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路徑--偉星:一個企業 三類股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4日 17:57 中國企業家 | ||
個案2 偉星:一個企業,三類股份 偉星獨創的激勵制度恰當地符合了偉星的歷史和個性 文/王利娜 在浙江,每看到一座山,總想知道它的名字,但得到回答通常是,它沒有名字。當地人最喜歡提起的山是雁蕩山,因為它的名字曾出現在那本著名的《夢溪筆談》中,但那些無名的山,其景色秀麗的程度一點也不亞于雁蕩山。 在某種程度上,偉星也像一座這樣的無名山。 偉星是做鈕扣起家的,現在是亞洲最大的鈕扣生產廠商,在國際以及國內市場上,他們實際上處于壟斷地位,他們的鈕扣價格,決定著世界鈕扣市場的價格, 很多人都知道義烏和溫州橋頭的鈕扣市場,但那里生產的大多是大路貨,而偉星做的是高檔產品。一般鈕扣,可能賣一毛錢,偉星的產品,可以賣到兩毛錢,甚至五毛錢。他們已經與很多名牌服裝企業合作,比如浙江杉杉集團。目前,產品已從鈕扣向上延伸到服裝輔料、工藝飾品,甚至樹脂鏡片。同時,公司還涉足建材、工藝禮品和房地產行業。其中,建材產業成立不到兩年,銷售額已經突破1個億。 在全國500強民營企業排名中,偉星2001年排108位。在服裝行業,是雙百強企業。在臨海市,提起偉星,人人都知道,即使它并不在臨海市,而是距離臨海12公里的一個叫尤溪的鎮。 “我們的發展是比較穩健的,一直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比較大。每年大概都在20%左右。”集團辦公室主任王青云說。 改制改出三類股份 偉星公司的創辦人,也是第一任董事長,叫明丕白,是來自天津的一個高考落榜生。1976年,他與鎮政府合辦鈕扣廠。尤溪鄉政府投入一定資金,偉星從此戴上了鎮辦企業的紅帽子。 1994年,在鄉鎮企業改制的浪潮中,偉星也大刀闊斧地開始了自己的股份制改造,在計算股份時,鎮政府的投資首先被剔除,鎮政府不擔任股東,而是每年固定地享有20-30萬元的收益,同時,不參與企業的經營。 1994改制其實并沒有將產權明晰到底,偉星至今還是一個集體所有制企業,但是它留下一個很重要的激勵碩果,延續至今,那就是崗位股制度。 所謂崗位股,就是隨著崗位以及業績變化而變化的股份。做多少工作,有多大付出,就有多少股權,換句話說,股權是變化的,今年是10萬股,明年可能變成8萬,也可能增加到15萬。記錄在個人名下的股份不需要出錢購買,但也不享有所有權,只享有分紅權。 深入研究過偉星的臨海市委組織部部長周華清認為,變動的股權是偉星最重要的創新。傳統意義的股權是由錢,或者說,投資決定的,是固定的,而偉星的股權概念已經在原來意義上有了變化。它是根據績效確定個人的股權,因為績效是變化的,所以股權也是不斷變化的。 總裁助理、企管部部長朱美春,1982年進入偉星工作,1994改制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在她看來,股權變動最大的好處在于,最大限度地調度員工的積極性。如果股權是固定,就有可能導致已經成為股東的人坐吃分紅,而新進員工,除非企業增資擴股,否則也沒有機會成為股東,不利于他們積極性的提高。“對于老職工,我們提倡不要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吃老本,新同事加倍努力,將來也會有股份,使他們有一個希望。我們每年年底都對上一年的工作情況進行考評,好的增加股份,差的就降低持股。”她說。 在偉星,持有崗位股的人已經超過100人,包括中層干部、股份公司的經理、以及集團公司的經理層。占全體員工的10%。從總經理到車間的大組長,他們持有的崗位股每年都有可能會變動,有可能是下降了,也可能是上升了。當然這種變動一般只發生在績效最好和最差的兩頭,中間的大部分人是不動的。 持有崗位股超過五年后,其中的10%通常會轉成工薪股,工薪股是不調整的,也就是說,即使不擔任這個職位,仍然享有分紅權,也可以繼承。 除崗位股和工薪股外,改制時還專門為老職工設立了不浮動的工齡股,因為他們已不適合主要崗位,沒有崗位股。他們退休后,股份可以留下來享受分紅。如果去世,股份可以繼承,與一般的財產權沒有區別。工齡股在總股份中所占的比例為20%左右。 偉星第一任董事長明丕白在去世前,在公司的可繼承股份為17%,這個數字包括改制前個人多年投資的積累,還包括崗位股轉成工薪股的部分。現在,明的夫人,擔任公司的名譽董事長,享受丈夫生前持有股份的紅利。如果她選擇退出,公司也會同意將每年17%的分紅劃給她嗎?王青云的回答是,沒有問題。 在朱美春看來,這種變化著的股權的激勵作用,與期權的作用是相似的。 期權的核心是,在經理人的努力下,公司業績提高,市場上的股票價格上漲至20塊,而公司贈與職業經理人期權時的價格可能只有5塊,其間的差額就是對他的獎勵。