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這些年先是圈錢,再是圈地,接下來就是圈人。
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才有可能專業化。
大家都覺得資本運營是炒股票,圈地,就是倒買倒賣。我個人認為資本運營不過是所有經營活動當中的一種形式,而且不僅僅局限在資本市場。
政府是以市場換投資,我們是以投資換市場。
比爾-蓋茨前不久遇到的麻煩也是財富差距帶來的麻煩。企業家考慮問題除了要發展以外,還要牢記回饋社會,縮小貧富差距。
關于資金信用
“10個億的貸款根本不算什么”
《英才》:你在30個省修建那么多軟件園,還包括其他方方面面的投資,需要很多錢,資金來源分哪幾個方面?從哪些地方來?
宋如華:其實修建這些軟件園花不了很多錢,因為在30個軟件園之中,并不是每個都像成都、上海那么大,有些規模比較小。具體投資不清楚,我估計光園區的真正投資在20億以內,這些錢分成幾個方面,一個是這幾年積累的自有資金;一個是股東投資的錢,包括三家上市公司;一個是當地銀行做一些支持,基本上比例是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英才》:有媒體稱托普在四川的貸款高達10億,并認為托普在銀行的信用度遭到了懷疑,對此你怎么看?
宋如華:我可以不客氣地說,那篇文章里面沒有任何東西,全是推測,簡直是冤枉我。我不是說報紙不可以批評托普,而是說必須要說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在報紙登出來以前,沒有一家銀行對我們產生過任何的懷疑,但是出來以后,有一些蠱惑人心的作用,但我可以輕易地反駁。
10個億的貸款資金這根本不算什么,我在四川成都就有18個億的存款,上市公司70%的股民資金還都存在那里,可是他們不知道,如果把這個說進去,誰還會說托普什么呢?他們在寫這些文章時,沒有一家媒體采訪過我,問過我這些問題。
《英才》:外界認為托普缺少核心技術,在玩“空手道”。
宋如華:很多報道老是拿中國的具體情況跟西方發達國家比,說什么托普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核心的軟件產品。托普現在100億資產,換成美金也就是12個億,但是像微軟公司、因特爾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就是30億甚至40億美金,更不用說間接技術支持了。托普如果拿這樣小規模的資金比跟這些巨頭比核心技術,其結果可想而知。
在中國只能想中國的事情,所以我們第一階段就是找資金,通過自己的積累,通過資本市場,通過銀行適當支持,應該說我們積累了一部分資金,有了這個資金以后我們要發展,于是我們要筑巢,要修基地,而且這樣的建設計劃正在進行當中,還不說現在就完成了。
《英才》:托普在全國范圍內招聘5000名軟件工程師的活動,是為圈人,還是為作秀?
宋如華:剛才我說過,托普這些年先是圈錢,再是圈地,接下來就是圈人。有了巢以后要引蜂,但是一些媒體對我們不了解,其實我們想要招收的軟件工程師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高端工程師,我們招收的是軟件制造工人,也就是軟件藍領。必須要看到,現在的大學生畢業以后,應該說有相當一部分是大事做不來,小事瞧不起,上班以后不會干事,我們現在培養的人才就是去了可以干事的人。
關于賺錢模式
“我們追求求異性思維”
《英才》:托普現在基本上走的是一種多元化的道路,不但有筆記本電腦、手機、軟件、物流、金融、教育,還搞過媒體、足球,但是國際IT行業的一些巨頭,像微軟、IBM,走的都是專業化的路子,為什么托普要選擇多元化,而不是專業化?
宋如華: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才有可能專業化。美國GE公司也多元化,摩托羅拉公司也多元化,日本的三菱、松下、日立都是多元化的,除非像微軟有著自己強大的核心技術,才可以專業化。我們中國企業目前還不太具備核心技術。你看長虹搞專業化,電視機就下來了;而海爾多元化,電器就上去了,TCL也是如此。托普的多元化還有所不同,我們是圍繞IT的服務模式搞多元化。我認為這種管理型多元化是可以優勢互補的,我做了軟件,再去做硬件是通的,因為我這個客戶不僅需要軟件,還需要硬件。所以,對于中國相當多的企業,自己本身暫時無法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這種多元化發展之路對企業的快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英才》:托普設置的金融集團,也是贏利模式之一嗎?
