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財經雜志總編寄語羊年(實錄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28日 16:35 新浪財經 | ||
新浪財經訊 2003年1月28日,“新浪財經總編在線迎春聯誼會”在香格里拉大飯店茉莉花廳舉行,20家財經媒體的主編參加了聯誼會,以下為本次聯誼會實錄: 主持人:各位總編,大家下午好!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新浪財經頻道全體同仁,向各位總編拜一個早年,祝大家春節快樂,闔家幸福,衷心祝愿大家歲歲平安,年年進步,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期待在新的一年中,繼續合作愉快! 今天開這個會,主要是找一個機會和大家認識一下,大部分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有許多是見過面的,有一部分是在電話中經常溝通的。因為財經頻道有一個欄目叫做財經雜志封面秀,所以在座的大部分成員都有精品放在我們這個欄目中。在這之前,我們就考慮找一個機會到這些雜志一位一位拜訪,后來看時間來不及,所以就請大家一塊過來,趁此機會對這些雜志對我們頻道的幫助表示感謝。同時今天的節目我們會做一個專題,主題是“知名財經雜志總編寄語羊年”,到時候會有照片配上去。 下面我介紹一下參加新春聯誼會的嘉賓:《財經》雜志副主編王爍;《證券市場周刊》常務副主編方泉;《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牛文文;《環球財經》雜志執行主編葛方新;《經濟》月刊副主編梅紹華;《科學投資》總編鄭建輝;副總編辛保平;《中外管理》雜志副社長、副總編楊欣;《中外管理》雜志信息部主任劉源遠;《資本市場》雜志副社長林剛;《資本市場》雜志社市場部來慶文;《新財經》主編廖俊;《成功營銷》雜志主編王偉群;《財經界》雜志執行主編李麗儉;《財經界》雜志總編助理陳晨星;《今日東方》雜志執行主編劉乾坤;《創業家》雜志社市場總監郗秋雁;《東方企業家》雜志記者安靜;《經濟導刊》雜志執行主編季紅;《時代財富》雜志執行副總編傅樺;《新經濟導刊》雜志總編 陳小平;《英才》雜志副總編趙加;《北京電視臺-財智人物》運營總監王藝龍;《北京電視臺-財智人物》編導苗宇立。《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牛文文先生作為今天的特邀主持,我們從媒體的角度預測一下羊年發生的熱點問題,或者關鍵詞。比如剛剛過去一年的“與時俱進”。到時候發到網上的可能是代表你這個雜志,或者你個人對網友的新年寄語。今天參會的還有新浪網財經中心的主編劉書女士。 劉書:大家好。我是新浪網財經中心的主編劉書,主管科技財經和傳媒頻道。今天非常榮幸把各位非常值得學習的傳統媒體的同仁們請到這里,今天的目的是給大家拜個早年,非常誠摯地感謝大家過去一直以來對財經頻道的支持,我們的封面秀如果沒有各個傳統媒體這么好的資源也是辦不起來的,也不會有這么大的影響,非常謝謝大家。 《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牛文文:在座的很多都是大哥、前輩。我們平時在一起,各辦各的雜志,大概兩三年以前,《經理人》的總編提出來弄一個財經媒體的雜志,但是事情比較多,沒有時間。今天新浪網把我們召集在一起,除了聊別人以外,還要聊聊自己。 王爍他們那邊出來了一個2003的特刊,梅紹華那里也有2003的預測,大家都說說。 《證券市場周刊》常務副主編方泉:如果要我說我可能會預測一下股市,但是這跟主題,跟媒體沒有什么直接關系,我們是一個比較偏的題目。想不好什么關鍵詞,證券市場在新的一年里有致命問題還是要解決,比如國有股減持問題,機構投資者的培育問題,證券股票的融資制度的建設問題,這些問題都應該是新的證監會領導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新的證監會主席最近一次的講話中已經看到一些蛛絲馬跡,當時我們報道的時候,新華社發通稿之前我們在會場上搞到了一個報道,尚福林在證監會上談話的時候說到,證券市場歷史遺留的問題和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已經制約了證券市場的發展,影響了投資者的心理預期的穩定,這一句話在新華社通稿中改成證券市場的問題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予以解決。