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蘊亮:機構重點建倉醫藥板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19日 10:06 新浪財經 | |
彭蘊亮 近期市場呈現窄幅振蕩格局,成交量同比出現萎縮,科技股和券商股等前期強勢板塊破位下行。在這種情況下,醫藥板塊異軍突起,通化金馬、東北藥、百科藥業、廣州藥業等紛紛上揚,成為弱勢當中的一大亮點。仔細分析其基本面發現,主力機構進行重點建倉的跡象較為明顯。 一、市場需求旺盛 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1至2月化學原料藥主要品種市場需求旺盛,相關產品價格攀升,為醫藥板塊走強埋下了伏筆。從比較優勢角度看,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原料藥是抗生素類原料藥、VC原料藥、解熱鎮痛類原料藥以及糖皮質激素原料藥。自去年以來,由于生產VC原料藥的羅氏公司的部分生產線停產,致使國際市場供給失衡,造成VC價格一路攀升。這就給華北制藥、華源制藥、東北藥等VC原料藥生產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占領國際市場提供了良機。今年上半年華北制藥銷售收入173529萬元,實現利潤總額31668萬元,凈利潤17081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4.23、113.52、98.64。而華源制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669.61萬元、利潤總額16,739.31萬元,凈利潤4,032.55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90.15%、686.74%和301.00%。 二、業績持續向好 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93家醫藥類上市公司進行統計后發現,醫藥板塊主營業務、凈利潤增長都超過深滬兩市平均水平,其業績將持續向好。醫藥類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為4986288.12萬元,同比增長24.65%;主營業務利潤合計為1477594.96萬元,同比增長27.26%;凈利潤合計為291473.67萬元,同比增長14.50%。其中,有54家公司實現了業績與利潤的同步增長,占整個醫藥類公司的58.06%。進一步統計發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超過30%以上的有20家,增長最快的前五名分別是四環藥業、北海國發、南京醫藥、北生藥業、復星實業;凈利潤增長超過30%以上的有26家,增幅最大的前五名分別是四環藥業、東北藥、華源制藥、海正藥業、復星實業。 三、并購題材豐富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區域內醫藥行業受到外來力量壓力的時候,往往會有大規模并購發生。20世紀90年代后期,歐洲制藥公司就經歷了一場大規模并購,法國賽諾非公司和圣德拉堡公司的聯合、英國捷利康公司和瑞典的阿斯拉公司合并、德國的赫斯特公司和法國的羅納普朗克聯手,以及英國制藥業兩大巨子葛蘭素威康與史克必成宣布合并。而就我國的情況看,入世無疑讓中國醫藥行業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國外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不在短時間內作大作強,中國的醫藥企業在5年內有完全被國際大公司并購的危險。這也正是國內上市公司熱衷于并購的根本原因。太極集團已經正式合并桐君閣,其資金優勢與銷售優勢聯姻了桐君閣的品牌優勢,成為上市公司并購的經典案例。隨著醫藥產業整合速度的進一步提速,以雄厚資金實力作后盾的國際巨頭和以資本運作見長的民營企業都將為二級市場提供豐富的炒作題材。 四、機構重點建倉 從主力動向分析,在汽車、鋼鐵、金融等三大主流板塊走勢極為乏力的情況下,基金、券商以及其他市場實力派機構紛紛把眼光投向醫藥板塊。因為醫藥行業是朝陽行業,同時也是防御性行業。同周期性行業相比,在大盤走弱之際,醫藥企業的股價下降幅度也有限,不象鋼鐵、汽車、金融等行業隨著大盤的變化股價也大幅波動。這一點在目前市場弱勢當中也表現得很明顯:今年大盤從最高的1650點下跌到近期的1383點,已經有效擊穿今年1-3月的平臺區域。而從華北制藥、華源制藥、四環生物等醫藥板塊龍頭個股的走勢圖發現,其目前價位均位于年初平臺區域之上。這意味著多數績優醫藥上市公司股價并未跌穿大盤1400點時的水平,還能夠守住整數支撐位。分析醫藥板塊十大股東發現,主力機構重點建倉跡象明顯。華安創新、華夏成長、基金景福、基金金鑫、基金科瑞、基金景宏、鵬華行業成長、湘財合豐等多家基金重倉介入了華北制藥,其大股東名單除了發起人之外全部是基金和券商。而基金金鑫、紅塔證券、基金景陽則選擇了華海藥業作為其重點建倉對象,進入十大股東之列。 就目前的市況而言,大盤還沒有真正企穩,醫藥板塊啟動大行情的條件還不具備,主力投資者多采取波段操作的方法,以獲取差價收益。因此,投資者應看清市場的主流趨勢,千萬不要追高操作。待其回落到中長期均線附近再適當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