宋如華:是的,我們有金融集團,主要是服務于集團內部,提供金融支持。比如我們銷售不采取直接銷售,我們的電腦很少在市場上看到,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產品實際是銷售給中小學,而不在市場擺攤設點。為此,農業銀行每年支持我們8億的受信,叫買方信貸。就是說農行提供錢,把這個電腦配給學校,學校平時通過教育,通過收費把錢又還給銀行,我認為這個模式很好。托普手機現在也是這樣運作的,大部分都是跟通信公司合起來,我們把手機給通信公司,通信公司把手機送給消費者,但是收取話費。
《英才》:為什么不直接銷售筆記本電腦和手機?
宋如華: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電器市場已經出現惡性競爭,這就是降價。我們這種增值服務不降價,避開了惡性競爭,這是托普最重要的特色,我們追求求異性經營,不隨大流。計算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叫兼容性,但是我們是追求求異性思維。所以整個托普利潤來源是在求異性指導下圍繞IT服務開展的。
《英才》:聽說托普一直沒有動用從資本市場上圈來的錢?
宋如華:沒有動用過,這是我們的一個決策。我一直堅持認為,股民的錢不能隨便用。說句實話,即使有一天要用這筆錢,我考慮的第一要素就是投資以后要盡快變現。
《英才》:托普現在攤子鋪得很大,讓人想起當年的史玉柱。很多人擔心你拿那么多錢去修那么多軟件園,資金支持夠不夠,光依靠銀行,依靠資本運作肯定是有風險的,如果資金鏈突然斷掉,托普就會出現危機,在這個意義上講,媒體的批評對你應該有某種提醒作用。
宋如華:我想托普和巨人完全不同。巨人大廈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一味求大,求高。其實建造巨人大廈是對的,史玉柱開始只打算修十幾層,但是有高人說你那個太矮了,最后加到72層,一個企業是無法承受72層的大樓。他那時候腦子是混亂的,而我的東部軟件園跟托普學院總共投資并不多,機械方面才3個億,而史玉柱僅僅地下就用了3個億。我們去年在上海銷售已經超過10億了,今年可以超過20億,我用兩三年時間,就可以把投資收回來。我做任何投資,首先是分析市場,永遠不會把市場忘掉。
《英才》:有人說你跟牟其中都是資本運作的高手,都會炒作概念,你自己怎么看?
宋如華:我和牟其中像不像我自己不知道,有可能鼻子長的像,但那是兩回事,你得承認牟其中玩資本運作很在行,還有外國的索洛斯,是資本運作的高手。資本運營是褒義詞,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的一個產物。大家都說我在搞資本運營,但問題是人們對中國資本運營有誤區,同時也被一些人搞亂了,包括牟其中。所以人們一說資本運營,就想起泡沫,甚至想起坐牢。大家都覺得資本運營是炒股票,圈地,就是倒買倒賣。我個人認為資本運營不過是所有經營活動當中的一種形式,而且不僅僅局限在資本市場,我們搞買方信貸就是典型的資本運營,把資本與產品結合起來,不直接賣產品。你看GE公司,下面就有一個專門的財務資本公司,這個公司實際上就是專門搞資本經營的,但是它總是跟著產品進行,比如GE生產的發動機,全部采取租賃方式,你知道我們托普也有一個租賃公司,因為以后的經營越來越要通過服務和特殊經營模式賺錢,而不是那種最簡單,最原始的經營方式。你看,電視機就是簡單的買賣,利潤很低,我相信他們是虧損的。
《英才》:你對這種買方信貸的銷售模式很欣賞?
宋如華:是的,我們搞買方信貸,搞租賃很穩健。但很多人不去認識這樣的形式,不去研究,反而用陳舊的方法來反駁托普的獨立思維。
《英才》:你覺得你有一天會陷入狂想,失去理智嗎?
宋如華:不會,你要知道,我是物理學的副教授,我的思維永遠都是理性占主導。
關于獨家財技
“我們以投資換市場”
《英才》:你們眾多的軟件園有多少開始全面利用了?