從原始的講話和公開披露的報告中,我們已經看到新的證監會領導對證券市場去年在媒體上炒作很熱的,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幾大證券市場的問題都采取了不回避的態度,直視這些問題,而且已經認為這些問題是制約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影響投資者心理預期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給我們一種感覺,在新的一年里,在未來的這一屆證監會領導的領導下,解決證券市場影響及發展的重要問題應該是他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在新的一年里,就證券市場而言,在政策上還是要有一些新的突破的,突破的集中點主要在國有股流通的問題,包括法人股和國有股,還有證券市場股票融資制度有效建立的問題,這兩點是今年證券市場面臨的比較大的政策問題,而且不能說完全解決,至少能夠向前推進一步。 劉書:這些問題解決有多大的可能性? 方泉:不在于解決沒有,而在于認識到沒有,技術上可能有各式各樣的障礙,但是我們得到了一個共識,這些問題越拖越難解決,這一點新的領導已經認識到了。 牛文文:前一段時間,媒體上都有報道,到2003年的時候,全球經濟經過兩三年的衰退以后,很多人在預測,是否2003年像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時候來臨一個全球大危機,這是擺在全球財經業內的一個問題。很多國家在財經方面并沒有很大的決心來做這個事情。2001年,2002年,中國是一枝獨秀,幾乎處在全球經濟衰退過程中的反周期的孤島,這個孤島效應會不會延續到2003年,我們還會不會那么走運。如果從公司誠信危機最后到了銀行危機的話,不知道我們是否還能幸免,包括對人民幣的壓力,壓迫我們進入1983年日元那時候的情況,使日元升值,不知道會不會使人民幣升值。聽了大哥的話,我們有了一點信心。 《中外管理》副社長副總編楊欣:我們在座的都是非常優秀的媒體,坐在一起非常不容易。我們的目標讀者群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我們是財經秀,只關注財經問題是偏離的,我們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機制的問題,應該交流一下。在現行的政策上有機制上的突破。媒體是一個最不倫不類的行業,說你到底是不是企業,說我們居然是事業單位,行業很古怪,在現行政策上怎么樣辦好雜志這是所有的媒體共同關注的問題,每個單位面臨如何選人、找人,如何用人,如何把讀者服務更好的問題,既然有這么多好的優秀的精英人才坐在一起,有可能把好的經驗彼此交流一下,至于說媒體專業性的話題在這兒就不交流了。這樣更好一點。 牛文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財經媒體對新浪網的祝賀和預測。 《經濟》副主編梅紹華:感謝新浪網給我們這次機會。我談談《經濟》月刊雜志今年預測的幾個經濟熱點:第一個話題,今年將是國家啟動金融改革步子最大的一年,銀行改革、上市、外國銀行進入中國等將成為全年的熱點話題。所以我們《經濟》月刊雜志今年第一期封面文章是有關民營銀行的報道和分析;第二期封面文章是“2003年——中國金融年”。第二個話題是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的成立。為什么要成立這樣的機構,怎樣成立,政府部門、企業甚至老百姓也很感興趣。所以,第二期雜志我們專門采訪了成立“國資會”方案的提出者,請他談談這方面的問題。第三個熱點話題是關于利率市場化問題。我們在第二期雜志里也作了詳細的報道和分析。這些話題看起來是銀行的事情,實際上跟每個人,每一個普通百姓都很密切的關系。第三個熱點話題是有關區域經濟之間的競爭的話題。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環渤海經濟圈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較,這是一個長期熱門話題。我們看看這兩天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今年的動作會很大的。新一屆政府今年開始運作。 我們《經濟》雜志去年進行過全新改版。我們雜志定位是:經濟日報是國務院主辦的報紙,《經濟》月刊則是與其配套出版的月刊。那么什么是我們的優勢呢?由于我們經濟日報是國務院主辦的背景,以及與各部委密切的關系,再加上國內50個記者站和國外30個記者站,這些保證了我們具有許多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消息來源渠道。雜志宗旨是:把脈經濟走勢,權威解讀政策。新一年里我們將給讀者提供更多、更有用、更權威的財經信息精神食糧。謝謝大家。 牛文文:財經媒體有一個趨勢,叫做主流化,原來大家不愿意報部委的消息,經濟日報擅長的部委、宏觀咨詢,這種東西離市場很遠,大家都關注企業,微觀的事情比較多一些。前一段時間,我們和《二十一世紀新觀察》一起談,現在媒體開始往主流化方向走了,原來不能討論股票、期貨等等政策性問題,現在這方面的報道也多了起來。