而偉星的變動股權計劃,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做的好,獲得的分紅權也高。兩種激勵方式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由不確定的業績決定經理人的收益。 采訪當天,辦公室主任王青云為了招聘人員,忙了一個上午,令人有些驚奇的是,他們選擇的范圍并不局限在臨海,甚至也不是浙江,參加面試的還有來自武漢的。再細問,辦公室的行政人員也不是當地的,有重慶的,有東北的,他們說,從一畢業就來到這里工作了,看來,偉星留住人才的目標是基本實現了。 偉星土壤 如果崗位股是靈活的,如何確定每個人的持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管理層,我們見過太多的股權紛爭,導致企業最后分崩離析的事件也不是沒有。 關于管理層考評,偉星制定了詳細的績效評定計劃,雖然總經理的工作,很難像基層車間的工人那樣,按件計工資。而如果按定性決定呢,恐怕又會流于形式。 偉星有自己的法寶,那就是投票。下面工人無記名投票,到了董事會,十個董事再投票表決。 董事之間面對面地投票、提意見,一點沒有造成管理層的關系緊張。公司總裁助理朱美春認為,這是偉星文化造成的。“我們一直比較民主。像去年降的兩個人,他們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他們自動提出來的,大家就同意了。這里的氛圍比較好。”朱說。 想象一下,通過投票決定一個人的收入,聽起來都有點不可思議,但這套制度在偉星已經成功運行了8年,現在看起來也沒有放棄的必要。 每個人的持股量,總體來說,差別不是很大,如果組長層的崗位股是1000股,那么總經理的股份可能是他的幾倍,不超過十倍。與別的企業相比,這個比例可能比較低,但在內部,大家覺得這樣的差距足夠了。 周華清在將這種現象稱為心理契約,一種比白紙黑字的合同更穩固的契約。 事實上,偉星的人員比較穩定,從1994年改制以來,除1996年外,主要的管理人員基本沒有變動。明丕白遇難時,現任董事長章知鵬擔任副總裁,升任總裁后,管理層一直未有大的變動。 偉星不是家族企業,大家一開始地位就比較平等,現在已經形成了這種能夠聽取任何人建議的氛圍。在偉星管理人員的餐廳里,只有簡單的桌子和連起來的長凳子,無論哪個級別,午飯也就是一碗湯面。 這種穩固的心理契約,恐怕正是偉星在激勵時能夠采取民主決策方式的土壤。在創始人離去,元老之間力量比較平衡的條件下,這種民主因此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企業開始建立的時候,什么樣的環境,就造就了一種什么樣的制度。”周華清說。 但是,這并不意味,要成功必須效仿偉星。周華清認為,在臺州,民營企業包括管理、激勵在內的一套企業制度,個性化色彩都很強,每個企業都不一樣,這種個性是與生俱來的。像偉星,鎮辦企業、創始人離去,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目前這套管理模式;而有的企業,是三五個朋友集資創辦起來的,更接近于擴大的家庭管理方式;還有一種,就是完全家庭式的管理,他是家里的老大,有三五個兄弟或者親戚湊到一起。這種企業中,老大的權威作用往往是不可忽視的。 部分崗位股即將消亡 為了提高服裝輔料業務的發展速度,公司已經決定,將服裝輔料作為主營業務分拆上市,上市材料已經上報證監會批準。 如果上市,偉星勢必在資產以及很多方面要做調整。可以肯定的是,像崗位股這樣的設計目前可能還不會被證監會接受,偉星該怎么辦? “有關上市公司,集團與上市公司的關系已經界定得非常清楚,它的內部激勵機制與集團不一樣,有關方案也已經出來了。”王青云說。 負責上市工作的集團投資部經理易先孟告訴記者,擬上市公司是嚴格按照規范設計的,不再有崗位持股這樣的獎勵方式。當記者問,對那些本來持有股份的人來說,他們本來持有的崗位股怎么解決時?易先孟的回答有些意味深長:“崗位股本身就是虛擬的。”不過,據透露,新的方案中,集團可能會以其他方式,比如提高年薪,對他們的收入予以補償。 一部分業務分拆上市,當然不會對偉星的崗位持股制度造成根本性的破壞,畢竟,影響的范圍有限,但我們另有一重隱憂,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崗位股存在的最重要的土壤是穩固的心理契約,如果說在創業群和管理層是同一群人的背景下,這份契約分外穩固的話,那么,當日后管理層變成另一群人時,這份心理契約會不會變得格外脆弱?上市公司和集團搞不同的激勵方式,會不會割裂偉星既有的企業文化,進而動搖現有的崗位持股制度? 在產權沒有進一步明晰的背景下,不論偉星設計出何種激勵制度,總有點像走鋼絲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