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債券 > 正文
 
中建行互買次級債 專家提醒警惕互相持有風險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8日 01:11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劉彩娜

  日前,建行公布了第1期次級債的認購結果。被建行認購了37億次級債的中行,此次也成了建行次級債的大買家。中行和建行兩家正在改制的國有銀行互相持有債券這一有趣的現象再次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專家分析認為,銀行資金急需出路、債券利率較低、其他投資者不愿購買是最終導致商業銀行互相持有次級債的主要原因,而且商業銀行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成了共識。同時,專家還提醒商業銀行一定要警惕互相持有所帶來的系統風險。

  為何互相持有

  據了解,此次建行次級債的最終發行規模確定為150億,在本次發行中,工行、交行、中行等機構認購和銷售額名列前茅。其中,工行認購額度高達25億元,高居第一位。加上中金公司,中行是建行次級債的第四大買家。以此推算,建行150億的次級債幾乎被同行承包了。

  在此之前不久,7月初中行先于建行發行了140.7億的次級債,建行是中行次級債的第一大買家,將37億收入囊中。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中行、建行等商業銀行之間互相持有債券的情況,原因有三點。

  華夏證券宏觀部負責人諸建方分析認為,在當前宏觀調控下,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受到諸多限制,但是大量資金又急需尋找一個出路,此時商業銀行發行的次級債無論從收益率和穩定性上來考慮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進一步分析認為,今后商業銀行都會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資本金,為了發行的需要,商業銀行之間有可能在債券利率和認購上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

  他認為,次級債的利率決定應該以同樣品種的債券作為參考。5年期國債的利率為4.5%,金融債券的理論利率在4.7%,實際利率可能要高于4.7%。次級債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償順序要排在商業其他負債之后,次級債的利率應該高于同類債券。他認為,次級債應該比同樣品種的債券高出30-50個百分點,應該在5.2%才比較合理。而實際上中行和建行的利率都僅為4.87%。為了降低大家的發行成本,可能幾家商業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互相持有。

  同時,債券價格相對較低也導致了其他投資者不愿購買。而且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資金緊張,也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做大買家。

  會帶來系統風險嗎

  商業銀行之間互相持有債券,銀行系統內的風險如何分散和轉嫁呢?

  諸建方認為,國內的商業銀行越來越市場化,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也正在一步步走向市場。如果將來商業銀行都沒有國家信用做擔保,一旦一家銀行出現問題,就會引發信用危機。在商業銀行互相持有債券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風險并沒有轉嫁到系統之外,仍然在這個系統內部循環。一旦哪家銀行出了問題,這根鏈條就會斷裂,商業銀行就會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而且,今后國內將會有更多的商業銀行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資本金,也許將會有更多的商業銀行進入這個循環的圈子,會不會風險不但沒有分,反而更大了呢?

  資本充足率提高了嗎

  目前,在四大國有銀行中,只有股改試點行中行和建行發行了次級債,目的都是為了補充資本金,達到股改上市的目的。此時,兩家銀行互相持有債券,讓人不禁產生諸多聯想

  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民在回答記者有關購買建行的次級債的問題時,他強調,建行雖然是中行第一期次級債的第一大買家,但是中行和建行之間在次級債發行問題上從來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中行發行次級債采取了公開招標定價的方式,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中行是根據自己的商業利益來決定是否參與購買建行的次級債。

  據悉,140.7億的次級債到賬后,中行的資本充足率將達到8.3%。建行在發行150億次級債后,資本充足率也將達到8%以上,次級債對補充資本金所起到的作用立竿見影。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外,商業銀行互相持有次級債的情況非常少見,不僅不能分散風險,而且有可能只是形式上的提高資本充足率而已。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次級債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搞垮了婚姻》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