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鄭為
老板與企業家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中國不缺老板,但缺企業家,在民營經濟非常活躍的溫州,老板就更是多如牛毛了。他們創造了著名的“溫州模式”,但遺憾的是至今并沒有產生出一批在全國范圍內有分量的
企業家團體。南存輝—在溫州可是一個響口當口當的名字,有人說他是“溫州第一大老板”,而筆者要說,他是一個現代企業家,因為—柳市,非市乃鎮也。此鎮過去只是同中國絕大多數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一樣,靜靜地生息于古老中華的土地上。但現如今柳市可就不簡單了,這個只有46平方公里的小鎮,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基地,生產廠家達1000多家,產量和產值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電器之都”。在柳市甚至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在柳市看的是電器,聽到的是電器,一不小心吃到嘴里的沒準還是電器。
在柳市坐低壓電器頭把交椅的一家企業,名叫正泰,它的當家人就是人稱“溫州第一大老板”的南存輝。
革命:瞄準南氏家族
滄海桑田,世事如夢。20年前,南存輝還是柳市一個手藝不錯的小鞋匠,而20年后,他成了溫州乃至中國民營經濟的巨頭之一;15年前,正泰還是只有5萬元資產很原始的一個小作坊,而15年后,它成了資產數十億,即將上市的,而且絕對能代表“溫州模式”的一個企業典型。
南存輝被描述為“溫州最具現代企業家氣質的老板”。他的“現代企業家氣質”首先體現在對資本的“革命”上。
1991年,做低壓電器的南存輝手里已經有100萬的資本了,他通過與美國一個親戚合作成立了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并招入9位家族成員入股,將自己100萬股金所占的100%的股權一下稀釋到40%多。這時的正泰不僅是合資企業,而且還是不折不扣的家族企業。南存輝利用這些資本,開始正式走“科技興業,質量創牌”之路。正泰投資建標準化廠房,吸引八方人才,提高產品品質,擴大銷售渠道,到1994年,正泰資產已達5000萬元,南存輝的個人資產翻了20倍。
當正泰已成為溫州首屈一指的知名企業時,南存輝卻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要迅速做大,僅靠自身的利潤增長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需要新的發動機。他意識到應充分利用正泰這張“牌”,走兼并、聯合的資本擴張這條路。南存輝選擇企業的標準是:資產比較雄厚、產品有較好前途且還能為正泰“拾遺補缺”。這時正泰品牌的效益就出來了,先后有38家企業以各種形式加盟正泰,而南存輝的個人股權也被稀釋到了不足30%,這樣正泰集團正式成立。到1998年,正泰集團已初步形成了低壓電器、輸變電設備、儀器儀表、通信電器、汽車電器等產業格局,資產達8億元。這時的正泰再也不是一個家族企業,而是一個企業大家族。南存輝的個人資產已超過2億元。
盡管如此,正泰依然還是一個家族味很濃的企業,因為整個企業的核心權力依然集中在南氏家族手中。南存輝之所以能被稱為“現代企業家”,就是他這時開始革自己的命。
他又一次擴股!
這次擴股,吸引南存輝的已不是資本,而是關系到正泰能否持續發展,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知本”。南存輝在集團內推行股權配送制度,他要將最優良的資本配送給企業最優秀的人才。這就是正泰的“要素入股”——管理入股、技術入股、經營入股。以體現“知本”的價值。這樣正泰的股東一下增加到107人,使公司猛地冒出一大批百萬富翁。
對南氏家族股權的瓦解只是南存輝對家族革命的前奏。接下來,是產權制度改革——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不管你是大股東,還是小股東,如果按制度考核下來能力不行,就要“下課”;反之,不管是否股東,只要有能力就掌權。在產權制度的“革命”之后,集團又進行了股份化改造,建立健全了“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形成了三會制衡、三權并立機制,初步形成了以公司總部為投資中心,以專業總公司為利潤中心,以基層生產公司為成本中心的“母子公司管理體系”(即三維矩陣管理模式)。
正泰—一個現代企業從此誕生了。
清醒:正泰不敢言大
南存輝在溫州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當記者稱他“溫州第一大老板”時,他謙虛地笑笑,然后嚴肅地說:“我們不敢言大,大的概念是相對的。現在有些老板是比我們干得輕松,活得瀟灑,掙得錢也并不比我們少。但我們所要思考的除了企業效益之外,還要有社會效益。正泰雖然現在做的不錯,可這要看和誰比,把正泰放到國內、國際上與一些好企業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的。”
