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適合市場需求、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創新都是價值的來源。管理的價值創造就來自于此。
管理的賺錢之道
李新春
管理手談
做企業管理者,大致離不開個錢字。自從我國改革開放開道德之禁,賺錢的概念本身就不再有邪惡之義。正當或合法之賺錢乃同時為社會繁榮作貢獻也。因此,不少拋棄國家鐵飯碗而下海經商致富者,成為社會之精英,受世人所仰慕。國內紛紛給他們冠名:企業家、大老板、經理人。這里不想討論這些概念,一律稱他們為“管理者”。管理者,乃以經營管理為業而賺錢者。賺錢,為了個人,為了企業,也為了社會。
曾在香港大學任教多年的里丁(Redding)教授是一位研究海外華人企業家的著名學者。他曾調查了來自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72位華人企業主或高層經理,對于為什么華人喜愛自己創業的問題,一個簡單的回答是:除了自己做企業是一份事業而不是打工外(這樣可以不受制于人),主要的想法就是賺錢。做企業一年所賺的錢可能是他為別人打工一輩子所能獲得的工資收入的總和。這恐怕是自己做企業最吸引人的地方了。經營管理的賺錢之道何在呢?這確實是令人困惑的問題。
臺灣一位管理學者把管理的賺錢之道簡單地歸結為幾個英文的縮寫字母:G(政府)—O(機會)—P(價格)—V(價值)—C(成本)。或者說,管理實際上可以賺政府、機會、價格、成本與價值的錢。賺政府與機會的錢總有“鉆營”之意,甚至可能有不法的成分,但作為企業家或管理者,對于政府的政策法規以及市場機會的把握則決非是無關宏旨的事。一些大企業或跨國公司對于本國甚至全球政治和貿易的發展保持高度的關注并及時作出反應,是這些企業生存發展的道理之一。而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講的企業管理主要的內容則是指對成本、價格和價值的管理。從理論上來說,把這幾個要素管好了,企業就應當是賺錢的,剩下就要看運氣了。
首先,成本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在一定的質量下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是企業最基本的經濟意義,因為這將帶來資源的節約,是產生利潤的源泉。成本概念是和質量效率直接相關的概念,沒有質量效率的成本節約是沒有意義的。其次,價格是企業在競爭中最常使用的一個戰術性工具。因為價格對于銷售非常敏感,適當的價格策略可以促進銷售,打擊競爭者。成本和價值在企業管理中都可以算是“內功”,最終通過價格手段表現出來。相比之下,價值是管理追求的較高水平的內功。舉一個例子,大家可能就很清楚什么是通過管理創造“價值”。假設我們要做一個清潔公司。我們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做法,最簡單的做法是定位在做家政服務的清潔衛生,租一間辦公室,一兩部電話,在居民信箱里投放小廣告,告訴居民有這樣一間公司為家庭做清潔服務,派出的每位工人每小時費用10元以及公司的電話、地址等等。可這樣的公司每個人似乎都能做,扣除工人工資,你幾乎賺不了什么錢。從創造價值的角度看則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從市場細分或定位上,如果你有能力,定位越高,附加值也就越大。假如你有條件可以給比如高級寫字樓、醫院甚至核電站等做清潔保養,其每小時的收入就可能達到50元、100元甚至1000元。當然,你必須有專門的設備、清潔劑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與管理。于是,通過研究專門的清潔設備和手段包括工作流程,你就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使得單位時間每人所創造的利潤大大提高;你可以通過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化技能,可以通過很好的組織分工和控制提高效率;最后,你還可以將你的高級員工定位為清潔管理和營銷人員,他們都成為銷售經理和項目經理,主要任務是聯系項目、管理項目并培訓員工,從而穩定人才隊伍,使得公司有持續擴張的力量。出色的管理者最后有機會成為公司的合伙人或股東,把他們的經營管理能力變成公司的能力的一部分。這些都是價值提升的過程。大家看,做一個企業有著多么豐富的價值提升點,每一個適合市場需求、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創新都是價值的來源。管理的價值創造就來自于此。
還必須指出的是,企業賺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系。要明白的是,做企業不僅僅是為老板賺錢,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要賺錢,政府要收稅和解決當地就業問題,提供貸款的銀行要賺錢,如果是上市公司,股民也要賺錢,而這些賺錢的愿望都只能通過為市場提供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來實現。同時,市場上還存在著許許多多像你這樣想自己做來賺錢的企業,大家都在競爭。因此,做老板至少有兩種基本的做法:一種老板就想著自己如何賺錢,別人盡可能少分點。這種管理思想大致會將企業這個“餡兒餅”越做越小。另一種做法則是如果你員工能給我賺10萬元,我給你1萬元也是值得的。因此,所謂做老板是給自己做是錯誤的說法,打工者才是自己給自己做。此外,在做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如何處理利益分配上也存在兩種賺錢方式,于是在價格———成本上就有不同的做法:一種賺錢的方法是讓消費者盡可能少得些利益,好的管理是使企業和消費者同時受益,如降低成本而保持或提高質量,這樣價格降低,企業利潤提高,消費者支出費用降低,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雙贏策略”。相反的策略可能是,我價格不降低,但質量降低或者采用低劣的原材料等方式,將收益轉移到自己一方。這其實是把別人包括消費者當“傻瓜”的做法,一次性交易(買賣)是可能的,要做長久生意這就是下策了。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自己多賺錢,就必須讓別人多得益,這些做人的道理都是具有最深刻含義的管理原則。其實,經營管理也就這么簡單,為別人服務和賺錢,別人就會為你賺錢;一心想著賺別人的錢而不愿付出,最終你得到的錢也會丟失干凈。(作者系德國洪堡大學企業經濟博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本版責任編輯:劉玉梅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