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魔方到底能轉多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23日 07:56 深圳特區報 | |
編者按:雖然藍籌股昨日依然是龍頭高昂,擺出“漲”不驚人死不休的姿態,但兩市漲停個股卻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科技網絡股和超跌股卷土重來,讓投資者再一次面臨選股的難題:如果相信強者恒強,那就得追漲藍籌股,但卻要提防成為基金套現時的抬轎者;如果相信風水輪流轉,則應買入科技股和超跌股,但很可能撿來的仍是賠錢貨。 在藍籌股一再上漲的沖擊下,價值投資理念目前幾乎是兩市惟一的通行證。由于A股、 昨天,深滬兩市氣勢如虹,其中,中國石化、長江電力分別逼近5元和9元大關。有市場人士戲言,“價值投資”的思維方式在高潮的時候會被夸大,也許會用“投機”的手法來演繹。 大盤股罕見急漲 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有想到周一深滬市場會有如此表現。在中國石化、長江電力、寶鋼股份等超級大盤股迭創新高的帶動下,滬綜指上升46.68點,直逼1500點大關,收盤報1492.96點,深綜指上漲91.58點,收報3438.60點。 在以前的行情中,大盤藍籌股總是以穩健走勢和溫和的上漲而延續著其強勢,很少出現漲幅超過5%的個股,也很少出現過所有的藍籌股全面上漲,主要運行特征還是板塊輪動。可周一石化、電力等行業中的大盤藍籌股盤中漲幅均超過5%,中國石化和長江電力漲幅甚至一度超過8%,這已經是石化、電力板塊連續近一周的上揚了。 大盤藍籌股出現大漲的背后意味著什么?究其原因,藍籌股得到了市場越來越深刻的認同,敢于在現價位買入藍籌股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從而推動藍籌股的大漲。實際上,昨日兩市成交近300億元,增量資金涌入跡象明顯;但與此同時,中國石化、長江電力、寶鋼股份等個股成交量也創出短期新高,這不得不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有人說,大盤藍籌股的大漲是大牛市真正開始的時候。這被理解成,昨日大盤藍籌股的拉升可能僅僅是開始,2004年后有可能出現與2000年初科技股的拉升類似的情況,也就是說大盤藍籌股的行情還沒有到真正“瘋狂”的時候。但是,不少投資人應該都還記得,2000年初正是科技股在被市場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時候,一路下跌到現在還未能翻身。 后市存在新變數 當然,這次大盤藍籌股行情與2000年科技股行情有本質的不同。目前,市場炒作的股票大多具有低價、低市盈率和高成長性的“兩低一高”特征,這是當前主力資金運作與前幾年行情中的最大區別。 然而,這是否就意味著中國石化和長江電力這類股票會長盛不衰呢?或許有可能,但投資者仍需要警惕。市場人士認為,說“有可能”,是因為A股市場中最優秀公司中的相當一部分,就是目前資金集中的焦點。這些公司是中國經濟增長中的最直接受益者。只要中國經濟維持目前的強勁增長,這些上市公司股價就能長盛不衰,演繹中國的“最優50股”行情。 但同時說“要警惕”,是因為即使按照內地市場傳統的投資理念,不少個股已經從年中的“折價”狀態發展到現在的明顯“溢價”。以有色金屬股龍頭江西銅業為例,按動態收益計算,當前市盈率已在40倍左右,不可謂不高。事實上,即使H股連日來也有所上揚,但江西銅業A股和H股的差價已經是越拉越大,部分大型外資投行已調整了其H股的投資評級,由“買入”變為“持有”,這可能是個強烈的信號。 與此同時,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眼光開始從核心資產概念股轉變。近期無論是博時基金管理公司還是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都在謹慎地看待寶鋼股份等個股的后期走勢,華夏的明星經理江暉甚至公開透露在寶鋼等個股上有高位套現行為。 變味的“價值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上海梅林盤中在幾近跌停的位置拉上漲停板,中視傳媒等前期活躍股也迅速跟上,這一現象被投資者理解為市場游資的再度活躍。 對于近期的市場表現,一個最大膽的猜想來自大盤股連日來的放量拉升:按照傳統技術面的測算,主力機構在臨近年底時利用市場對大盤藍籌股達成的共識,開始快速拉升股價以達到其兌現利潤的目的。而前期活躍的上海梅林成為短線資金的“幌子”,起到聲東擊西之功效。 正因為這樣,目前存在的“價值投資”理念,投資者還要更謹慎看待。 昨天整個深滬市場籠罩著對藍籌概念“神化”般的敬仰,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不理性的樂觀從而對目標公司的評估過高而難以自覺。以寶鋼股份為例,其2003年預測收益每股0.56元,雖然現在的市盈率仍在13倍左右。但有一點需要提醒投資者,如果寶鋼年報的分配預案中實施“不分配、不轉增”,那么,包括基金在內,投資理念都很可能會發生轉化。屆時,基金可能將低位買入的籌碼在高位拋掉,回歸獲取差價的傳統盈利模式。因此,未來大盤藍籌股在年報中實現的分配預案,將成為檢驗其實力的真正標準。 從近日來的市場演化看,資深市場人士歸納出在中國A股市場所謂價值投資的幾個困局———如果連A股價值都難以做出充分的評估,那么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毫無實際內涵;中國A股市場到底有多少被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低估或高估的程度又是怎樣;就算我們能假設一些藍籌公司被低估,但一輪所謂的價值發現行情之后我們依據什么標準來判斷這個低估是否已被市場充分修正;價值投資被扭曲成“對價值高估后再高估的理由、從而淪為市場大主力炒作的工具”的可能性會有多大呢?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一個健康蓬勃發展的證券市場才能走得更遠。 作者:本報記者邸繼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