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軍
近期大盤始終以一種非常強勢的姿態出現,但投資者期待的連續漲升的逼空行情到底還是沒有出現,不少個股出現明顯的回落走勢。在兩市大盤上攻的勢頭疲態盡現,回落調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時候,投資者突然又對井噴當周高達2800億的天量成交產生了懷疑,甚至對大盤跳空到1700點時場外的主流資金是否真的積極入市也沒有了把握。就此我們進行一
下分析。
首先,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和大盤走勢,我們認為大量的場外資金在政策面的感召下開始積極入市建倉的判斷應該是合適的。深滬股指在分別跳空142點和300點以后成交了前所未有的900億元的天量,這不是場內機構自救行情能夠做到的,而且以中國石化、招商銀行為代表的大盤指標股的放量大漲也毫無疑問應該是新資金所為。因此對于后市大盤的走勢應有一定的信心,這一點應沒有什么疑問。
但是從盤面走勢來看,這批主力資金在介入的時候確實存在對后市過于樂觀的問題,表現在消息出臺后的周一以非常罕見的跳空缺口和天量將股指推高到1700點,甚至準備以1700點為空中加油站實施逼空行情。我們注意到市場上有兩種說法:一是比喻本輪行情“似曾相識5.19”,一是將本輪行情與2000年春節行情類比。但是包括機構在內的市場和投資者顯然忽視了大跌以后已經完全改變了的股市環境,尤其是市場的投資信心非常脆弱等因素。
相比而言,更重要的問題還是,作為新進的大機構和新資金在免不了的亢奮和1700點仍然瘋狂搶盤之后突然發現在他們積極做多的時候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尷尬,表現在新老資金的進退嚴重不一致、深滬不同機構在熱點選擇方面的嚴重不一致,使得看似可觀的多頭能量大打折扣,從而對后市行情能走多遠形成較大的影響。
在場外資金大舉進場建倉的時候,部分老莊股上場內機構卻在大肆派發,這種現象從上周二的部分莊股跳水以及周四以后大盤上漲時個股卻跌多漲少已經體現出來。對經歷了股市的嚴冬卻沒有發生資金“斷鏈”的部分場內機構來說,市場難得的亢奮狀態無疑提供了最好的出貨契機,卻使得市場多頭能量大受損傷。再從滬市指標股普遍上漲近30%和大盤上漲不足15%的對比,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指標股帶動下的大盤“虛漲”。到本周,當多數大盤指標股還高高在上時,為數不少的個股已經回到政策利好出臺前的股價了。這種新老資金立場上的對立顯然不利于上攻行情的發展,或許只有寄希望于后續資金能夠源源跟進,在抵消場內資金出逃的沖擊以后還有足夠的上攻能量。不僅如此,在年初抄底入市的資金和1700點新進資金之間也存在利益不一致的問題,在大盤進一步向好的環境下抄底資金雖然也可能繼續順勢推高爭取更大的回報,但兌現贏利獲利了結的欲望卻也非常強烈,因此他們充其量算得上本輪行情的投機分子,如深深房等個股上介入的資金。1700點高位介入的資金卻只有在股指繼續上攻的情況下才有希望得到贏利,這就是新資金的一個尷尬。
另一方面從近期市場熱點的切換來看,明顯出現深市以本地股為代表的重組股行情和滬市的新股次新股行情、大盤國企股行情之間的競爭關系,前者依靠題材的刺激,后者對大資金來說有更多的價值投資的成分,反映出深滬主流資金在市場熱點的認同上存在分歧。據說深市本地股的炒做因為有政府重組政策為后盾吸引大量資金中線介入,而滬市的資金顯然與中國石化、寶鋼股份和招商銀行等關聯個股有密切關系。如果說深市的購并重組行情始終形成本年度的主流熱點得到市場一致認同的話,那么新資金試圖在滬市發動“大盤股革命”著實讓投資者有點無所適從。熱點到底是什么?如果深滬市場的主力資金沒有在熱點上達成共識,各自為戰、甚至爭奪資金的結果只能是削弱了多頭能量。要協調深滬兩個市場的機構立場也并非易事,畢竟不同的市場環境造成了資產重組的題材炒做滬市不如深市、新股次新股深市壓根就沒有的特點。
由于以上不和諧因素的存在,使得市場的資金面仍然受到一定考驗,最主要的疑慮就是在縮量整理以后大盤市場是否還能煥發充沛的上攻能量突破上揚。這樣的情況下大盤短期走勢有可能出現一些難以預測的反復,其中到底在什么時候出現必要的適當的回落調整是大家最關心的。基于對中報業績風險的防范,提醒投資者在操作上應保持適當的謹慎。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