中國的財經媒體不健全,不能報正常的話題,我們說的財經很多都是微觀的企業話題,經濟月刊有這方面的優勢,其他媒體也開始切入主流的話題了。 王爍:我講講我們現在報道思想上的一些轉變,也許對新浪的網友們有所借鑒。財經雜志從一開始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改變了,報道注重中國轉軌經濟的進程,轉軌經濟進程中出現的有制度變遷意義的案例和事件,我們希望能夠當這些事件的記錄者,如果我們找到好的評論者,我們也愿意做這些轉軌事件的分析和評論。在過去的幾年間,我們做的題目,比如在產業報道方面,比較做的是壟斷行業的解除管制的進程,電信、電力、能源、石油、石化、航空等等。資本市場的報道上我們比較注重資本市場的演進過程中出現的所謂的黑幕現象。但是到現在,大家都很充分的意識到,這是中國的社會和經濟方面可能有的一個比較大的正面的變化的時候。剛才大家提到,我們跟英國的經濟學家雜志合出了一本《世界2003年》,其中一部分是在國內請知名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寫的,吳敬璉、江平等知名專家給我們撰文。我們注意到,他們在文章中非常強調法治與市場經濟兩者不可缺一的互補關系。江平先生跟我們聊天的時候也提到,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與經濟學家進行交流,做兩種學問之間的交流,做得相當少。但是到了現在,他說,沒有經濟學家這個意義的推動,法治意義的進展相當有限。同樣吳敬璉先生也表達了類似的見解。從兩個中國經濟學界和法學界的權威級的學者相互接近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財經雜志關注中國轉軌經濟的進程,可以進一步細化,關注法治中國演進的路徑以及未來的可能性,其間可能出現的種種現象、案例等等,我們將會以這樣的思路來引導未來的報道線索。這其間會有很多話題是主流的,有很多話題也許看上去不那么主流,但是從我們的角度看會有很多意義。 《今日東方》執行主編劉乾坤:我們這是老雜志,我原來在經濟觀察報做記者。我們一直作為財經雜志的一個學習者,從轉變到成為一個行業的參與者,中國現在無法預測什么,因為時間是非線性的東西,是不延續的,你劃到羊年,可以跟大家說羊年吉祥,但是今年到底會怎么樣,至少我認為還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剛才講到人民幣幣值的問題,遭受到了誘惑,還有中國的經濟孤島能否淹沒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大海洋中,無法說。剛才說到認識到問題,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但是從我們的角度看,我們看到一種宏觀的戰略或策略,但是中間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是我們無法預知的。從這個角度講,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預測社會具體會發生什么事情,但是我們可以講,中國長時間會發生的變遷是中國的經濟結構會隨著從90年代開始的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結構轉軌之后經濟結構調整完之后,剛才王爍講到,以前關注壟斷行業解除管制的過程,中國的經濟好象是一個潛水艇加面包的模式,上端是超大型的國有企業,下端是各地各縣的工業格局,中間是正在長成的相對數量級比較小的民營經濟或泡沫資本。但是認為在未來的長時間段內,在2005年,2008年形成一個棒槌型的經濟,跨國資本、新國企、民營資本長得比較大,上端的老國企、壟斷性國企變小,下端的經濟結構轉軌以后經濟格局改變。從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發生在中國的變化,大家眾所周知,九十年代,美國、歐美經濟技術資本輸出,現在是新的技術和資本繼續輸出,從那個時候,中國的壟斷型國企解除管制,到所謂這個階段的經濟結構的調整。與此伴隨的是中國的體制轉軌,或者是從以前的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軌,再一個大背景是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到逐步完成,最后相伴隨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完成,這是我們要關注的,商業變革、商業興衰。經濟結構調整最終落實到行業和具體的公司上,中國三到五年,最多十年中國會發生一百多年來的兼并浪潮,一百年完成的重組過程三到五年完成,行業結構調整,產業重組、兼并浪潮是我們唯一可以預測的一個東西。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完成了,中國的轉軌經濟完成了,中國的經濟調整以后可能是我們理想的一個棒槌型的經濟。