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歷史,可以預測未來。通過對歷史上幾次相似底部情況的對比分析,可以使我們對目前市場趨勢做出一個較為客觀、正確的分析與判斷,這不但十分必要,更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首先,底部區域政策環境的對比分析。歷史上有多次次重大行情是與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列舉以下三次進行比較分析。第一次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充分肯定了深圳的做法和股票的作用,在“春天的故事”激發下,人們對改革開放的美景無比憧憬,由此引發了地產等股票的大幅上漲,并帶動上證指數從307點一路上漲到1429點,從而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井噴行情;第二次是1999年人民日報發表了《堅定信心,規范發展》的社論,極大地鼓舞了市場做多信心,大盤也由此展開了一輪跨世紀的大牛市,上海股指從1047點穩步上漲到2001年6月1日的2245點,漲幅高達114%!第三次是2003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雖然市場反映強烈,但上漲幅度極為有限,隨后便展開了大幅調整。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發現本次出臺的政策意義最為重大,但市場反映最為平淡。前兩次政策帶有明顯的短期“救市跡象”,對于推進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長期指導意義并不明確。但這次《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其意義遠遠大于前兩次,最明顯的標志是本次是由國務院發布的,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其意義不言而喻。同時,該《意見》是在系統總結了中國證券市場長期遺留問題的基礎之上,對于如何完善有關制度,保證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做了較為系統、全面的闡述。可以肯定的說,本次政策對市場的積極意義還遠遠沒有體現出來,將來市場勢必會有一個充分體現的過程。并且,自《九條意見》出臺之后,市場就一直期盼有關細則出臺,表面看確實沒有出臺相關實施細則,由此使得一些市場人士感到失望。但仔細看看今年以來尤其是《九條意見》出臺后市場的變化,我們就會驚喜的發現,《九條意見》在一些具體領域已經開始實施。最為明顯的是關于大力培育以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指導精神在3、4月份得到了全面貫徹執行。3、4月份開放式基金的發行速度、規模都創出了歷史最好水平,單是開放式基金首發規模就突破了1000億!由此我們可以感覺到管理層對市場的支持和呵護態度是多么的強烈!即使由于部分行業出現投資過熱,4月份管理層相繼出臺了系列較為嚴厲的抑制措施,對地產、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實施打擊,但對于證券市場卻是只字未提,這在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因為歷史上的幾次打擊經濟過熱,往往把地產和證券放在首位,而這一次卻截然不同。這充分說明管理層對市場現狀的認可和支持,也為證券市場的長期走好創造了難得的政策環境,對此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和認識。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我們發現目前證券市場所處的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利,這是我國證券市場長期走好的基礎。這提示我們在具體投資中不要因為短期政策的變化和股指波動而對政策環境產生懷疑,甚至懷疑長期向好的趨勢。經過本次調整后,證券市場將面臨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投資良機。
其次,政策出臺時市場點位比較分析。判斷利好政策出臺后能否形成重要底部,不但要看利好政策的力度,還要看政策出臺時的市場所處的相對點位,只有在相對低位出臺的重大利好政策才可能產生重要底部。通過比較歷史上幾次重要底部的形成過程,我們發現,凡是政策利好出臺后形成重大底部的點位都屬于相對偏低的區域,這是一個共性。1992年利好政策出臺時,正趕上滬市剛剛開業,點位很低。1994年8月1日公布“三大救市政策”后市場之所以形成重要底部,滬市由325點一直上漲到1052點,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前的滬市從1558點持續跌到了325點,調整時間長達2年半,點位處在相對低位。本次政策出臺前,滬市已經從2001年6月份進行了長達2年半的持續調整,點位由2245點最低下跌到1307點,絕對點位也處在相對底部區域。
通過以上歷史性的比較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一個重要低位區域出臺有史以來最為積極、重大、系統的政策利好,勢必會為中國證券市場再次走好奠定政策基礎。雖然目前調整尚未結束,但本次調整不是熊市的開始,而是新一輪波瀾壯闊大牛市底部構筑的開端,相信經過本次調整后,中國的證券市場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