南存輝承認自己手下的一些經理們感覺還挺良好的。他意識到這種驕傲情緒是危險的,就在公開會上說“溫州都是小企業,正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向他們講起了去年2月17日在中南海,中國15位企業家向朱钅容基總理作匯報的情形:“第一個發言的謝企華(寶鋼)報了600億,第二個竺延風(一汽)報了700億,第三個中石油報了4000億,第7個張瑞敏(海爾)報了406億,最后是我,報了42億。我說我們還很小。”所以南存輝激勵他的手下,讓他們把腦子多用在如何把企業做大、做強上。
十分具有憂患意識的南存輝坦率地說:“正泰過去那種創業激情在衰退。”基于中國加入WTO的挑戰,他提出必須在正泰全面推行國際化、本土化、精品化這三大戰役,通過這“三大戰役”來實現一個技術創新,加強兩大經營力度,強化三項技術管理,建立四個質量服務體系。正泰就是要通過這5年的苦練內功,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專心地搞好產業布局,為迎接下一輪的競爭積蓄力量。
如今,最讓南存輝睡不著覺的一件事,也許就是正泰電器股份公司有望在年內上市。據說現在已通過了輔導期,正在排隊。正泰電器股份公司是正泰集團的一張“王牌”,它主要生產低壓電器,是正泰集團最核心的優質資產,南氏家族的股份也相對集中于此。南存輝自己也承認:此處的投資回報率很高。據記者了解,正泰的資產負債率僅有30%左右,而且并不是欠銀行的錢,而是零部件采購的應付款負債。按理說正泰并不缺錢,可為什么要上市呢?更何況中國股市已是一灘渾水……
對此,南存輝是有一番高見的。“從經營的角度上說,我們是不缺錢的;但從發展的角度上說,我們的錢還是遠遠不夠的。下一步我們要向高低壓、輸變電方向轉移,搞成套設備,這樣僅靠我們自己的錢和銀行的錢是不夠的。另外從競爭的角度說,我們就是要通過上市反過來逼自己規范,給自己加壓,就是要把自己推到一個沒有選擇的地位,讓各方面的壓力轉化成促使我們不停創新的動力。因為上市后就有一整套嚴格的財務監管來約束你,你的經營是透明的,你的各個方面都必須做到規范。況且正泰現在雖然投資回報率很高,但并不代表以后還會盈利很多,股市是把雙刃劍,傷不到別人就會傷到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做好,然后才可能通過上市來體現正泰的價值,來實現多贏——我們、股民、國家、社會都贏。”
企業大了有大的難處,南存輝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決策失誤。正泰雖然還沒有大的決策失誤,但小錯誤還是犯過的。前些年,正泰曾投資上太空水和水桶項目,結果虧了400多萬。不過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這點學費也值得,因為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不熟悉的不做;行業跨度太大,沒有優勢的不做;要多元化也是同心多元化。
人才觀
2001年12月26日晚,杭州之江飯店。浙江省學生聯合會“知名專家、企業家成才報告會”氣氛十分熱烈。有學生問南存輝:“如果有兩個大學生同時到正泰求職,其一理論功底扎實,屬一心苦讀圣賢書之類;另一專業知識并不出色,但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很強,你會選擇誰?”
南存輝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故事說造房的木匠伐木,專選又直又大的樹木,因為他要棟梁之材。而搞藝術的大師則對那些奇形怪狀的“歪脖子樹”情有獨鐘,因為那正是做木雕、根雕的理想材料。
另一故事講的是:畫家要畫一個人的光輝形象,可被畫的對象是一個少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條腿的人。很多畫匠都被難住了,卻有一個畫家靈機一動畫了一個持槍打靶的姿勢,令人拍案叫絕。
由此說明,人才是多種多樣的,社會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對于用人者,要盡可能用人之長,避其所短,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對于被用者,則要有種平常心態,正確認識自己,努力發揮優勢,才能做出成績。
做人:忍殘缺求完美
正泰的經理們常常把南存輝比喻成一所學校,以示敬仰之情。的確,南存輝是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人,他為人正直,做事果敢,強調創新和誠信。這不僅體現在他對事業執著的追求上,也反映在他做人的胸懷和品行上。
南存輝說他這一生有兩個人對他影響最大:父親和他的小學老師張慧芳。1974年,南存輝曾在柳市一小讀書,當時擔任他班主任的南下知青張慧芳老師的諄諄教誨,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存輝功成名就后,始終不忘母校和恩師。每年“教師節”他總會派公司的黨委、工會、團委到柳市一小和張老師家慰問。前不久,南存輝獲悉張慧芳老師身患重病,便親自將其安排到上海最好的醫院治療。隨后他又捐款20萬元為母校興建電教室,并以自己恩師張慧芳的名字命名。南存輝說:“中國人自古就講‘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這樣做就是一種回報、感激。我想通過此事來激發社會尊師重教的意識,讓老師們敬業愛崗;讓學生們努力學習,學有所成后回報老師。”
