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趙兵
開放式基金首次銷售的份額開始探底回升,這個現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第一家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收次募集50億,隨后的南方穩健成長和華夏成長收次募集份額逐步下滑,到國泰金鷹達到底部,只募集了22億,然后募集資金的曲線止跌回升:5月份發行的鵬華行業成長40億,8月份發行的富國動態平衡、易方達平穩增長都是46億以上。
最早三只開放式基金今年上半年中期分紅收益率超過1年期儲蓄存款收益。這是一個原因。托管銀行沖著0.25%的年托管費,大力支持(向下級行下達攤銷任務,銀行內部消化),是最主要的原因。當然,華安創新因為是第一只開放式基金,國內投資者歷來對新的東西興趣蠻大,所以出現了排隊申購的火暴場面,但好景不長,以后再發行時就看不到這樣的場面了。
開放式已成主流。8月份開放式基金發行明顯提速,新基金發行公告和各種宣傳廣告鋪天蓋地。基金業的第三輪大擴容進入高潮,這次的主角毫無疑問是開放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相比,封閉式基金受到明顯冷落。同期發行的銀豐基金(將來封閉轉開放),發行不理想,網上認購只有7.14億,被迫向網下回撥1.86億,承銷團包銷1.5億,好不容易才完成30億的目標。
開放式基金流通不方便,需要到柜臺進行認購和贖回。從發行過程和銷售結果看,由于銀行吃下了大部分的基金,認購者里銀行工作人員居多,所以這種不方便程度大大降低。
開放式基金分流儲蓄的功能,受到上上下下的重視。巨額儲蓄存款一直個問題,如何引導釋放,是近年金融領域探討的重點。這也是政策上積極推行開放式基金的內在原因。
基金投資,從根本上說,分兩種:主動型和被動型。認為能戰勝市場的,是主動型;認為不能戰勝市場的,是被動型。巴非特通過深入研究基本面,消除基本面風險、主動投資;中國莊家通過控制流通籌碼,消除市場風險、主動投資。現在的指數化基金,屬于被動型投資。由基金泰和開啟、現在基金界蔓延的分散化投資潮流,是向被動投資轉變的一個標志。
由于基金擴容高潮的到來,尤其是作為本次擴容主流的開放式基金的密集發行,封殺了大盤的下跌空間。中期底部由此形成。開放式基金面臨著贖回風險,如今基金界正在向分散投資、指數化被動投資轉變,大盤的系統性風險是基金贖回風險的主要來源。如果大盤持續下跌,開放式基金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贖回的浪潮。
從杞人憂天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中國存在金融風險的話,這種風險很可能會在股市發端(象去年下半年那樣連續大幅度下跌),由某只開放式基金被徹底贖回而引發。銀行的不良資產導致的風險,因為有國家信用作后盾,不象開放式基金這樣的市場風險那樣容易被觸發。
開放式基金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出現的,封閉到年底才放開。那時,股市處于大調整的末期,開放式基金在大盤的系統性風險即將釋放殆盡之時出現,正好抄了個底,所以才能有今年上半年超過1年定期存款收益的分紅。三只開放式基金是先頭部隊,試探風向,6.24井噴之后,大部隊一擁而上。把開放式基金的這種發行節奏和大盤的走勢聯系起來看,稍稍有點正常理性的人,相信都不會把它當作一種無意為之的巧合。
現在的主流觀點是:中國股市要穩定要發展,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必須“大力”(以前是“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在很多人眼里,基金幾乎是機構投資者的代名詞,而開放式基金似乎更先進一些,代表著基金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在可以看的見的時間段內,開放式基金必然會被“大力”發展。
行情不好,大盤下跌,封閉式基金不怕,而開放式基金就很危險。如果要“大力”發展開放式基金,持續的下跌就要避免,最好是能弄出一個“穩中有漲、漲幅有限”的局面。
去年底的三只開放式基金作為先頭部隊出場,大盤結束調整,制造一小波反彈,從1339點彈到1693點。如今大部隊上來了,大盤會怎么走?我想,正式進入中期反彈的主升段,可能性非常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