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歲,已擁有4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的吳一堅對這句話有著比常人更深刻的感受。吳一堅正是在苦難中顛顛搖搖,搖出了3億元的最初資產。
吳一堅1960年12月10日出生在西安紡織城職工醫院。剛滿月就被接到山西省永濟縣西太平村奶奶家扶養。奶奶家給他留下的印象是石榴樹下拴著的一只母羊,奶奶管它叫“羊媽媽”,他只要一看見那只羊,便高興地直喊“羊媽媽”,他就是喝羊奶長大的。滿三周歲他 又被送回西安父母的身邊。他再次回到老家是1967年的暑假,他爺爺因出身地主已被批斗折磨致死,雖說當時天氣炎熱,可他分明感受到陣陣刺骨的寒意。然而,家庭的變故并沒有終止,接著他的父親——西安市灞橋區的一名普通干部,又受到沖擊,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抓了起來,關在一間黑屋子里,屋門口有人站崗守衛,好像一座臨時監獄。年幼的吳一堅尾隨著母親去探望,母親挎著一個大籃子,里面裝著香噴噴的令人發饞的花卷饃和一雙鞋子,鞋子被退了出來,說是用不上,而花卷饃則被留在了黑屋子里。這些童年的苦難經歷,使吳一堅時刻為親人,進而推到為他人牽腸掛肚,正是這一系列潛意識構成了他的“平民情結”。
吳一堅當過兵,做過工廠里的普通工人,1984年他毅然辭去西安一家工廠的工作,懷揣600元人民幣只身到廣州打工。1985年離開廣州,來到海南發展,成為海南的第一批弄潮兒。
經過周密的調查,他著手籌建一座大型的電子工廠。而在當時,很多人無法想象他和他的助手們如何去干一件令省一級政府領導重視的大事:建一座年產20萬臺電視機的公司。吳一堅這個27歲的北方小伙子搞這樣大的工程被認為不是騙子也是神經有毛病。然而,這正是吳一堅不同于他人之處。他了解當時整個中國市場電視機的緊俏和海南剛剛起步的特點。他認為一個人要善于了解周圍的一切,這樣才能調動周圍的一切有利因素,用100元錢去賺1元錢,叫賺錢,用1元錢去賺100元錢也叫賺錢,但這兩種賺錢的內含是截然不同的。經營,就要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投入換來高速度與高效益。于是,他以“經營25年之后,廠房設備拱手讓出”的方式圈地,又以“預交3%質量保證金”的方式將廠房建設工程承包出去,以“生產以后80%的電子原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給”的許諾,令其先投資。
為了聯系全國大電子經銷商,他親自出馬,幾乎是一天24小時都在趕車談判,包括了買一瓶汽水、一塊面包了事,到了晚上商店關門,他就只好餓肚子,常常餓得沒辦法了,只好拼命喝水。有幾次,皮鞋跑開了幫,但因時間倉促,他用鞋帶一綁竟又湊和了一個禮拜。上帝垂青于真誠的人,全國各大電子經銷企業被吳一堅的真誠和執著所感動,紛紛交足預訂款,提前預訂10個月以后的產品,求人的事就這樣變成了被人求的事。
外部環境理順以后,吳一堅一頭扎進了工地。工資未能及時支付時,工人們怠工,他一個個地去解釋,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發給工人。身上沒有了錢便沒辦法吃飯,只好每天蒸點米飯充饑,一連十多天沒吃菜,工人們知道后,許多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吳一堅的真誠,使工人們與他同甘苦共患難,終于以超常的速度建成了一座大型的工廠。
那年春節前,工廠的170萬元貨發出以后對方未能按合同及時結算,而公司的職員們全都準備拿了錢回家過年,吳一堅為了職員們能過好年,到朋友處借,取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及時地發給職員。臘月27日,職工們都走完了,他卻不能回去,當時他的身上只剩下50元錢,這50元錢要度過15個日日夜夜,而他的困難他又不能告訴家人,害怕給他們增添不必要的擔憂。為了節省,他買了100個饅頭,整整吃了十五天,放假歸來的工人們見到他時,以為他得了病。
第一批電視就這樣在海南這塊炙熱的孤島上“搖”出來了。時間滿打滿算只有10個月。投產后,公司資產由他懷揣的600元變成了3億元(包括地價)。
而對3億元的資產,有人只欣羨吳一堅發了大財,但其間的艱難有誰能知道?
吳一堅常說:“我是用自己的經歷悟出了這個道理:苦難能使人學到許多有用的東西,得到真正的鍛煉,人往往在越困難的時候意志越堅強,奮斗的目標也越清晰。而人生的機遇,就是在自己的苦苦奮斗中爭取來的。一個創業者大凡在起步階段,都需要從最簡單的工作做起,甚至當搬運工,打個比喻,人就好像那成堆的濕煤,磨難就像那搖籃,顛顛搖搖才能成煤球兒,才能燃燒。”這也許就是吳一堅能在千百萬下海趕潮人中成為佼佼者的原因吧。
辛疆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