副總裁;RUN,NO END;(運行,無限循環)程序員說,大家不信,可以運行一下這個程序,就可以發現,你無論怎么“RUN”,也無任何結果,也就是說,這個程序的編制,恐怕不能說是“合理”。 程序員討厭不合乎邏輯的一切。 不過還好,程序員也還另有高見,他說,其實他不同意“這個人什么也沒有得到”的說法,他認為,這個人得到了商業上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商譽,這是因為“如果”他做成了,他在三方那里的“信譽度”得分,會相應提高很多。 只不過這與邏輯“無關”,而計算機也無法進行道德方面的考量。 認真得“掉渣兒”的人 不幸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律師的認真勁兒被逗上來了。于是,他按照他那個專業的調查“范式”,對于整個問題進行了格式化處理,這個問題就完全變成“純學術”的話題了。以下是他的“認真得掉渣兒”的一番考證: 如果,“一個人”需要說服“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把其女兒嫁給美國鄉村老農的兒子,又說服“世界銀行總裁”聘用這個洛克菲勒女婿為其副總裁。對此,我(閑著沒事兒?)查了查《洛克菲勒家族史》以及《世界銀行年鑒》,發現你們所討論的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 理由如下:1、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于1937年去世;2、世界銀行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世界銀行不是私人銀行,而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成員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資金需求)。就算“一個人”于世界銀行成立后當天就去游說洛克菲勒,那也是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死后7年了,這不是胡編亂造嗎? 也許這個故事指的不是老洛克菲勒,而是他的兒子?這同樣不符合史實。凡是提及“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公認的應當指的是老洛克菲勒(1839-1937),因為他是靠標準石油公司發跡而成為美國首富的石油大王。到他的孩子們接管家產時,已經不是僅僅靠石油賺錢了。退一步說,即便是指老洛克菲勒的兒子,也同樣是不可能的。老洛克菲勒共有5個孩子,但是只有一個兒子,即小洛克菲勒(1874-1960)。如果文中好事者撮合的是小洛克菲勒的女兒,讓我們看看有無可能? 小洛克菲勒共有6個孩子,但是和老洛克菲勒相反,只有一個女兒,即老大,名字是“艾比”。就算文中好事者于世界銀行成立當天(1945年12月27日)就去游說小洛克菲勒,這位美國巨富的千金小姐,當年也已經42歲了,因為她是1903出生的。更為遺憾的是,艾比.洛克菲勒這時的名字已經改成“艾比.洛克菲勒.米爾頓”,因為她剛好在1945年早些時候已經結婚了,丈夫的名字是“戴維.米爾頓”。 故事中的人,會不會指的是小洛克菲勒的兒子們的女兒呢?也不會的!因為小洛克菲勒的兒子們,盡管有的成了美國副總統、州長等政府高官,但是沒有人還戴“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這頂桂冠。這頂桂冠只屬于一個人,那就是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所以不管你們想說明什么高深的道理,如果象這樣的基本史實都搞錯了,還有什么說服力?唉,現在的年輕人,基本功真不扎實啊! 律師就是律師,什么都要準確,他還問:這回看你們幾個還“爭不爭”了? 發表以上意見的這位律師,是席間諸位都非常尊敬的好朋友,看他那認真的神情,和他還能有什么好爭的呢?所以,盡管大家在心里早已經笑歪了,但是嘴上還乖乖地說:“不爭了,不爭了,呵呵,呵呵。” 比爾到底會不會來? 舊年的夕陽已落下,進入WTO后的狂歡夜宴猶在昨日,我們也已經在時代無聲無息的推動之下,發現了自身的淺薄。前不久,我偶然翻到了前世界銀行很早以前的一位執行總裁——喬治.羅伊斯先生的一則趣事,這個故事有一個近乎荒誕的結局。羅伊斯地位尊貴,所有要見他的人,都必須通過他的秘書安排,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見到。 不過有一個記者屬于例外。記者叫比爾,在他想進行采訪的一年之前,他就打了一個電報給羅伊斯——他最崇拜的金融家。電報的內容很簡單:“比爾會來。” 電報上面沒有其它信息。沒有解釋比爾是誰,沒寫他的聯系地址或電話號碼。只有那幾個字:比爾會來。 過了兩個月后,記者又花了25元美金,羅伊斯又收到一個電報,這次的內容與上次有一點不同:“比爾真的會來。” 但是,還是沒有聯絡方式或者任何其它資料。再兩個月后,羅伊斯又發現了比爾的電報。內容和上次有點不一樣:“別急,比爾真的會來。” 當羅伊斯開始認為再過兩個月下一個電報才會出現的時候,比爾開始每個月給羅伊斯先生一個電報,還是沒有聯絡電話,信息永遠一樣,但說法小有變化: “比爾到底會不會來?” “比爾說他會來,他就一定會來。” 再后來,羅伊斯每兩周收到電報: “比爾快出現了!” “比爾越來越接近了!” 從每個禮拜收到電報,到每隔四天、每隔一天,直至每天。 當比爾需要采訪的那天,他打給羅伊斯最后的一個電報說:“比爾幾乎就在你身邊了。” 當天,比爾搭上夜班的飛機,由洛杉磯飛到了紐約,直達羅伊斯的辦公室,走到前廳。 秘書:早安,請問您找誰? 比爾:我有事要見總裁羅伊斯先生。 秘書:羅伊斯先生不能會客,請問您事先有和他的約定嗎? 比爾:沒有,不過我知道他在等我! 秘書:您是? 比爾:請你告訴他,“比爾到了。” 秘書:啊,您好,真是“久仰”您的大名了。 當秘書把話傳到羅伊斯的耳中后,羅伊斯立即出來歡迎比爾。 在結束本文的時候,我所不知道的是:這個案例的全部討論過程,對大家可有用嗎?是真的有用,還是一笑了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