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英
記得改革開放之初,新的經營形式剛剛出現,出現了娛樂業,進入舞廳、歌廳一類的場所光門票就要30—50元一張,在里面喝一杯可樂之類的飲料要10—20元左右(而當時一名正式教師的月工資頂多八、九十元),人們對此感到十分驚訝、為之咋舌,覺得不劃算、不值得,F今,大多數人對于這樣的消費不再驚奇、在意了。這昂貴的價格大概就是“體驗經濟
”所講的體驗的價值吧。它是與產品的實際理性價值相背離的。其價值是由體驗者的心情、感受來決定,體驗者認為花費那么多是值得的。
體驗將是增加經濟價值的新途徑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已有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有了余暇,也有了為自己的休閑娛樂消費的支付能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即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顯著。當我剛聽說休閑服裝時一開始很難接受,我們過去大多數人在任何時間、場合都是一套衣服,哪里聽說過什么睡衣、休閑服、正裝、宴會裝!國民經濟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這些都是奢談、妄想。而今時代不同了,這些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成了實實在在的消費現實。
美國的B·約瑟夫·派恩二世、詹姆斯·H·吉爾摩合著的《體驗經濟》這部書正為我們從理論上概括和勾勒了這種現象的發展過程和軌跡。我覺得我們的經濟生活中已經出現了“體驗經濟”的萌芽。至少“五一黃金周”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企業經營者如果較早意識到這一顯著變動,并對此做出有效反應,順應這種發展將會為企業創造新的經濟價值。
我國過去是短缺經濟,商品一進店即被搶購一空,市場處于需求旺盛狀態,產品供不應求,即賣方市場,生產什么人們就買什么。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產品極大豐富,人們的購買力也有了極大提高,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人們需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企業由生產導向型轉變為產品導向型,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繼而成為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的需求導向型,F今每一個著眼于未來長足發展的企業都在倡導“客戶中心論”、“客戶驅動論”,強調要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來開發產品,考慮市場,要真正體驗到客戶的感覺、心理。然而企業的經營者在不斷地嘗試改組、改進、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但低價競爭策略已不能再保持企業價值的增長和企業的盈利!扼w驗經濟》一書聲稱是為那些尋求增加企業價值之新途徑的人們撰寫的。
按照本書的觀點:把體驗視為一種獨特的經濟提供物提供了開啟未來經濟增長的鑰匙!耙坏┢髽I有意識地以服務作為舞臺,以商品作為道具來使消費者融入其中,這種種剛剛被命名的新產出———‘體驗’就出現了!
書中講了一個頗為有趣的在中國也頗有相似之處的逐步進入體驗經濟的故事:20世紀60年代,麗貝卡的媽媽過生日時,麗貝卡的奶奶親手烤制生日蛋糕,她購買價值0.1美元、0.2美元的蛋糕制作原料;20世紀80年代,麗貝卡過生日時,媽媽打電話給超市或當地的面包房訂生日蛋糕,這種訂制服務將花費10—20美元;21世紀初,麗貝卡的女兒過生日時,麗貝卡會把整個聚會交給“迪斯尼俱樂部”公司來舉辦。在一個舊式農場,麗貝卡的女兒和她的14個小朋友一起體驗了舊式的農家生活。麗貝卡為此付給公司一張146美元的支票。
從故事中可以看到,體驗型企業的市場定位是:“由我們來安排您的(部分)生活吧!”也讓我們看到從產品經濟到服務經濟再到體驗經濟的漸變過程。
提供光彩的體驗產品
但是任何一種經濟形態的發展都會或多或少會有錯位和負面影響。在這一點上,從服務經濟到體驗經濟轉變的過程也不例外。正如書中所言,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被稱為“體驗之都”,有關拉斯維加斯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是一種經過設計的體驗。然而,拉斯維加斯體驗也存在另一面:到處泛濫的毒品、色情夜總會等等。不幸的是,正如其他娛樂消遣一樣,這些負面的東西也都是體驗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上提及的這些體驗,雖然也是有吸引力并能使人記憶深刻,但是顯然是不光彩的。但是不能將倫理方面的強調放在商業是否應當轉變到提供體驗產品上。畢竟體驗的提供會給企業經濟增加更大的新價值,因而倫理方面的強調必須轉置于應該展示何種體驗之上。
由服務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轉變是靜悄悄的、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雖然如此,它已經吸引了企業的目光,一些經營者已經在無意識地、不自覺地順應了這種變化,從而使企業獲得了相對較大的發展和更多的盈利。
如果企業能夠自覺地有意識地展示光彩的、積極的、健康的具有吸引力的體驗,及時擁抱體驗經濟,那么企業競爭前景是光明的。
這本書對體驗經濟進行了細致、反復的描摹,使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無論如何,《體驗經濟》這本書是值得企業家和關注經濟發展的人們注意的。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