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廈地下一層的餐廳,我們一邊往嘴里扒飯,一邊觀賞著這棟寫字樓里最近突然冒出來的大批量美眉。一位朋友油然感慨道:"姑娘們都出來工作了,看來經濟真的不景氣了。"這位仁兄理所當然地遭到譴責,拿動人的姑娘們開這種玩笑是不可原諒的。但說實話,至少在粗魯的男人眼中,她們仍然是幸運兒,在不景氣的經濟形勢,她們依然能在寫字樓里找到體面工作。
3月初,以"反微軟斗士"聞名的美國Sun公司CEO斯科特.麥克尼利選擇第三次來到北京作為他慶祝Sun公司成立20周年活動的重要部分,他一遍遍地說:"我在中國有一個春秋大夢"。這個擅長辱罵從微軟到IBM所有競爭對手的哈佛畢業生,信心百倍地宣稱他的公司近5年來保持年40%以上的高速增長,500名中國公司雇員各個都是精英。但我的一個在SUN公司工作的朋友卻愁眉不展,股票被套損失一輛帕薩特不說,從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的這個財年已經過去了三個季度,銷售額只完成了同期計劃的一半,生意比2001年大幅下滑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了。賣不出東西去接下來的結果也不言而喻:裁員。
裁員的消息從1年多前就已經傳來了。從遍布全球的.com公司傳染到電信運營商,再到加州硅谷和北歐雪地里的IT和電信設備制造商,然后是華爾街上的投資銀行。知識英雄們在流血,新老明星企業也在前所未有的巨額虧損和破產陰影中掙扎。爭當裁員節流冠軍的不僅是那些歐美跨國公司,日本企業也被迫取消了他們引以為豪的終身雇傭制度。
經濟衰退并不可怕,對資本主義來說,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災難。可怕的是,美國經濟已經前所未有地保持了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此次自2000年底陷入衰退以來,經濟學家屢屢出言鼓舞人心,也屢屢灰頭土臉地矯正自己的樂觀估計。到安然、凱馬特等一系列大公司破產之后,美國的經濟學家們才承認,盡管最近一段時間美經濟已出現一系列令人鼓舞的復蘇跡象,但美國制造業卻繼續衰退,就業也持續性下降。惡訊頻傳無疑將再給美國經濟以沉重打擊,并將阻礙美經濟復蘇進程。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尤其對財富效應起著重要作用的美國,金融市場、宏觀的經濟表現、微觀的企業活力,都同消費信心有著緊密關系。受美國近期企業破產消息接踵而至和股票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一向被稱為美國經濟冷暖風向標的消費者信心指數2月份也出現近五個月來的首次下滑。密歇根大學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2月消費信心指數從1月的93下降到90.9。顯然,安然事件使人們對公司財務報表失去信心,缺乏信心又使許多公司得不到貸款,最終導致更多公司倒閉。而美國的銀行家們也變得謹慎和悲觀起來,鑒于安然事件使摩根大通銀行和花旗集團在該公司幾十億美元的貸款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目前許多銀行都在設法減少風險--過去如果一家公司無力償還,銀行都有一段時間放松貸款契約,或者暫時不采取嚴厲措施,但現沒有人再敢于以身涉險。
對于剛剛嘗到全球化甜頭的中國,美國式的消費經濟也正在成為擴大內需帶動增長的模板。就在所有的人都在為中國這個新的投資天堂高唱贊歌的時候,高尚寫字樓里高人一等的白領、金領們卻驀地發現,失業這個殘酷的字眼在降臨到外國同行和國有企業工人頭上之后,也不可避免地籠罩了自己。
過去的1年里,中國的商務精英們初步經受了全球化的洗禮。全球化到底是零和效應還是正和效應,抑或是負和效應,全球化主義者和反全球化主義者爭執不休,但在入關這個問題上,中國的白領普遍報以掌聲--那意味著更多更體面的工作機會、更便宜的高檔消費品,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以及更開放的生存環境。即使在摩托羅拉和第一波士頓銀行大規模裁員的時候,它們的中國公司卻在不斷擴大規模,新的跨國公司也爭相涌入,按照美國《新聞周刊》的說法,誰都想來中國。在熱鬧的氣氛中,對就業形勢的擔憂更像杞人憂天,沒有人去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月中旬,安達信突然之間面臨滅頂之災,去年年底安達信在中國招收了350名大學畢業生,成了最新的一批全球化犧牲品。沒錯,中國這塊新的熱土充滿了機會,但正如絕大部分跨國公司在中國沒有獲得贏利一樣,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會并不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至少在很多情形下并非如此。
對中國來說,全球化程度越深,對世界經濟體系的依附就越深。以制造業、出口導向和對外資依賴為主要特征的亞洲外向型發展模式,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弊端畢現。試想一下,一旦歐美等產品銷售地出現經濟危機,或者資金鏈出現斷裂或轉移,我們曾經在海南和北海看到的爛尾現象將不可避免地重演。到那個時候,任你美若天仙或威猛撩人也無濟于事。這個世界上,資本是最不可靠的。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