柳市是一個經濟相對發達但文化氛圍又相對薄弱的地方。南存輝意識到“企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也許對他來說自己最大的那塊奶酪不是財富,而是正泰的精英、骨干。所以柳市的文化氛圍是讓他一直耿耿于懷的一個問題。“一個地方文化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這個地方人的素質的高低。”最近他又一次慷慨解囊200萬元,以他父親的名義捐獻給了柳市的藏書樓,以加強柳市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采訪中記者曾問南存輝這樣一個問題: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一時間,口才極好的南存輝沉思著無以回答。陪同采訪的正泰宣傳部長廖毅說:“我倒有三句話,他是一個勤奮的人;一個務實的人;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記者聽后點頭稱是,可經過思考后的南存輝卻并不完全認同:“我覺得第一是尊重。這不僅是對人、對事、對朋友、對競爭對手、對知識、對人才的尊重,也是對現實、對客觀規律的尊重;第二是學習。這表現在不斷地學習別人的長處,永遠抱著謙虛的態度;第三是平和。這是指我的心態一直保持著平衡和平和,這點對做事很重要;最后就是創新。這表示要不停地否定自己,否定過去的成績,只有這樣人才能進步,企業才能發展。我總結就是八個字:尊重、學習、平和、創新。”
事業上風風火火的南存輝在生活上還是有許多遺憾的。他說:“古人常講‘修身、齊家、平天下’,而他自己是‘忠孝不能兩全’,是顧得了大家,顧不了小家。”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在南存輝女兒十歲那年,正泰搞了一個“元旦思想立交橋”的晚會。當時請了許多家屬上臺演講,而南存輝的女兒演講的題目卻是《我有一個壞爸爸》,她這樣說:“我早上還在睡覺,你就出門了;晚上我睡著了,你才回來。很長時間,你跟我講了幾句話,我都記得清楚……”
“后來很難見到我的女兒干脆給我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問了我很多問題,我答都答不了。”南存輝說著,一臉的酸楚。
沒有時間溝通的不僅是南的家人——南存輝的同事和朋友想和他交談也沒有時間。而除了這些遺憾之外,南存輝還必須面對種種的不理解。正泰在發展中也在不斷加強自身的改革,而改革勢必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比如正泰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在原材料采購中實行招投標制度,使一些多年的合作戶、一些老朋友,甚至南的親戚落了下來。他們有的說南存輝是玩大了丟了老朋友;有的干脆罵南存輝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對此,南存輝有自己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是會有一些遺憾和別人難以理解的。我想隨著企業各方面的完善和進步,這種情形以后會有所改變。但現在我們只能去忍受這些殘缺,來追求完美了。”
“溫州精神”
采訪中,記者提出請南存輝解釋一下“溫州現象”背后的成功因素,南存輝即興概括出四條經驗。
1、憂患意識。溫州東臨東海,北、西、南三面環山,過去交通不便,只有一條水路去上海。環境地域上的劣勢和人多地少造就了溫州人的生存危機;另外民營企業機制上的優勝劣汰,自我負責也使溫州人充滿了憂患意識。
2、尊重人才。溫州地區的文教基礎的長期滯后,使得溫州人的素質普遍不高。這就自然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注重學習的風氣,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發展。沒有人才,企業是無法做大的。目前,在溫州地區外來打工的人數已超過了100萬。
3、團隊精神。溫州人很容易抱團。在全國,你不論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有些地方甚至還有“溫州村”、“溫州街”。這也是劣勢群體自然形成的一種方式。因為靠一個人的能力做什么也是無法成功的。
4、敢于創新。這對一個企業來說就是靈魂。你除了敢于創新、善于創新之外,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成功的東西打破。我們認為經驗有可能成為負擔,企業大了有可能成為新一種危險。過去國有企業手腳都被捆著,你可以放開手腳,甩開膀子干;現在他們也松了綁,而中國入世后,“狼”又進來了,你還靠過去那些老做法、老方式、老經驗顯然已經是行不通了,所以必須創新——敢于打倒自己,否定過去,這樣的企業才能有發展。
南存輝簡歷
1963年生于溫州樂清縣;
1978年初中畢業后從事修鞋行當;
1984年創辦樂清縣求精開關廠;
1991年成立中美合資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
2000年在北京完成碩士研究生學業;
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中華全國工商聯常委,浙江省工商聯副會長,現任浙江正泰集團董事長、總裁。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