那時候,中國的現代社會才真正建成,小康社會才真正落到實處。中國還是存在著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羊年能發生什么事情?大家看仔細了,小心了,積極進取。長遠的三到五年可能有這么一個演進的路徑。 回應一下牛老師的意見,我們跟日本的幾個學者聊過,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幾位人士一起聊過,得到非常強烈的信息,發現中國現在改革宏觀的思路和路徑跟日本五十年代騰飛前的思路非常相近,有一些共生的東西。比如說我們現在叫集團,可能是全部資本,比如政府至上,落腳點還是日本當年的自由民主政治的議員經濟。還有出版業集團的改革,任何一個集團的改革,跟日本現在所面臨的經濟結構調整,面臨的困境可能非常相似。大千言一說過一句話,日本叫著打著資本主義旗號的社會主義,中國是打著資本主義旗號的資本主義。我一個月前到浙江,跟新聞出版集團的王副局長聊過,他說回來以后感受是這樣的,發現中國出版集團、發行集團的改革,再走二十年就跟日本現在面臨的困境一模一樣,當然他說,這話不能跟中宣部、新聞出版總數的領導講,但是各個領域的改革跟日本走的道路是一樣的。中國不僅是面臨中國這個故事的局限,更深領域還有當年的亞洲故事走到一定階段,是東西文化接軌后的亞洲文化。日本五十年了,到現在為止,不僅沒有看到一點點希望,而且小泉招的用得差不多了。我們關注商業經濟結構調整,最后落實到棒槌型的經濟結構,中國經濟往前走是經濟結構轉軌,體制轉軌一個前途的問題,引起大家的一個興趣。 楊欣:企業能解決的事情在我們這兒談,企業不能解決的事情我們的文章里不談,我們對國家的事情從來談。剛才主持人說談談2003年,對中國的企業有一個影響,有一本書,就是克林斯《有優秀到卓越》對今年的企業家有相當大的影響。他提出的觀念對目前明星企業的做法是一個徹底的否定,到了年底,所有的雜志都愛來一個盤點,總結一下十大明星企業,十大人物,可以在封面上選擇一些。從克林斯的說法來這些做法不利于企業的成長。這本書對中國將會有很大的影響,不是簡單的觀點,寫書的專家有很多人,先寫想法,感覺,找一大堆資料堆砌一下,拿出一個結論。克林斯這本書事先沒有一個特別固定的想法,是從美國幾千家上市公司里面挑選了上萬個數據,分析了幾個公司三十年的成長過程,這三十年中必須有十五年是連續成長的,平均每股收益率三倍以上,才能入選卓越企業。特點就是分析如何從優秀到卓越。這點,他發現能夠成為卓越企業條件的企業,美國只有十一家,這十一家我們所能知道的企業只有一家就是吉列,金百利,大家可能也聽說過,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聽說過。大家比較關注的企業,GE、IBM、微軟都不在卓越之列。為什么呢?一個是這些企業沒有連續十五年回報三倍以上的成長過程。另外,整個行業一直是特別好,這也不列入卓越企業中。主要是通過他的方法找出一個從原來很普通,或者說比較優秀的企業成為一個卓越企業的過程,進行分析,這個過程得出的結論他認為是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得出的,得出十一個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十一家企業的老板都不是封面秀人物,幾乎在雜志上看不到這些老板。第二,這十一個老板都不能空降兵,只有一家是從公司以外請來的。這些老總都強調先人后事,這一點很多人都不敢。通常做企業是先找項目后找人,有了項目找人干,他們這些公司的理念都是先有人再去設定戰略,再找項目。跟傳統的企業的做法完全不一樣,他認為這十一家的老總都是非常非常謙虛的老總,而且意志力非常堅強,一定要把企業做好,而且不在乎你的薪酬結構。薪酬結構現在討論得越來越夸張,安利事件出現以后,大家對薪酬結構有疑問。這種薪酬結構引導經理人追逐轉短期的經濟利益欺騙股東。這種薪酬機構這十一家企業跟目前的明星企業的情況完全不一致。他書里對現在的思想進行了很大的沖擊,這些思想都是目前美國真正給股東帶來回報的十一家企業的思想。這些思想在中國很快就要傳播過來,現在目前推崇的海爾、聯想這些企業,大家都為海爾捏一把汗。明星企業沒有真正給這個企業帶來多大得好處,尤其是你是一個優秀的企業想變成卓越企業的時候,如果還是求生存,求發展的企業需要炒作一把,那是另外的一個概念。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很優秀的,克林斯建議你不要這么做,這樣做只能引向災難,這個思想對中國的企業會出現非常大的沖擊,大家會扭轉傳統的概念。爭封面秀應該給那些剛剛軋富的人,成為優秀企業的人來做這個事情,真正優秀的企業不應該做這種事情。當然書里有些觀點也比較偏頗一點,比如只分析了美國的上市公司。這些結果是在大量的數據分析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不是腦子中的一個閃電得出的概念,是用21個研究生、博士生、教授,用了五年的時間得出的概念。