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阿波 本報財經記者
嘉賓史萬文現任TCL集團多媒體事業本部副總裁、TV事業部總經理
阿波Coty總裁本·彼茲在家電行業里,彩電業一直被認為是我國最成熟、競爭最為激烈和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可是這一行業近年來毀譽參半。當去年一度面臨全行業虧損時
,價格戰成為最被業界詬病的字眼。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前不久南海舉辦的知識經濟論壇上口出危言:“跨國家電巨頭已經完成中國市場整合,不久有可能發動大規模商戰。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中國家電業由于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在堪憂。”
不過,今年隨著等離子、液晶、LCOS背投、正投電視的興起,國內彩電業展現復蘇氣象。長虹炒起背投,等離子是TCL挑起大旗。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本土企業憑什么與之競爭。我們從以TCL為代表的彩電企業的磨練中,可以得到部分答案。
核心技術是軟肋嗎
阿波:去年報紙上炒得最兇的一則彩電新聞是,在國產彩電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索尼一家賺掙得比所有國產彩電掙得還多,今年等離子、背投彩電都是國產彩電企業打頭炮,好像本土企業緩過勁兒了。
史萬文:索尼確實在中國賺了很多錢,但它的全球彩電事業部是虧損的,更不要說松下、東芝,都是虧損的。實際上,去年國內彩電全行業虧損一方面是國內企業前幾年的盲目擴大規模、追求市場份額導致的高庫存;另一方面也和全球家電業的不景氣有關。你可以看看,去年彩電不只中國在虧損,全球的彩電整機生產廠哪個不虧?我們TCL還是賺的呢。
要承認,索尼的品牌確實厲害,它是賣金字塔尖的產品,在模擬彩電技術上,它當時掌握了制高點。但今年,我們已經掌握了技術的主動權。在等離子技術、背投技術上,我們和索尼、松下這些在同一起跑線上。只要掌握了技術制高權,我們本土企業的營銷管理、勞動力成本優勢就一下子凸顯出來了。
阿波:看來正像吳敬璉所講,核心技術確實是本土家電企業掌握競爭主動權的一個軟肋。
史萬文: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以前在模擬彩電的有些技術上,我們是跟隨者,但現在數字彩電技術來了,我們不但沒有跟隨,而且還是領跑者。這里面有個優勢,現在數字彩電技術的核心技術不在日韓手里,而在美國硅谷。這些硅谷公司大都在我國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或分公司。同時,我們還通過自己研發,掌握核心的電源及驅動技術,我們正一步步向塔尖走。
價格、渠道還能成為優勢嗎
阿波:和洋品牌比,彩電、冰箱這些家電產品,本土企業最大的優勢是價格。可從去年開始,好像洋品牌也學會了這一點。去年下半年來的幾次降價都是洋品牌挑起的。這樣一來,本土企業還有什么新招?
史萬文:降價歷來都是雙刃劍。你可以看到,這幾年本土彩電品牌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到商店里,什么都不問抱起索尼就走的,畢竟是極少數。大家都要貨比三家。這幾年消費者越來越明白,實際上,國產彩電和洋彩電比,質量一點不差,價格還便宜那么多,干嘛不買便宜的。對部分占據塔尖的那部分洋彩電來說,它一降價對自己的品牌價值傷害很大。另外它的渠道沒有我們這么廣、這么深,一降價渠道不暢,經銷商也不樂意。我覺得它們這樣做是“品牌能量的稀釋”。而我們反倒通過等離子、背投這些高檔產品,把國產彩電的平均價格和品牌價值拉了上去。這正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阿波:說到渠道,TCL第一個在行業內大搞自建網絡。但現在隨著國美、蘇寧這些家電流通業巨頭的崛起,許多廠家都在砍自建網絡。而且像國美、蘇寧這些企業的渠道,洋彩電一樣可以用,你還有什么優勢?
史萬文:中國這么大,任何一種流通業態的發展都不能一步到位。國美、蘇寧我們一定要好好對待,加強和他們的合作,但我們自建網絡依然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保證了我們的現金周轉。今年上半年,TCL彩電賺了3個億,好多人問秘訣,我說你看看我們的資金周轉率,去年是8次,1塊錢做了8次生意。能不賺錢?中國農村市場也擴大得好,洋彩電只在一二級城市,它下不去。國美、蘇寧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到鋪那么深。
我們只有廉價勞動力嗎
阿波:現在都說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基地,是全球工廠,但人家為什么把車間搬過來,就是你勞動力便宜嘛。可洋品牌也把工廠設在中國了,本土企業的勞動力優勢還有嗎?
史萬文:勞動力成本當然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我們講得最多的。但絕不只這些。并不是說你把工廠擺到中國就可以解決成本問題了,現在洋彩電在中國建合資廠好多年了吧,怎么成本優勢還沒顯出來?從彩電業來看,我們現在本土企業的技術商品化能力和管理效率絕對是世界一流的。你不要小看這些,洋品牌降一個價,一層層打報告,直到海外事業本部,我們老板一拍板就搞掂了。企業面對市場變化要作出最快反應,這是內部管理效率的問題。只要一拿到先進技術,我們本土企業可以很快地轉化成大規模的生產制造。
阿波:現在許多本土企業在國內響當當,一出口就貼上別人的牌子,給別人OEM,在國際上我們怎么打響自己的品牌?
史萬文:這方面,TCL采取多種辦法。
一是和人家合資,我占小股,打你的牌子,主要是為了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二是我們各占一半;三是TCL占大股,為了建立我們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我們先易后難,先攻占東南亞、印度這些周邊市場,擴張自有品牌。同時,我們也給國際品牌做OEM,學供應鏈管理、生產實用技術。最近,對歐盟反傾銷,我們一方面積極應訴、談判,但同時我們繞過去,把德國第二大彩電品牌施耐德兼并了,這樣我們在歐洲的工廠里直接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