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及時雨 > 權威機構、專家每日看大盤 > 正文
 
方正證券呂小萍:雙向擴容營造牛市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04日 06:25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方正證券 呂小萍

  近期市場活躍度明顯提高,從成交量的對比分析上來看,以1月19日為分水嶺,此前的滬市交易量停滯在40--60億元的日均成交量水平上,而深市的成交量則在30--40億元的日均成交量水平上。而在此后,成交量逐步攀升,滬市日成交量基本上穩定在150億元左右,深市雖然相對較少,但也能夠穩定在100億元左右的水平。這樣的成交量水平除了原先滯留場
美妙時光產權酒店 紫光臺式電腦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內的資金增強操作頻率,更為重要的肯定是新增資金的入市帶動。

  入市資金大擴容

  不僅僅近期已經有新增資金入市,從今年股市的整體運行環境分析,入市資金將大擴容已經是各方共識。具體分析,入市資金的主體部分包括:券商、QFII、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其他市場回流資金等。

  1、券商從近期的盤面上來看,券商重倉股已經有集結成群、強勢運作的跡象。以南方匯通為代表的券商重倉股的漲幅已經相當客觀,其背后運作的資金實力不可小視。消息面上,券商發債已經拉開序幕,長期融資問題有望得到緩解,而《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已經頒布,券商集合理財管理細則也將出臺,這將極大地促進證券公司委托理財業務、集合理財業務的開展,這也就意味著不僅僅券商的自有資金入市,其客戶的資金也將源源不斷的入市。

  2、QFII截至去年11月末,共有10家外資機構獲得批準,投資額度達到17億美元。隨著外資看好中國經濟以及股市的進一步發展規范,滬深股市的吸引力將會進一步提高,QFII資金額度將進一步增加。據估計,2004年QFII投資于股市的資金將增加20億美元左右。

  3、基金2004年將是一個基金擴容年。按照2004年21家新基金公司每家發行首只新基金計算,每月至少一只。還有老基金公司也將推出新的基金產品。有機構的數據預計,2004年基金首發規模有望將在500億--1000億份之間,基金整體首發規模將有望上沖3000億份。這些基金將對市場形成龐大的資金支持。

  4、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目前社保基金管理的資產約有1200億元,但是只有非財政撥款的部分才可以進入股市。現在社保資金中非財政撥款近200億元,按40%的比例計算,有80億元的資產可以間接或直接投入到股市中來。而企業年金也是焦點。據業內人士估計每年可能形成200億元的股市增量資金。

  5、保險資金商業保險資金目前還只是通過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形式間接進入股市,且資金入市比率由保監會核定,最高僅為15%。根據保監會1月份的數據,保險資產總額為9290億元,突破萬億元在即。按最高比率測算,這部分資金目前已經超過1000億元。有關專家預計,未來10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雖然目前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仍然極為謹慎,但從長遠來看,保險資金將成為證券市場長期、穩定的超級資金來源之一。

  資金需求也在擴容

  當然,在入市資金大擴容的同時,市場資金的需求也處于旺盛的增長當中。從最近的新股發行和上市的速度來看,已經有加速的跡象。不僅僅是新股,隨著上市公司業績好轉和市場規模的擴大,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熱情也會激發,因此,今年上市公司的融資需求也將達到新的高潮。

  除了融資需求,行情的進一步運作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目前兩市的成交量維持在250億元左右的水平,如果要維持板塊活躍,尤其是核心資產等大資金需求的板塊,則更加需要后續資金的支援。此外,交易傭金、印花稅等交易成本也是資金需求的組成部分。

  在擴容的預期中,最為值得關注的是深市重發新股的問題。從目前的媒體報道來看,深市重發新股已經是箭在弦上,可能僅僅是時間的問題。

  大擴容造就大牛市

  在此雙向大擴容的預期下,前期大牛市的觀點是否仍然成立,答案是肯定的。

  從歷史行情的回顧來看,每次大行情的發展都是伴隨著股市的大擴容。只有在行情的火爆中,才能消化擴容壓力。以深市和B股市場為例,停發新股,并未帶來市場的活躍,反而隨著籌資功能的萎縮,市場也陷入低迷。因此,大擴容不能簡單地視為資金的需求,更不能簡單地視為利空。隨著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上市公司質量改觀是顯而易見的,從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中享受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將成為現實。長江電力的上市已經表明,市場歡迎優質的交易品種。因此,雙向大擴容下的大牛市仍然是可以預期的,進一步講,雙向大擴容就是大牛市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