宋如華:目前真正開始利用的可能有12—13個,30個軟件園中有的是簽了協議,正在投資,有些正在修建,到明年底,將有30個左右的軟件園陸續建成!队⒉拧罚哼@些軟件園一般主要做什么?給人的感覺好像在于尋求系統服務項目,然后跟進。
宋如華:托普有這個特色,我認為中國成功的IT企業都是如此,比如用友、金蝶,因為中國財務要電算化,有了電算化才有財務軟件,電算化軟件要升級,現在就搞ERP,中國軟件只能走務實的道路,它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你先研究出一門核心技術,再擴充市場,到現在為止,好像我還沒有聽說誰成功。核心技術沒有那么簡單,有很多的氛圍,比如你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有沒有適合于搞核心技術的環境,有沒有那么多資金支撐搞核心技術。微軟公司每年研發費用30億美元,才有Windows占領市場。
《英才》:一些媒體說,對托普的某些軟件看不懂,甚至一些專家也說不知道這是什么軟件,比如M++build是什么軟件?
宋如華:是一個接口軟件,我們很多客戶有非常多的數據庫,使用很多不同的操作系統,因此,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不同數據庫環境下,就需要一個中間件。比如稅務總局,有省稅務局,下面有市稅務局,用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不太一樣,我們的這個軟件就起到一個轉換的作用,一點不神秘,但是它起了這么一個作用。
《英才》:在你投資的30個地區,哪幾個地區的關系搞的好?
宋如華:好談不上,因為我們的關系是建立在投資換市場的基礎之上,我其實很少建立深度的私人關系。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政府領導,會在我來投資的時候請我吃兩頓飯,他們支持托普的建設,這樣免去了很多的麻煩,而我們投資建設以后對當地經濟建設也有很大的拉動作用,幾乎所有有托普投資的地方,工業帶動作用是強烈的。
《英才》:地方政府給了托普多少系統性服務的項目?
宋如華:多少項目我沒有統計過,舉一個例子,比如在寧波,我們大概投資不到2000萬,但是托普在寧波的銷售收入每年超過了5000萬。沒有在寧波投資辦軟件園之前,我們也有辦事處,但銷售收入一年才500萬左右。因為投資,我們得到了寧波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信息化系統就是由托普來建設的。最近,淮南市把政府信息化系統給了我們,第一級工程有1500萬,加上后續總共將達到8000萬。南通市也是這樣,一個社保項目和一個信息化系統,他們是以市場換投資,我們是以投資換市場。
《英才》:聽說常州的軟件園基本在閑置狀態?而且把房子租出去了,搞起了房產生意?
宋如華:常州軟件園本來就是收購金獅股份,金獅股份原來停產了兩年,我們把它恢復起來的,既然是恢復,就有一個過程,實際上現在我們至少有將近300人在生產,每年大概可以生產20萬輛自行車,應該還比較飽和。當然,那么多房子修起來以后,不可能一下子都用完,肯定是有一個過程。至于你說的房產生意,主要是有人覺得我們的軟件園環境非常好,要求租用,我覺得這個無可厚非,投資可以,住房子也不是壞事,我順便搞一點副業也是可以的。
關于員工收入
“幾乎所有員工都有股份”
《英才》:這么多年過來了,托普是靠什么凝聚員工思想的?
宋如華: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這些年我一直要求管理層對員工一定要絕對真誠,不能對下面有任何的欺騙。早期,我們托普也是通過老總跟下面員工之間聊聊天,談談心,吃吃飯,喝喝酒,這也是凝聚員工辦法,但不是長久之計,最重要的應該是建立一套對員工忠誠的制度,給所有員工一個比較能發現自我價值的平臺。現代社會大家都非常關注經濟利益,但是在托普,這種利益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利益,它是一種事業的利益,就是在托普平臺當中可以發揮每個人的才能,絕大部分人在這里能夠找到自我價值。
《英才》:有沒有給員工設立職業生涯規劃?
宋如華:對員工,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他們的能力。我們的很多員工在工作一段時間,就會調換工作,很多人不理解,是不是老板不信任我,后來明白了這是鍛煉自身最好的辦法。其實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如果他在很多方面做了事情,就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人。另外,我們給員工提供很多的培訓機會,交流機會。一個員工在公司里面有三個需求:一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二是尋求發展平臺,發揮特長;三是整體的提升。我想,托普目前基本做到了這三點。
《英才》:你的員工有沒有期權和股份?
