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人:三株集團總裁張薔
職業經理人箴言:忘我才能有我,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能有為
我在三株集團從事了兩年總裁的職務。三株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危機事件后,很多人見到了我都問這樣的一句話,三株還在嗎?我想跟大家說一句話,三株一直都活著,而且我們
每一天都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
三株從1999年以后,進行了漫長的兩年的企業重組,包括了產業重組,組織結構的重組,分配機制,激勵機制的重新組建,企業文化的創新,乃至我們新的領導集體的重新確認。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變革,就是我們的經營體制發生了重大的變革。2000年,我們開始在局部實行了兩權分離的實驗。2001年整個集團上下徹底實行了資產的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現在我們實行的是三權鼎立:從資產的角度來講,還是家族企業,但是從經營權的角度來看,它試用了大量的職業經理人。應該說,從我個人目的的角色來講,我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職業經理,上對董事會負責,下對員工負責,旁邊有監事會監督。
在發達國家職業經理人也已經形成了一個社會的階層了,互信建設好象不是很重要。但是在中國,目前我們還處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法制建設還不是很健全,同時我們資本的社會化的程度還不是很高,職業經理人作為一個階層,還沒有真正的建立。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加上資本社會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相信職業經理人階層很快就能夠建立起來。
互信建設需要三個基礎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從我的一些感受來說,我覺得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這種互信的建設應該分為這樣的幾個方面:首先,這種互信建設是需要基礎的。這種基礎分為三個方面,一個是思想基礎;第二是物質基礎;第三是行為基礎。
思想基礎就是在彼此認同價值觀念的前提之下,尋求企業文化和理念的一致性。大家想一想,我們彼此在一起共事,如果我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不互認企業的文化和理念的話,根本談不上一種合作,相互之間很難達成一種默契,所以說思想基礎是企業選擇職業經理人的前提。因為任何一個企業在創業初期,到它不斷的成長、成熟、壯大,在這個過程當中,它自然會形成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那么作為職業經理人,無論是在企業當中成熟和成長起來的,還是外來的空降兵,都必須把握的一個前提就是要在價值觀念共同的基礎之上,尋求文化理念的一致性。
第二個基礎,我認為是在責、權、利、風險四統一的前提之下,尋求利益的一致性,這是互信建設的物質基礎。人們往往認為,老板和經營者永遠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我不完全這樣認為,我認為作為老板或者說是股東,他尋求的是在經營過程中價值回報的最大化,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一個職業經理的價值,就體現在不斷的為企業創造效益,和不斷地為員工帶來效益的過程當中。大家試想,如果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那么老板為什么要用你呢?如果你不能給員工帶來利益,那么員工為什么要擁戴和支持你呢?所以說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利益,跟員工的利益,和老板的利益,應該是一致的。那么這種一致性必須建立在一個責權利風險四統一的基礎之上,一個企業的老板聘請職業經理人時,首先你必須把他相應的權力界定清楚,第二,擁有多大的權力,他就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這個責任他必須界定清楚。第三,利益必須清楚。在我們企業實行了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了以后,我的利益分配是很清楚的。我們把經營者的智慧作為一種資本,享有企業的經營股份,我們的下限是18%,上限可以達到30%,就是說,如果我給這個企業創造一千萬的利潤,我可以拿到最低18%,最高上限我可以拿到三百萬。當然我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必須有一個團隊,同時還有員工的利益,我們設立了三項基金,一項基金是員工福利基金,第二項就是員工獎勵基金,第三項是經營風險基金,因為我們作為職業經理人,是有經營期限的,我的首期是五年,董事會有選擇我的權利,我也有選擇董事會的權利。
第三點是行為基礎。我覺得在擺正位置做好角色互換的前提之下,一個職業經理人首先要做好一個執行者,其次才是決策者。就是說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必須擺正位置,不能凌駕于老板之上,因為董事會的職責是企業戰略方向的決策,但必須建立在守法經營的前提下,我才能去執行。在總的戰略性的決策制定之后,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就像目前我的這個總裁角色,就是把董事會的戰略決策分割成每一個時期的經營目標,每一個時期的具體經營策略,乃至戰術,然后把它實施下去,這是我所需要做的。
經理人的綜合素質能力
第一個方面,我覺得,就職業經理人與老板互信建設的過程當中,作為職業經理人必須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能力。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要善于溝通,尤其要注意溝通過程當中的一些技巧、藝術和方法。這也是我這兩年的總裁生涯當中總結出來的。這種溝通我在企業內部叫互動,這種互動一方面表現在我和董事會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表現在我和團隊,就是我的經營團隊之間的互動。第三個方面,表現在我和我員工之間的互動,哪怕是一個終
端的導購員,我和他之間都存在著一種互動。我們必須通過這種溝通,把意見、想法真實地反映到了董事會,讓董事會了解我們的經營方針,總體的經營思路。就是要讓董事會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你這樣做的結果會是怎么樣,你有多大的風險,你的勝算的把握有多少。同時也是通過溝通,董事會也把他們所做的一些戰略決策,傳達到了我們的基層。這就是一種推動力。
第二個方面,從職業經理人自身角度來講,他要具備相當的個人的魅力,或者說是具有相當的親和力。職業經理人應該是老板和員工之間的一個橋梁和紐帶。你必須通過你個人的親和力和獨特的魅力將全員凝聚在你的身邊,通過這樣的一種親和力創造一種和諧的向上的氛圍。我在企業當中就是這樣,我和董事長在溝通當中,我們可以發生各種的爭執;在我領導班子中,只要不是決策會議,大家都可以爭論,可以拍桌子。我可能會記住了某個大師的一個觀點,而記不住他的名字,但是我到基層去,只要我見過的員工,我都能很自如地叫出他們的名字。我覺得作為一個經理人,尤其是作為一個高層的領導者的話,這一點就某種程度上,拉近了你和員工之間的距離。
第三點,我覺得就是個人的品德的要求了,敬業和忠誠,還有責任感。在企業我感覺責任是第一位的,實際上坐在這個位置上很累,但是支撐我的不是名譽、也不是利益,而是責任。面對上萬名員工的責任,面對董事會的責任,這種責任支撐著不能停止前進的步伐。所以說我總是說,我時時刻刻盯著員工的口袋,盯著企業的帳戶,為什么?因為員工賺錢了,老板賺錢了,那我什么都有了。所以說讓他們雙方獲利就是我的責任。
敬業就更不用說了,你是這個群體的帶頭人,你就必須用這種敬業精神影響你的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我覺得不管在哪一個角落,社會需要敬業的人,而且每一個老板它也都喜歡敬業的人。對于忠誠我們往往會狹義地理解,就是簡單的忠誠于老板,我不這樣認為,忠誠是忠誠于自己所選擇的事業。只有建立在這種忠誠的基礎之上,你才能在你的崗位上,你的角色,才能把您扮演的角色扮演的稱職,有聲有色,這也是我作為職業經理人這么長時間主要講的幾個感受。
我覺得作為互信建設都是雙方的,我經常在我員工的培訓大會上,或者是經理人的培養,我常常送大家三句話:忘我才能有我,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能有為。如果所有的職業經理人,都能按照這三點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互信建設就不是問題了。
(根據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的錄音,張春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