在吉野長青這本書的前一本,邏輯上是這樣的。2003年中國企業將會受到克林斯思想的沖擊,甚至沖擊到媒體的各個報刊里面。因為這個概念已經不僅僅企業適合它的思想,包括政府,如何由一個優秀的政府變成一個卓越的政府,如何從一個優秀的媒體變成一個卓越的媒體都會談到這個話題,什么叫優秀,什么叫卓越他都有定義,如何從優秀變為卓越他也得出一個因素和方法。這對2003年的中國企業和其他部門都會有重大的影響。 《新財經》雜志主編廖俊:承蒙新浪的盛情,今天在這里跟各位同仁在新春前渡過一個愉快的下午。今天下午到的都是財經媒體,我們的雜志是后起的,前面已經有很多成功的財經雜志。作為財經雜志來說,到了目前這個時候,應該是小中化的媒體。我們的細分市場瞄準在狹義的財經上,因為很多雜志很成功,有管理的,有營銷的,有講企業的,也有很多綜合性財經雜志也比較成功。作為后起的雜志,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準備做狹義的資本市場這一塊。中國的資本市場經過了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轉折時期,以前的資本市場宏觀性強一些,到了這個轉折點以后,大家投資更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這個雜志來說,更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更關注資本運作層面的東西。在這里向雜志的讀者、向網友拜年。 牛文文:廖總的《新財經》很厲害,有自己細分市場。楊總的卓越管理是我國很老的一本雜志,他們的社長是我國元老級的官產學通吃的人物,培訓非常好,制度也非常好。 《環球財經》執行主編葛方新:《環球財經》的定位有兩層含義,第一層關注國際經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第二層含義,我們的雜志創辦是在入世的背景下,也是找尋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入世肯定為中國經濟生活提供了無窮無盡的素材,我們作出環球特色的同時也關注結合部。一個是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還有進入中國的跨國資本,他們對中國經濟生活的改變。通過我們的報道揭示一些社會性的東西。今天應主人之邀預測一下2003年,也是根據我們的定位,我們有幾個想法。第一,對全國經濟這一塊,跟各位同行說的話有點錯位,我們對今年全球經濟的預測是2003年是越來越好,當然跨國經濟點是溫和的。歐元區低于原先的增長預測,日本還是艱難的一年,中國是中速發展的一年。第二個預測,我們關注一個結合部。一個是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這是一個大趨勢。入世效應的顯現越來越明顯。跨國資本頭幾年在中國從對全局性的影響來看更多是布局階段,今年到明年,一些重點行業,隨著重點行業資本融合度的加強,一些名優企業的一些變化,真正的影響會在今年、明年顯現出來。我們財經類的媒體提供了很多素材,究竟在哪些環境產生一些變數,預測很多,當然我們通過十年的變化,包括金融,我們入世承諾了對外資有選擇的進行開放,還有其他影響經濟生活主導產業也會產生一些變化。 很高興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雜志的想法,我們的定位還是給自己設計了一個題目,入世的影響,中國走向世界的歷史軌跡。我們的做法是想全面解讀入世后的中國與世界,當然這是比較宏觀的,比較空一些的,財經雜志,我們更希望給網友和讀者提供全球性的機會,通過個案解讀進行全球性的把握。 《科學投資》總編鄭建輝:很感謝新浪提供這么一個難得的機會,因為這個機會難得,我想說一點心里話。在座的雜志有不少都是新刊,也是走向市場化的雜志。現在關注經濟,關注制度的轉軌都很重要,最關鍵的應當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大家活得很難,現在走向市場化的雜志,牛總可能感覺不深,因為他們是很有品牌的雜志。我現在都擔心今年下半年有的雜志在封面秀上不能露面了,生存環境很惡劣,包括去年的生存環境。遠的不說,就說發行,各個渠道都收費,沒有標準。整個雜志的經營成本在不斷上升,經營成本的上升必然就要影響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涉及到內容,最終受損害的應當是讀者,特別是傳媒這一塊,期刊是傳媒領域最弱的一塊,特別是財經類的期刊,一般的都講男人看報,女人讀刊,時尚類的,婦女類的雜志好走,符合了女性的消費習慣。特別是針對中國,包括財經雜志也不過四年多的時間,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也是一個新生事物。