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打破盤局須化解四大矛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8日 15:04 證券市場周刊 | ||
華東師范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 李志林(忠言)博士 自元旦過后第2根周陽線(1478點)確立升勢起,大盤始終在1478~1529點的窄小區間內橫盤。這在中國股市歷年的年初走勢中是罕見的。我以為,這種盤局反映了當前市場中的四大矛盾。 第一、新主力與舊主力的矛盾 所謂新主力,即“1·14”行情中啟動中信證券、皖通高速、中國聯通,及其后啟動中石化、寶鋼等超大盤低價股的機構。所謂舊主力,即在其他板塊中被套的機構、券商、基金等。 由于新主力啟動的市場熱點是大盤指數股,并且是以迅速拉升、連續漲停的強悍手法完成的,尤其是中國聯通在3.38元漲停板上一天敢成交10億股、36.5億元巨量,著實震撼了低迷了的市場,僅用了兩周時間,便將大盤從1311點的底部,拉升至1478點。這種手法使老主力猝不及防。對多數老主力而言,經過去年12月底的打壓,他們認為,1月份至少應打壓至1200點以下,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低位建倉補倉,將高位套牢的1股變成低位的2股,力保市值不受損失。而新主力的突襲行為,使老主力的計劃落空,底部籌碼非但未加倍買進,反被他人搶去不少。因而,在新主力發動的大盤股高舉高打、指數在高位橫盤時,多數老主力非但不讓其個股補漲,反而繼續封盤打壓,縮量橫盤,“磨洋工”,以便使失去耐心的投資者割肉。 即使有部分老主力利用“短信概念”、“有大比例送股的次新概念”、“滬深本地股概念”、“ST摘帽概念”進行輪漲,但新主力一看市場資金分流,自己手中的大盤股乏人問津,為了爭奪市場資金,便不時地反手砸手中的大盤股,使指數快速下跌,以便消滅其他熱點。這樣,新熱點往往是各領風騷三五天便煙飛煙滅。 可見,目前的盤局是新舊主力自身利益的沖突所造成的。 第二、做多主力與熊市心理的大眾的矛盾 在自2001年6月以來的熊市中,個股做莊模式幾乎全軍覆沒,而2002年基金的分散投資模式也陷入困境。于是今年元月以來,新主力出于籌碼的流動性和價值再發現的考慮,選擇了無舊主力、市場普遍看壞的超大盤股板塊作為突破口,使其發動的大盤股均有20~40%的漲幅。 但是,對大眾而言,熊市心理揮之難去。一是對國有股減持、全流通心有余悸,新資金不敢入市,存量資金只敢打短差。二是囿于歷史上炒大盤股均遭敗跡的經驗,對超大盤股的啟動憂心忡忡,跟風者寡,最后大盤股變成了機構之間的搏殺的場所,熱鬧有余而擴散效應不足。三是對其他新熱點、新概念股的啟動信心不足,股價稍有上升,一旦滯漲,便紛紛割肉離場。四是對2003年行情不看好,大眾恐懼擴容(尤其是大盤股)和增發,擔心1500點構筑頭部,只想賣出,不愿買進。 這樣,新主力既面對老主力的負累,又得不到中小投資者的支持,遂使做多力量日漸削弱。 第三、大盤指標的高位與多數股價低位的矛盾 由于超大盤股上漲的功勞,元旦后指數200多點的上漲,使大盤的技術圖形早已走出“頭肩底”,技術指標嚴重超買,在高位發生頂背離。 按理,大盤應進行充分的調整,以清洗獲利盤。然而,新主力卻志存高遠,認為其個股技術指標雖超買,但價值并未超買,或是低股價(如中國聯通),或是仍在發行價之下(如中石化),或是低市盈率(如寶鋼僅15倍),因而拒絕深幅回調,只做橫向整理。 然而,多數個股的技術圖形僅剛剛完成頭肩底,明顯落后于大盤走勢,股價和技術指標仍處在低位。如果僅因為大盤指標高而“逃頂”,豈不成了“逃底”?若按兵不動,人們又擔心,萬一大盤股跌下來,帶動指數回落,手中未漲過的個股也會跟著一起跌。真可謂買也不是,拋也不是,使投資大眾失去操作方向。 這就充分暴露了中國股市指數造假的危害性。把不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也一起算指數,使指數虛假繁榮,使大盤股成了超級主力操縱股市的工具,嚴重妨礙了投資者信心的恢復。 第四、利好的政策取向和投資者信心不足的矛盾 雖然尚福林主席的“施政演說”,帶有許多對原有股市政策修復的意味,但利好的政策取向變成政策的落實,總有一個過程。當前投資者最迫切期待的是寬松的資金政策,因為,要使目前的中國股市終結熊市,惟有讓大多數彈盡糧絕的被深套的舊主力獲得新增資金,才能吸引大量市場資金入市,走出慢牛行情。而在增資政策未兌現之前,利好政策取向與投資者信心不足的矛盾難以化解,打破盤局決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