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股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美國、日本、歐洲股市近期均不斷創出一年多以來的新高,恒生指數上周成功上沖12000點,是兩年多來的首次,國企H股指數則收報出5年新高。
再看全國,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預示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階段,十年時間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載人航天飛船首次發射成功,意味
著中國在政治、軍事、外交當然也包括經濟上的重大成就;而全國的經濟增長,三季度迅速恢復到非典之前的9%以上的快速增長,預示著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的來臨。
與國外股市形成強烈反差、也同時與國內經濟形勢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股市的表現,長達兩年的調整行情已經造成了吸引力喪失、股市邊緣化的危險,今年以來長達半年的持續下跌不僅讓股指在實質上創出多年以來的新低,更讓許多股票的價格跌得面目全非。曾經以"風景這邊獨好"自豪的中國股市,變成了"風景這邊獨蒼涼",獨自咀嚼著股權割裂等歷史遺留問題帶來的沉重的傷痛。
股市何以至此的原因大家已經分析、探討了很多了,實際上沒有多少人還有興趣對國有股是否應該推遲減持之類的問題進行爭吵,也沒有多少人還存有各種僥幸心理。不僅是兩年以來的理論意識上的爭辯帶來的心理上的干擾讓投資者疲倦了,更有股市中不斷發生的諸如招行融資等事件讓投資者深深地意識到股權割裂帶來的傷害之重,不允許市場中人再抱著逃避的心理面對股市中發生的一切,否則付出的代價會更大更重。因此,一股發自市場中的力量從兩個方面展開了"逼宮"行為,意圖推動中國股市一次最為沉重的"破冰之旅"早日啟動:
其一,媒體上展開的事關股市命運的大談論不斷升溫,周一中國證券報發表的題為《近期理論界及市場人士對全流通問題的思考》的長篇文章更將其推向高潮;其二,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放棄對行情的期望逐漸離場觀望,機構資金更用不斷的做空打壓表達市場明確的態度,呼喚徹底解決困擾股市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的方案盡早出臺。
對管理層來說,既然可以按照凈資產向非國有企業、外資甚至公司內部職工和管理層轉讓國有股,為什么就不能對流通股東更優惠一點呢?畢竟他們才是上市公司國有資產迅速增值的主要貢獻者。為什么不能著眼長遠利益盡快以盡可能小的代價解決股權結構問題,一定要與中小投資者爭一時之利而付出更大代價呢?
民不畏減持,奈何以減持懼之?市場內外在觀念上不再回避減持與全流通問題,在操作上也積極尋找應對減持的對策,即使事實上必須推倒重來可能投資者也能坦然面對。那么管理層又該做出怎樣的決策呢?既不能無限拖延,更不能延續從前的減持思路推行國有股減持問題,管理層的大智慧會如何體現呢?
呼喚"破冰之旅"早啟航,不要逼迫投資者做出更無奈的抉擇。
后記:本文成時,周三的三大媒體披露的十六大決定特別強調了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決心和舉措,給投資者以極大鼓舞,深滬股市大漲,同時市場又有新的政策利好傳聞出現,我們期待管理層有更堅決明確的措施出臺,將十六大的精神落到實處。(國信證券肖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