新浪提供這個機會,我感覺到新浪也是一種組織工作,否則我們很難坐到一起,我們這些人沒有人管,期刊協會也不管,中宣部夠不著我們,特別是現在談媒體投資,談到產業化,作為媒體產業的利益,誰來保護?特別是期刊,這么弱。最該成立集團的應該是期刊集團,完全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些成本。我看最近這兩年,媒體方面的座談會很多,冒出來很多媒體專家。我就開玩笑說,沒吃過豬肉就看過豬跑,比吃過豬肉的人說起來都頭頭是道。 今天我也不多講,我覺得確實有很多苦衷,很多問題,如果有些問題不解決的話,現在媒體出事,有的事情是逼良為娼的問題。現在有的雜志賣版面,《科學投資》一直在堅持著,我現在肯定不賣版面,我不知道我什么時候守不住了,也賣版面。作為一個傳媒人,我要公證、客觀、獨立,但是生存的問題由不得你考慮這么多。這是拋磚引玉了,不占用太多的時間。 《銀行家》雜志編輯部主任:首先感謝新浪網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交流機會。對于做媒體的來講,自己是新秀,原來是做金融專業的。銀行業與其他財經類相對比,專業性可能更強一些。借此機會,在這里向大家拜一個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刊物越辦越好,腰包賺得越來越飽,都成為銀行家。 我們的雜志也是市場化的運作,創刊時間很短,才一年。也是在磕磕碰碰,不斷摸索和探索,一直在向各位老牌雜志學習。關于明年辦刊的預測和重點的選題,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在做這個工作了。我們有一個優勢就是有專家在做支撐,這樣對權威性的把握還比較好。我們也做過讀者調查,也到下面銀行走了走,發現兩個問題,應成為雜志關注的重點。同時,從金融業來說面臨兩大創新。一個是制度層面的創新,一個是技術層面的創新。制度層面的創新是涉及到金融改革的自由化過程,金融深化的過程,這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也正在做文章,正組織有關專家和商業銀行主管利率的專家在寫。剛才有主編講到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對銀行業這塊國有資產怎么弄,也找了一些專家來討論。另外是關于民營銀行的問題,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個是制度外成長還是根據現有的招安(把現有的信用社、民營銀行來參股)。究竟怎么做,還會有很多的故事。此外,關于不良資產的處置,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周小川行長有一句話,不良資產的處置不能完全依靠銀行自身來解決。因為這樣話過程太漫長(即使是通過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把它剝離出來這么多以后,現在還有20%以上的不良資產)。有什么新的創新途徑?這也是值得關鍵的問題。從技術層面,入世以后,銀行家說,你們的有些文章太空了,各種宏觀改革是高層關心的,我們只關心哪些業務如何做,如何管理,如何與人家競爭,人家是如何做的(比如花旗銀行是怎么做的)。所以我們現在技術層面的東西做得比較多了。現在通過各家商業銀行在駐外的分行建立一個信息網絡。我們還規定三分之一以上是介紹國際同業的。總之,我們更多更傾向于專業性的文章,從專業性的角度來做。 《北京電視臺—財智人物》欄目組運營總監王藝龍:這個電視節目不光在北京播,在全國的省級臺,包括陽光衛視,至少有25家電視臺開播,節目的形式大家可以通過電視看,我就不多說了。 王藝龍:我們這個節目開播的時間不長,到現在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但是走過這么長時間,得到了新浪網的幫助,《中國企業家》雜志也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新年到了,向你們表示感謝,希望新一您多看電視,多買《中國企業家》。 中信集團《經濟導刊》執行主編季紅:從宏觀經濟面我們轉向做金融雜志,中信公司把出版社做了改造,市場化了,第二步是把刊物也市場化,現在正在做改造,現在定位是定在公司金融這一塊。在定位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人很多人都不懂什么叫公司金融,包括跨國公司,甚至很多金融領域的公司,不時間什么叫公司金融。所以進入WTO,跟國際接軌很多知識要進行更新,不知道公司金融的話,跨國公司將來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我們作為媒體有這個義務,有這個責任把國際上先進的理念,把金融的知識介紹到國內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