宋如華:我們幾乎所有的員工應該說都有股份,期權已經變成股權了,期權是一個期望值,股權變成正式的所有權,應該說所有的員工都有。但是基本條件是工作一年以后才考慮。
《英才》:員工的年收入是多少?
宋如華:都不一樣,同類企業當中托普適當偏高一點。
《英才》:其他方面呢,比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給員工辦理了嗎?
宋如華:都有。我們嚴格按照勞動部門的政策執行。
《英才》:托普花巨資搞IT技術教育,在全國辦了很多大學,你認為現在投資教育是追求社會效益呢,還是追求一種潛在的經濟效益?
宋如華:托普辦教育的出發點有兩個,我自己本身在學校教了10年書,將來如果有一天真的不想搞公司了,搞教育也可以。教育是一個不錯的終身職業,我覺得不會厭倦。但是對企業來講,不是根本,不是贏利點。主要是我在經營過程中,經常感受到,中國IT行業職業化的技術工人比較少,于是我就萌發了托普辦IT技術教育學院的想法,這個學院培養的學生正好與清華、北大、浙大這樣的學校培養的人才進行互補。不少人知道我們自己制造的汽車車門關不緊,水龍頭關不死,精密程度不夠。這些精密程度是沒有什么道理的,它就是一個工藝,也就是手上的功夫。改革開放以前,我們有八級技工,后來這些技校通通被弄掉了,工廠里面職工大學越來越少了,正規大學也沒有配套培養這類人。所以托普就是要培養一流的藍領工人。
關于富人生活
“我是個很單調的人”
《英才》:為什么創業初期的兩個合伙人都離開你了?
宋如華:早期,我們從學校出來,遇到的打擊太多太大。事實上,學院派出來從事純粹的企業經營,最大的障礙還是思想上的障礙,因為搞創業不是憑想像,不是遍地都是黃金,要吃很多苦,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赡芩麄儍蓚人在這方面的心理調整要差一些。
《英才》:怎么看待你的個人財富?
宋如華:早期我出來辦公司不是說為了要搞多大,只是想改善自己經濟窘迫的狀況。當時在學校覺得不是很舒服,雖然是副教授,每月只有140塊錢,獎金加起來一個月200元錢是最多的了。
《英才》:有錢以后是什么心態?
宋如華:應該說我是一個比較平和的人,我的心態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在家里,我和老婆是平等的,但是我對女兒有歉意。辦公司以前,我照顧她很多,但是辦公司以后,我幾乎沒有管了,欠她很多。所以我準備了一筆錢供她大學畢業,前不久把她送到美國去了,她現在是13歲,剛上初一。至于我個人,我覺得自己吃飯是沒有問題的,最差還可以去教書,不行也可以當農民,所以沒有想過依靠財富讓自己錦衣玉食。這個財富最終是社會的,誰也帶不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都是社會的。
《英才》:有錢了,是否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別人?
宋如華:我沒有,也不太愿意回答媒體這樣的問題。我身上沒有名牌,平時吃飯很簡單,今天中午他們給我打的飯,一點兒肉都沒有,都是素菜。原來坐飛機都是普通艙,最近才坐頭等艙,因為稍微寬松一點兒,可以休息一下,主要是人比以前胖了。不過,擁有財富有一個好處,可以幫助你做更多的事情,沒有錢做事情受到的局限性大。
《英才》:怎么看當代社會貧富之間的差距?
宋如華:我覺得貧富之間差距是個嚴重問題,比爾?蓋茨前不久遇到的麻煩也是財富差距帶來的麻煩。為什么公眾對他一下子有看法了,所以后來他成立了福利基金會,到處慷慨贊助。企業家考慮問題除了要發展以外,還要牢記回饋社會,縮小貧富差距。
《英才》:托普的稅收情況怎么樣?你個人去年交了多少稅?
宋如華:去年,托普在全國交稅達到1.7億元左右,我個人在發工資時,都會交納個人所得稅,前年分股分了200多萬,交了幾十萬的稅。
《英才》:TOP意味著巔峰,托普的遠景規劃是什么?
