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后的大盤調整格局,再一次地提醒各位投資者,要根據大盤的新的運行方式來調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6.24前后的行情是一次快升慢跌的典型體現。從6月6日的1455點到6月25日的1748點,大盤上漲了293點的空間,所需時間是14個交易日,但出現在調整后,從1748點到上周五(8月16日)的低點1624點,僅下調了124點,但所需時間卻達39個交易日。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
種升得快而跌得慢的情形呢?其實這后面反映的是市場的一種復雜心態:
一方面是對后市信心還不強。盡管有政策利好的效應,但市場的資金在被配售越來越快的新股所消耗,同時,正值半年報期間,上市公司的業績令投資者還很擔憂,加之上市公司誠信的危機陰影還沒有消除,投資者即便是做多也是謹慎樂觀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盤的上漲空間一時還難以打開,投資人包括機構在內,大都是采取游擊戰術,打一槍就跑;
另一方面,政策做多傾向非常明顯,政策底清淅可見。投資者被套后也不會輕易斬倉,結果是大盤稍有下跌,市場拋壓就快速減少,盤面的極度縮量,股指也只能是碎步下行。
指數雖然調整不深,但在這么長的時間內,據筆者統計,已經至少有一半有多的股票跌回了6.24的跳空缺口,股價被打回原形。照理說,大部分的股票的動向應該會反映在股指的運行上,股指也應該基本回補缺口才對。而事實上,股指所表現出來的走勢比我們所想象的要強得多,何解?因為有一批對指數有重大影響的權重股在保持著強勢的調整,這些股票權值最重的中國石化,深市影響最大的深發展,其它如民生銀行,浦發銀行,上海石化,馬鋼股份,寶鋼股份等無一不是對指數有著重大影響權重股,它們不跌,大盤又怎么會跌得深呢?
市場都知道今年熱點是外資并購,都知道有基金介入了以銀行股為代表的權重股上,但對這些最容易有外資并購的銀行,石化等股票,許多投資者還是顯得很謹慎,僅僅是因為它們流通盤大,市值大,歷史上這些個股票的行情啟動,往往是市場主力為了掩護出貨時才使用。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投資者以往吃了不少虧,因而才謹慎。但這次散戶可能又錯了,這次主力進的就是大盤大市值的股票的貨,其它品種的股票基本上都套在散戶手中,主力又何須掩護什么呢?若說要掩護,對這次主力做大盤指標股的意圖倒是要掩護掩護,今年的外資并購股看似很火,但其實散戶跟進掙錢很難,原因無它,就是主力反復在做波段操作,來回洗盤,讓散戶無所適從。
因此,這次的大盤指標股演繹的是一次獨立板塊的行情,而非指數大盤的機會。但它的代價是一小部分股票的上漲,會導致大部分的弱勢股跌。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主流板塊沒有達到它們應有的目標之前,以它們對大盤的影響力,大勢行情不會輕易結束。對投資者來說,后市必須要調整操作策略,汰弱留強,跟緊主力運作的板塊,才有理想的獲利機會。
廣州萬隆孟向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