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美國泰科(Tyco)公司首席執行官丹尼斯·科茲洛夫斯基(Dennis Kozlowski)因受到逃稅調查,突然宣布辭職。此舉使得外界對這家擴張過度的巨型企業集團的懷疑驟然上升,該公司股價在消息公布當天暴跌27%。泰科會不會步安然公司的后塵?這個謎底也許不會拖得太久。
----6個月市值蒸發800億美元
----在過去10年間,泰科公司進行了數百次收購。在這個過程中,泰科的收入從1995年的50億美元猛增至2001年的360億美元;隨著股價的上漲,其股東的財富最高時曾達到1200億美元。泰科因此獲得了《商業周刊》和《財富》的無數美譽。但是,自從安然丑聞被揭開后,人們對那些主營業務龐雜、產品包羅萬象的大企業集團的利潤報表,紛紛提出了疑問。泰科公司也被懷疑在收購其他公司時,運用會計技巧令其利潤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實際水平。
----泰科公司業務龐雜,包括電器接頭、海底光纖電纜、ADT安全報警系統、醫療設備、閥門和管道,以及金融服務等。目前,泰科公司員工總數高達24萬人,全球分支機構有2000多個。2001年,泰科的營業收入為360億美元,利潤40億美元。
----自從泰科公司的會計報表遭到質疑后,其財務狀況急轉直下。4月25日,泰科公布截至2002年3月31日的第二財季中,公司虧損19億美元,并宣布裁員7100人。而一個季度前,該公司還宣布盈利11億美元,并稱能夠完成全年的利潤預期。
----業績的突然下滑,導致泰科股票暴跌,幾個月內市值蒸發800億美元。為了減輕債務壓力,泰科決定分拆其金融子公司CIT Group上市,并希望通過CIT的IPO,收回70億美元現金。去年,泰科為收購該公司花費了95億美元。
----有分析家指出,在通常狀態下,泰科這樣一家曾經位列美國20大公司之一的企業,不至于因CEO的逃稅丑聞,就陷入困境。但這家市值已跌去800億美元的公司現在顯然已經喪失了廣泛的信任。如果丑聞纏身的泰科公司分拆其金融子公司CIT Group的計劃落空,那么它將面臨立即償付近100億美元債務的局面。這與先前倒閉的安然公司有幾分相似——沒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巨額債務。
----幸運的是,科茲洛夫斯基的辭職并沒有影響泰科分拆CIT Group的計劃。6月1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了CIT Group分拆上市的申請。通過出售CIT Group的股權,泰科將獲得58億美元現金。但是,即便CIT Group順利上市,泰科也只是緩解了短期資金的不足,其長期債務壓力并沒有減少。據報道,泰科今明兩年到期的債務高達150億美元,而其總債務可能有270億美元之巨。泰科的前途難以預料。
----泰科購并擴張的教訓
----以“通過收購來實現增長”的激進策略而聞名的科茲洛夫斯基曾吹噓,他希望在2006年之前經營一個收入達1000億美元的企業王國,泰科的目標是通用電氣(GE)。這是促使泰科進行瘋狂收購的原因嗎?答案也許可以從華爾街日報的以下分析中獲得。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那些規模龐大的集團企業,似乎集團企業真的有助于提高股東價值。現在,應該重新審視這種模式。
----提倡集團企業模式的人士稱,集團企業可以通過創建內部資本市場來削減資金成本,并通過參與多個行業來分散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一個集團企業實現這些目標的能力取決于兩件事做得如何。第一是能否實現財務成本的有效管理,防止整體股東價值在市場行情出現變動時蒸發;第二是合理管理人力資源,做到人盡其才。
----遵循上述原則,巴菲特管理的Berkshire Hathaway能夠保證:即便該公司的經營業務涉及多個領域,但其所收購的目標肯定是不會帶來大筆債務且市場表現出眾的公司。這和泰科約270億美元的負債形成了鮮明對比。巴菲特的人力資源管理也很出名:他選擇經理時非常小心,但之后便放手讓他們經營。通用電氣通過類似的原則也取得了成功。通用電氣的收購速度(過去5年中平均每周收購2家公司)一直快于泰科,但前者現在依然備受業界推崇。
----相反,那些忽視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集團企業,或許能獲得一時成功,但最終會引發危機。這也是一些亞洲集團企業最終的命運。韓國的家族財團在20世紀90年代的金融危機中遭受了沉重打擊,日本的集團企業在該國持久的經濟低迷中也沒能有所作為。
----泰科收購了很多公司,卻沒有為股東創造可持久的價值。盡管泰科宣稱公司的基本面很好,但伴隨著股價的急速下滑,在令人陶醉的90年代創造的大部分股東價值已經化為烏有。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