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工作室:說股市人的品德(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4日 15:35 新浪財經 | ||||
上海金匯/野山 1500點成了多空雙方的交戰點,雙方屯兵對峙,各不想讓,也不肯大規模出手。有一個問題得思考:市場上最近的謠言,德隆的問題和國有股流通的問題,使股指大跌,使多方受挫,但是,兩個謠言都被官方反復澄清,市場卻依然在弱勢盤整,這有點不好,因為該漲不漲,后勢就比較微妙。如果只是低調等待南方航空的上市,應該正常,南方航空上市后如 乘大盤調整之際,我們繼續探討一下股市人的品德問題。 上次講了,作為股評家,你做得好也罷,做得不好也罷,都存在危險。做好了,被股民和莊家甚至管理層“盯”上了,必然失敗;做得不好,早早地就被市場淘汰。 一些“成功”的股評家利用機構后臺的資金優勢,打造了“薦股英雄”的稱號,讓許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緊緊跟隨,但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這類股評家薦股特別準,但你一旦跟進,大部分都賠錢。其實這個不奇怪,表面上看,是你自己沒有買進低價,追高了;其實,這種效果是機構用資金精心設計的出貨圈套。機構出貨,必須有散戶來抬轎子,要營造放量向上大漲的氛圍,然后吸引投資者紛紛跟進,他們才能順利出貨。方法之一是,先打造或者收買一個薦股英雄,薦一個漲一個,全國投資者都知道了,都來跟風。跟風越多,出貨越順利。等你明白了,你的錢袋已經癟了。 股評家中的一流高手里,有一些就是這樣的性質,其中一些高手,不愿依靠資金來抬高自己欺騙投資者,老老實實研究學問,為投資者服務。但是,說實在的,這樣的人不是太多。在金錢面前,很多人都走不過去;一些二流的股評家,名氣有,但是不大;艱苦努力,打造自己的輝煌。他們中的很多人,希望被機構“相中”,但是很遺憾,不是那么容易,要靠機遇;他們的股評,對市場的影響是有的,于是一些不甘寂寞的股評人,就主動找一些新小機構合作,聯合媒體,承包欄目,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形成一定范圍的影響,招收會員,多方面牟利。至于三流以下的股評家,其境況就特別的困難了。他們做股評,發表還要看編輯的臉色(一流股評家的文章是限制非合作媒體發表的),稿費都由不得自己,收入也特別的微薄。他們中的一些人,會自己找一些中小客戶,在營業部辦一個小規模的工作室,幾十萬幾百萬都成,做得不好,可能會顆粒無收。 更多的股評家,只是在這種簡單的業務考試中拿到了“小本本”而已,其實,其中的很多人拿到資格以后,對股市還是不太明白,甚至連散戶那種對股市的“感覺”他們都沒有。這樣的一些分析師,股民也是不相信的。 分析師隊伍從現在的情況看起來,給人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很多人說這個隊伍“沒戲”。我的看法不是這樣。 我對國外的這類情況研究不多,但是我知道,西方先進的國家證券分析師隊伍,和我們是很不一樣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分析師在媒體作交流,回答股民的問題,是一種包治百病的風范。股民問,某股后勢如何,他在幾秒鐘內就回答:后勢將如何如何。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因為1000多只股票,光名字都很難搞清楚,哪里能知道每只股票的基本面,技術面,還有其他一切有關的信息?更何況,即便知道了上列的所有“面”,你也難以保證對所有行業的現狀把握程度呀。而且,這一切的把握,都要在那幾秒鐘內完完全全地調動出來,整理出來,分析出來,決策出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股民都很急切,認為你是專家,你就肯定知道,都神乎其神地相信你,去一個一個爭著問你,你回答吧。 西方國家的分析師就比較實在。在交流中,實事求是,股民所問的問題,知道得多的就詳盡回答,知道得少得就謹慎回答,不知道的,就拒絕回答。每一個分析師,都有自己研究的“科目”,就像醫生,外科內科婦科鼻科眼科小兒科,各負其責。眼科醫生跑到小兒科去看病不僅不被允許,也是不負責人和不道德的。但是我們的分析師們很厲害,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回答。 這樣下去,我們的分析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就雜而不精,分析股票就只能閉著眼睛瞎說一通:大盤好,你問股票他盡可能說好,相反就說不樂觀,錯不上天去。 QFII的介入,不僅介入了資金,還介入了理念。中國的一些重量級機構,已經在分析師培養上努力與國際接軌,在研究人員壯大的前提下,注重其個性培養。在不久的將來,分析師找不到自己的研究定位,恐怕也要被市場淘汰。 投資者不需要那些簡單不負責任的“薦股”,而需要高水平的股評家指點迷津,需要看到高級資深分析師對一個行業,一個板塊,一只股票深入細致真實的調查分析報告,這樣得來的東西,才厚重,才有真正參考價值。(與野山聯系:ysv@21c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