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大盤能否重走“牛”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1日 14:43 證券導刊 | ||
華東師范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 李志林(忠言)博士 問:盡管證券管理層一直強調穩定發展,但節后第一周大盤卻出現大漲大跌的走勢,股市為什么會走出這種行情?其中孕育了什么樣的商機? 李:節后第一周大盤出現大跌大漲的走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與“非典"走勢有 問:從市場心理看,非典的影響在逐步減弱,但影響還存在,你認為非典對股市的影響還有多少? 李:若經過5月“非典"攻堅戰,至5月底,北京的每日“非典"新增人數減為個位數,全國減為一二十例,那么,將再次向世人顯示,中國人是打不垮、壓不倒的。屆時,戰勝大天災的人們將更具凝聚力,將爆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努力換回“非典"造成的損失,使今年中國經濟仍有可能保持7.5%左右的高增長,災難反倒成為中國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對股市而言,第二波行情因“非典"可能比原先推遲,延長,但前提是,由于“非典",今年6月下旬不再象以往那樣突擊完成大擴容計劃。對個股而言,旅游、航空、酒店、餐飲類的股票2003年中期和全年業績大幅下降,甚至虧損都是可能的,對這類股票應盡可能回避。 問:下周一就是“5·19"了,令人巧合的是1999年的“5·19"走出了以網絡股為代表的大牛市,目前,科技股又再度走強,你認為它們能否持續走強,能否帶領大盤重新反彈? 李:據統計,今年1-4月,上證綜指從去年年收盤指數1357點漲到4月30日的1521點,漲幅達到12.09%,而滬市722只股票中,漲幅超過12%的僅156只,漲幅在5-12%之內的為117只,漲幅在5%以下的為145只,不漲反跌的為312只。就是說,僅有21%的股票跑贏大盤,約有四成的股票未能跟上大盤升幅,四成的股票反而出現下跌,甚至創出1311點時的新低。這就是眾人所謂的“二八開"、“局部牛市"。而多數科技股就屬于今年四成下跌的股票。根據股市“跌久必漲"、“超跌后必反彈"的原理,科技股在一定程度上走強,帶領大盤反彈是可能的。但我認為,今非昔比,在注重業績的今天,多數高科技股差強人意的業績打掉了往日高成長的光環,決定了它們只能是反彈,而不可能象1999年“5·19"那樣持續走強。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對“5·19"這個日子不必過分在意。 問:本周熱點向電力、科技板塊轉移,它是否預示原先的四大板塊之后熱點有擴散和輪漲之勢?大盤是否重走牛途? 李:由于基金和機構集中持有20-40只大盤股,在他們未順利兌現前,只允許市場有一個主流熱點。近一段時間來,每當其他新熱點冒出,甚至超跌股群體出現反彈,主力為防止熱點轉移,人氣分散、基金分流,就采取打壓大盤股,借助于其巨大的指數權重,令大盤指數跳水,迫使投資者在其他“新熱點"個股中獲利出逃或割肉殺跌,然而再拉升大盤股。 久而久之,主力向市場強烈地證明:2003年只有大盤股一個熱點;要賺錢,就必須割肉換股,到大盤股來追漲。因此,我認為,繼汽車、鋼鐵、石化、銀行四大主流熱點板塊之后,向電力板塊擴散是可能的,因為有行業復蘇、業績增長的支撐,且多為大盤股。至于高科技板塊,基金和大機構好不容易退出,并且這個板塊中大多數個股有莊家,基金和大機構在示成功脫身之前,不可能再進去。除非管理層發布給券商融資,允許銀行資金入市等新政策,使券商、機構、私募基金獲取新增資金,他們才有可能對高科技股進行生產自救。至于大盤能否重走牛途,一是看“非典"何時見底;二是看有沒有實質性政策出臺;三是看大盤股在高位能否穩住;四是看各路機構、券商、私募基金、莊家能否對非主流板塊的持續地開展生產自救,使牛股的寬度擴大;五是看成交量能否溫和地持續地放大。 問:在目前行情下,投資者是該追強勢股還是吸納超跌股?具體買什么股票賺錢的可能性比較大? 李:追強勢股要因個股而言。例如汽車板塊,已處高位震蕩,主力出貨愿望強烈,參與的價值已不大。石化板塊中,若社保基金進場,首要的是對中石化生產自救,沖破發行價是勢在必然的,更何況其第1季度業績較好。鋼鐵板塊中,有的個股市盈率至今僅十幾倍,當有上升空間。但我認為,對漲幅較大的強勢股要注意快進快出,賺差價,謹防某一強勢股帶頭跳水殃及整個板塊而深度被套。尤其是強勢股在高位連續放出巨量后,千萬不能再參與做差價了。 吸納超跌股,也須細思量。一是跌幅大,至少跌50%以上。二是價位盡可能低;三是優先考慮中盤股(1億左右),便于進出。四是業績相對較好,市盈率不能超過50倍。五是筑成W底,并且右半部剛開始放量者。 無論是追強勢股,還是吸納超跌股,都應把握大盤波段走勢的大局和成交量的變化,一旦大盤進入波段頂部時,宜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