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出現新發“泡沫” 老基金不賺錢受冷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1日 13:50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業內人士:持續營銷能夠反映基金的前景 本報訊 去年至今,基金產品異軍突起,一躍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表現最為搶眼的角色。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管理公司對此曾一度備感歡欣。前不久,證監會限制新發基金增長的一紙禁令,將基金過快“膨脹”背后隱藏的弊端暴露于陽光下。有業內人士尖銳地指出:基金持續營銷乏力而出現新發“泡沫”,其實凸顯出國內基金管理公司市場生存能力羸弱。
目前投資者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印象,新基金便宜———買一份基金的購買成本一般不超過1.01元,而老基金貴———買一份基金要花1.2元甚至1.3元。該人士指出:這種認識其實是一個誤區。衡量開放式基金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其依據應是預期回報率,而與基金單位的當前價位無關。相對新發基金,老牌優勢基金由于經歷熊市和牛市的考驗,新入場基金高位接盤建倉,勢必影響收益。何況,老的優勢基金也偏好慷慨分紅。持有已運作的優勢基金,不僅可以更快獲得分紅收益,并且在分紅后凈值下降,購買成本反而會節省不少。 老基金的諸多好處已是有目共睹,而很多基金公司卻一味只對新發基金樂此不疲。對此,銀華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王立新指出:“不少人認為這主要是由投資者喜新厭舊造成的,事實上基金公司自身的市場化生存能力不強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內的一些基金公司,沒有這個意識,缺乏的就是這種持續銷售的能力。” 富國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李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上述相似的看法。據他介紹,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表明,如果一家開放式基金運作得好,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申購和持有,基金的份額就會不斷地膨脹。美國最大的開放式基金———麥哲倫基金,由于其管理能力非常卓越,使得申購量與日俱增。 讓人欣喜的是,銀華、湘財荷銀等國內部分基金公司已經開始覺醒。為了改變基金規模的不盡人意,銀華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銀華優勢企業從4月5日開始就高調啟動持續營銷。記者昨日從銀華方面獲悉,截至目前,已經實現凈申購額接近兩億元人民幣,其中80%以上為個人投資者。與此同時也證明了基金公司通過老基金新賣,同樣可以攤薄整個公司的運作成本,而百姓把自己的血汗錢“放”在有市場生存能力的基金公司最終肯定也是實惠多多。(記者 樊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