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群
近來,多家媒體報道,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非常緊缺。深圳、上海等地的碩士“身價”已不敵高級鉗工。許多企業反映,每年到外地招聘高級技工,如同去“搶”一樣,但還是挖不到,“招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工太難了!”
據悉,青島某塑料制品公司急需一名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級模具技工,曾在招聘會上開出年薪16萬元的天價,但仍未覓得理想人才。
我國勞動力資源雖豐富,但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整體素質并不高。在7000萬技術工人中,高級工僅占3.5%,技術工人結構呈典型的金字塔形,與發達國家高級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遠。而且,目前高級技工人才的培養速度不僅沒有加快,甚至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如蘇州市目前年均培養高級工2000人左右,年均考評出技師不足50人,高級技師培養幾乎處于停頓狀態,與年均需要培養高級工5280人、技師970人、高級技師80余人的目標相差甚遠。更為嚴重的是,高級技師不僅數量少,而且年齡偏大,技師、高級技師平均年齡均在52歲以上。
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隨著國際資本的大量涌入,我國將成為世界制造中心,技能型高級人才將是人才需求中的重點之一。面對高級技工人才已然出現的斷層現象,面對勞動力市場已經發出的警告,除了培訓教育市場的迅速跟進外,作為需求高級技能人才最直接的對象———企業該做些什么呢?
首先,用人單位應改變原有的用人機制。在一個以學歷、文憑決定人的身份、地位的社會,無論你把技術工作說得多重要,把職業教育培訓提得怎么高,也無濟于事。目前,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所開列的學歷條件節節提升,從專科、本科直至碩士,而高校的擴招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這股“惟學歷風”。如此“大環境”下,學生及其家長即使已認識到職業技能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但在適齡期教育選擇上依舊是學歷優先“沒商量”。因此,企業為自身利益考慮,應在用人機制上向技術人才傾斜。要改變過去那種對人才只看學歷的觀念。選用人才時,首先要看他在單位能干什么,能為單位創造什么價值。
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美國《華郵報》刊登了3655條人才招聘廣告,其中79%只字未提對畢業學校、學歷的要求,僅要求提供專業資格證書。從最后的招聘結果看,只有6%的崗位對人才要求有本科學歷,2%要求有研究生學歷。假如我國的企業在選聘人才時也能做到“按需設置標準”,那將對整個社會的觀念產生重大影響。
其次,應注重對員工的培訓。面對難覓高級技能人才的現狀,企業一味以高薪吸引所需的高級技工,雖有可能解決一時之需,但絕非長遠之策。
解決高級工緊缺的根本之舉,在于培訓一大批崗位技能強的技術人才。這其中當然需要技校、職校輸送青年技工,但高級技工的成長不僅僅需要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職校畢業的學生理論基礎較好,但畢竟缺乏工作經驗,這就需要企業為其提供機會。
現在很多企業的技工都在流水線上工作,其技能要求單一,技、職校畢業生感覺學不到東西,紛紛跳槽。對此,企業應有計劃地對技工進行輪崗和定期培訓。定期培訓,不僅僅是對青年技工而言,對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技工同樣很重要,只是針對不同的對象,針對性應有所不同而已。對于工作經歷較長的技工,應注重對其培訓新的理論。事實上,現在社會培訓機構發展較快,企業完全可與這些培訓機構聯系,讓員工定期充電。
有些企業擔心技工培訓后,翅膀硬了會跳槽。但一項調查顯示,求職者在選擇用人單位時,在同等條件下,一般均選擇有培訓機會的企業。員工已把培訓看成是單位提供的福利之一。
另外,企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必不可少。雖然由于高級工緊缺,深圳、上海等地的高級鉗工月薪已高于碩士生月薪,但這畢竟屬于個別現象。雖然勞動保障部門有關文件規定,高級工的工資待遇可相當于本科生的工資待遇,技師的工資待遇可以比照工程師,高級技師的工資待遇可以比照高級工程師,但在大多數企業里,由于存在著“藍領”和“白領”的等級觀念,技工與管理人員的薪酬相差很大,這就決定性地影響著“藍領”們,特別是那些以后可能成為高級“藍領”的技工的積極性。為了謀求高薪,他們勢必急于改變自己的工人身份。
因此,一個長遠發展的企業應具備這樣的意識并付諸于實踐:一個技術工人,即使沒有大學文憑,如果他在自己所干的崗位上很出色,能為企業創造較多的效益,又是企業所需要的,就給他發高薪。
《市場報》(2002年03月07日第五版)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