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幫助學生就業工作出色”等因素,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登上2002年《商業周刊》全美商學院排名榜首
【本報綜合消息】兩年前,古特赫茲和許多學生一起成為了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MBA班中的一員,在所有人眼里,古特赫茲無異于進入了令所有人艷羨不已的鍍金之旅。然而,兩年過去了,結果卻出人意料。古特赫茲和她的同學們面臨著MBA最為貶值的一年:
即使是在排名前30的商學院中,今年也只有60%的MBA畢業生能夠找到工作,而且他們的薪金比起從前也是大大縮水。
在凱洛格管理學院515名畢業生中,92人直到今年春天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不過,他們都獲得了一對一的幫助,這些就業幫助不僅來自于職業介紹機構的官員,還來自于他們在大學中的教授,每位教授至少要照顧12位就業困難的學生。
凱洛格管理學院登上冠軍寶座
不過,這一切并沒有妨礙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在2002年《商業周刊》兩年一度的評選中登上冠軍的寶座。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它擊敗了從1994年就占據這一位置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而后者因其日益下滑的學生滿意度、用人單位的微詞以及銀行業和財政部門聘用者的興趣下降,在本次排名中落到了第五位。這是沃頓商學院自從《商業周刊》1988年開展這一排名以來獲得的最差名次。
奪得亞軍的芝加哥大學此次可說是收獲不小,它在歷次排行榜中的成績一向不太穩定,2000年時,它還僅僅名列第十。
和1992年《商業周刊》進行的排名相比,哈佛大學商學院第三位的排名保持了穩定,而且,它特別受到了來自用人單位的肯定,名列“招聘者評價”指標的第一位。在此之前六年,這項殊榮一直由沃頓商學院享有。
“學生院長想的頭等事是工作”
今年最讓人吃驚的變化是沃頓商學院從榜首跌落。在美國財政業面臨危機之時,招聘工作基本上也停止了。華爾街這個商學院學生就業的最大出口也被堵塞。更糟的是,學生抱怨就業辦公室完全沒有盡到職責,在畢業前3個月沒有一點指導。
和許多學校一樣,當他們的職業服務辦公室應該忙著引導和簽訂紛紛而至的工作合同時,沃頓商學院完全沒有預料到,今年招聘者卻遲遲沒有來。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名聲顯赫的商學院沒能吸引招聘者。在公司投票中,沃頓下滑到第3名。低就業率給名牌商學院當頭一棒。
所有這些要素告訴我們,今年的結果沒什么出人意料的。學生和院長頭腦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作,2002年的畢業生比起前幾年更難找到工作。很多畢業生一開始就在就業市場受挫:公司丑聞對就業市場的洗劫,下滑的經濟指數,和雇用的凍結時期。公司都擺出一副不要人手幫忙的架勢,去年秋的招聘高峰期,很多計劃招人的公司統統取消招聘。春季招聘的公司也寥寥無幾。MBA們這支年輕而且受過良好教育的隊伍成了美國增長最快的失業隊伍。
冠軍學院院長是“工作媒人”
這點解釋了凱洛格管理學院在沉寂了多年之后為什么重新回到了榜首。新院長迪帕克強調整個MBA的經歷,他對充滿活力的就業辦公室,治學嚴謹的教授和高素質的學生團體作出了肯定。
迪帕克2001年7月在擔任凱洛格學院院長期間做出了很多奇跡。在去年工作市場開始蕭條時,他很快找到以前教過的學生,催促他們給75名2001年畢業生找個臨時工作,因為他們的新工作被突然推后。
學生對迪帕克的贊揚不僅僅是“工作媒人”。他還會見了分散在世界上23個城市的145名招聘人員和上千名校友,并和大公司的14位總裁和CEO們單獨會見,同時他還兼任著3節市場營銷課和院長的職責。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學校的工作安置在《商業周刊》30名最優商學院排名中高居榜首。91%的學生在畢業后90天得到了雇用邀請函,83%的學生在拿到學位時就得到了雇用邀請函。這個數據不可輕視,要知道在過去2年里前30名最優商學院的平均就業率才80.6%。
據報道,前30名商學院的畢業生中等收入從兩年前的12.693萬美元降到11.97萬美元,包括月薪、簽約酬金和其他補助。1998年的MBA畢業生可以拿到11.142萬美元,相比之下,2002年的MBA畢業生收入下降了12.6%,在被調查的219家用人單位中,上兩年共雇用了11199名MBA,在1999年和2000年247家用人單位共雇用了15558名MBA。現在的MBA數量比10年前多出25%。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些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了。
相關鏈接
MBA熱為何“退燒”
從去年開始,美國就業市場對MBA新生的需求就已經開始萎縮。今年以來,美國幾乎各個地區都感受到就業形勢嚴峻帶來的沖擊波:在華盛頓大學,就要結束學業的130位MBA中,只有一半找到了工作,遠遠沒有達到校方原本希望的80%。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管理學院,好多MBA已打算到有“技術海岸”之稱的南加利福尼亞去碰碰運氣。有的甚至正考慮著在和平組織、國防部、獨立研究所或其他低薪政府部門甚至一些不贏利的組織機構去謀糊口營生。
MBA就業四大“引擎”相繼減速
MBA退燒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還是那句老話,時代不同了。90年代后期,MBA高就業機器的飛速運轉主要是依靠4大引擎——高科技產業、新興網絡業、投資銀行業和管理咨詢業。如今這幾大引擎卻相繼減速。首先是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暴跌,網絡泡沫瞬間破滅,也隨手把高科技產業拉下馬。
由于公司企業急著收緊腰帶,投資銀行業和管理咨詢業成為下一個犧牲品。隨著股市“熊”氣日濃,就業市場的頹勢也越來越重。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里,華爾街一直都是照亮MBA學子光明前途的巨型燈塔,現在卻是“電力”嚴重不足,受害最深的自然是證券經紀公司,被迫大規模裁員。接下來又是會計公司。由于“安然丑聞”的主角——美國5大會計公司之一的安達信涉嫌協助安然造假,并銷毀重要文件,這家擁有8.5萬員工的企業明星如今已淪落到沒有客戶敢問津的地步。隨著企業財務丑聞迅速蔓延,整個會計和咨詢業都受到牽連,無奈下只有精簡人員。而這個行業過去恰恰是MBA的最大聘主。MBA不可避免地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招聘單位“移情別戀”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MBA降溫”也有來自招聘單位內部的原因。就拿大名鼎鼎的美國麥金西管理咨詢公司來說,今年這家公司招收MBA員工的比例從1993年的61%降到了43%,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發現,以往來自法律、醫藥和其他專業的大學生也同樣能拿出優異的成績。另外,由美國眾多高學歷的首席執行官(CEO)掀起的一連串財務丑聞,也使MBA的作用受到一定的質疑。
公司用人出現新動向
由此引出的一個用人新動向是,今年美國公司企業選擇新人的角度已截然不同。在經濟繁榮時期,大公司們看中的MBA要有能力迅速擴大企業規模。現在,恰恰相反,他們需要的是可以快速提升生產效率,有效削減勞動成本的MBA。而“MBA+其他專業證書”或“MBA+工作經驗”則成為大公司不約而同的優先選擇。為了盡快打破攻讀MBA課程的學生不切實際的就業憧憬,今年美國很多商學院的畢業班都新增了一門課程,專教學生如何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中增強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