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面臨危機時,公關手段的介入,既為轉危為安,更為重塑信譽。“甜菊糖”案例從發生到發展。為今后危機公關個案的處理提供了怎樣的借鑒?
“風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危機的發生,無可諱言,時常帶有—定的突然性、可它卻真實地反映了企業在處理與公眾關系時、利益價值趨向度的嚴重失衡。從公共關系角度而言,就是說企業缺乏一種危機中“胳膊肘向外即指公眾拐”的公關意識,更缺少危機
發生后,對公眾的坦誠感和對事態處理的從容感。這樣一來、不可避免會造成企業與公眾在利益的交流傳播時產生一系列矛盾和糾紛。處理得不當,或者說企業毫無對突發事件的預防準備、必然會導致企業措手不及,陷入與公眾為敵的尷尬境地;相反,如果企業以危機為契機,抓住危機并從中找尋生機,危機就會變為企業的—個轉折點,并為企業建立富有競爭力的聲譽、樹立企業的形象和處理企業的重大問題創造了機會。到那時,企業不僅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而且還會變壞事為好事,因禍而得福、無形中更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今天,如果“甜菊糖事件”能積極運作和成功處理,就會形象地再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公關新境界,也為日后危機公關的個案處理提供了現實的啟示。具體到“甜菊糖”事件的處理,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行動勝過言辭”。當危機發生后,最有效控制事態發展的做法,就是迅速、客觀且全面地查明事實真相,開誠布公地公之于眾,然后傾聽公眾與有關部門的意見。
眾所周知,在整個國家普遍強調企業應多些社會責任感的宏觀大氣候中,儀有言辭的承諾,而無實際行動的公司,己被看作是敷衍社會,漠視公眾,只能招致社會公眾的嘲諷和懷疑。而鞏固企業形象、重塑企業信譽的一個關鍵,就是在危機發生時做出向社會、向公眾負責的行為表征。這樣做的目的、并非試圖編出一篇故事,以掩蓋不良行為,而是要使企業乃至整個業界都意識到調整自身行為的必要,從而讓行動來說話。
二、邀請或協助公正性、權威性機構如技監部門、媒界等幫助解決危機,是企業控制事態發展、轉危為安的關鍵所在。
危機的爆發,使得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度和忠實感降至最低,而企業在這個時候的任何—個微小閃失,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產生不堪設想的后果。因之,如何在事發后既能果斷控制事態,消除不良后果,又能贏得轉機,重新樹立信譽,就成為危機個案的公關處理進程中尤為重要的環節。誠如這則案例所展現的,在媒界調查投訴真實性,技術監督部門查驗取證的過程中。相關企業所給予的充分合作和積極配合的做法,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借助于權威性部門處理企業危機,更能幫助企業拉近與公眾本已疏遠的距離,從而向外界更好地傳播企業“解決危機,以誠為本”的摯理。
三、“誠實是最好的方法”。在危機處理尾聲,通過媒界向社會公開真相,是取信于民,轉危為安的最佳公關手段。“誠實是最好的方法。”企業一旦出現了危機,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積極化解,這樣公眾就會重新信任企業。要知道,“取信于民,維護形象”最關鍵的,還要做到“善始善終”。
安知福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