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機會比較樂觀
周一深滬股市受到中國證監會等三部委發布《關于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消息刺激,跳空5個點高開并一度急速拉升,盤中走勢又所反復,但下午在增量資金大舉推動通信、電子板塊等個股走強的帶動下股指一舉突破20日均線的強阻力位,收出較大的中陽線。如何看待今日的消息面和它對大盤走勢的影響呢?
可以肯定的是,今日發布的外資購并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的新政策對二級市場中長期走勢將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畢竟從1998年向外資轉讓上市公司股權受到禁止以來,雖然外資購并逐漸稱為市場追捧的重大題材,但多數都停留在概念、朦朧消息、甚至牽強聯系的題材炒作上,由于政策限制,類似賽格三星、深發展等真正意義的外資購并并不多。而購并政策的適時解禁,無疑將使得外資購并的實質性運作加快步伐,上市公司的戰略重組和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而外資購并板塊和題材炒作將成為二級市場的持續熱點。
但是,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僅憑這樣的政策消息就能夠保證大盤第三次在1500點止跌回穩嗎?今日的大幅到底是短線反彈,還是中期走強的先兆呢?
當大盤再次考驗1500點時,投資者已經將扭轉市場頹勢的希望寄托在政策面的利好救市上了,近期市場對新股擴容節奏的關注已經非常明顯地反映出這種心態,尤其是十六大召開在即,有關各方都希望深滬股市也能表現出穩定活躍的運行格局。外資購并政策的出臺無疑滿足了市場對政策利好的期待,有利于堅定投資信心和吸引場外資金積極入市,從消息公布當日股市的大幅上漲就可以看出,投資者確實將這一重大政策作為利好來炒作,大盤至少短線可以止跌回穩。
問題是如果沒有這一消息,反彈行情能否出現呢?筆者認為可能性較大,主要原因是近期場內一直就在積極護盤,沒有政策利好,短線穩定大盤不跌似乎也不困難。實際上上周滬市綜指雖然三度在盤中擊穿1500點,但以收盤指數衡量卻并沒有破位,其中機構護盤的跡象非常明顯,尤其是上周五場內機構拉抬中海發展等大盤指標股使得股指再度止跌回穩的走勢,再加上本周十六大將要展開,短線市場殺跌能量比較有限,股市短線震蕩反彈的機會很大。
因此,外資購并的新政策雖然從長遠來說對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影響非常重大,但短線對大盤走強的積極效應不能過分夸大,尤其是對中線走勢能否在1500點形成第三個中期底部來說,疑問還沒有消除。畢竟外資購并較之于傳統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來說更注重公司規范運作和業績提升,二級市場的炒作效應小一些,這一次出臺的外資購并政策相對于今年一月、六月的救市政策在政策效應上也要遜色得多,因此中期底部是否探明還無法得出結論。除非政策面還有進一步的政策利好,否則依靠市場力量構筑底部,走勢上還會反復。
不過短線來看,大盤在攻克20日均線以后有望繼續震蕩走高,市場熱點將主要圍繞有外資購并題材的深市本地股、金融、汽車等板塊以及股價超跌的電信、科技、新股等板塊展開,倉位較輕的投資者可以適當增倉積極把握短線機會,而倉位較重的投資者仍以反彈高點減倉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