宋如華:未來的托普我是這樣想的,還是希望在IT增值服務發展,做到中國數一數二,做全球有影響的IT增值服務商。我們希望到2010年,達到2000億人民幣的銷售目標。
《英才》:中國現在有很多民營企業家,你最佩服誰?
宋如華:我覺得互相之間存在學習的地方,但是讓我佩服的人現在還沒有發現。
《英才》:托普還打算進入媒體嗎?
宋如華:原來是我們想辦一個IT類報紙,實際上我們現在還有一份IT雜志,但是綜合性的新聞類媒體我肯定不做了。如果國家政策允許,我會考慮把一份IT雜志做大,讓媒體和公司的產業相結合。
《英才》:一般情況下,民營企業家有錢以后,個人生活都比較浪漫一點兒,你的業余生活什么樣子?你妻子一直在美國,一個人在國內不孤獨嗎?
宋如華:我是個很單調的人,一點兒也不浪漫。我沒有特別的愛好,從來沒有打過高爾夫,摸過一次網球拍,前不久才開始打臺球,也不出去玩,情人就更沒有。
《英才》:你孝順嗎?
宋如華:孝順也談不上,我的父親77歲了,跟我姐姐住在一起。我非常感激我的父親,所以他的晚年比較愉快。姐姐和妹妹生活應該說相對比較穩定,不過她們都不在我的公司,妹夫在這邊承包食堂,我們都是承包制,跟別人都是一樣的,要競爭。姐夫在公司里待過幾個月,沒有干好,我把他開除了,現在自己做一點小事情。其實變化是有的,原來他們騎自行車,現在妹夫有輛桑塔納,姐夫有輛奧拓,是我給他買的。
獨立成篇
4000萬買教訓
《英才》: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你最刻骨銘心的錯誤是什么?
宋如華:如果從宏觀上來講,決策應該是不會發生錯誤的,我發生錯誤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沒有把事情搞清楚以前,就作出了決策,這種決策的失敗率很大。舉一個例子,托普曾經狂熱地呼喚國際化,其實我們連國際化怎么搞也不知道,我們引進了幾十位洋博士,這幫博士也不太了解中國的情況,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怎么樣,就是一個想法,托普公司發展壯大以后一定要國際化,但是后來證明由于我們對國際化的認識不深刻,什么叫國際化都不清楚,好像洋博士回來就是國際化了,結果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英才》:幾年以前,你曾經想做一個托普媒體集團,聽說你為此交了4000萬學費?
宋如華:對,道理一樣,這就是我們對媒體太不了解,然后聽朋友一說,宋老板你對這個感不感興趣?他說可以搞這個東西,我一聽不錯,可以搞,就決定搞,但是隔行如隔山,我的教訓慘重,F在看起來,托普成功的地方都在IT管理方面,比如說IT教育、IT物流、IT硬件,軟件不用說了。辦一個IT媒體可能可以,但是我們當時辦的是兩個綜合性的報紙,加上我們國家的媒體政策根本不適合民營資金參與,很多地方我們都不清楚,失敗當然不可避免。
獨立成篇
做事的底線很低
《英才》:你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好,那種貧窮狀況對你現在的經營思路,構成什么影響?
宋如華:因為生活在農村,與城市里的孩子比較差得多。我是1962年出生的,成長在“文化大革命”當中,1978年高中畢業,第一次沒有考上,1979年才考上。我覺得農村出來的人最大特點是造就了吃苦的習慣。你可能注意到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一批做企業的人,應該說成了大事的人當中,絕大部分是農村來的。這與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環境不是很規范有關,不像西方,生活環境很規范,管理制度體系規范,我們不規范,所以要突破很多東西,從生理和心理上戰勝很多困難。我的情況更加特殊一些,7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這一點對我后來影響很大。有句話叫窮人孩子早當家,沒有母親,孩子更要早當家了。我家只有我一個兒子,一個姐姐一個妹妹,應該說,我從小就承擔了家庭的責任。
家庭優越的人可能在遇到問題以后,很快就會考慮怎么退讓的問題?墒寝r村出來的人底線很低,大不了回去種田,正是這么一種思想,讓我們戰勝了很多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