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發行火爆異常 四大原因導致新基金受追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4日 09:13 新快報 | |||||||||
去年這個時候,新基金發行非常困難,基金公司的員工、代銷銀行的員工都承受著發行指標的重壓,同時老基金還飽嘗著巨額贖回的痛苦,但一年后的今天,即使一個月中有十多只基金同時發行,各基金仍取得超出預期的發行規模,如剛剛結束發行的海富通增長基金、中信經典配置基金等都超過100億份,低風險品種的南方現金增利的首發規模也超過80億份。那么基金發行為什么出現如此巨大的轉變呢?
原因之一:化解負利率風險 去年底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數月都維持在3%之上,同時有跡象表明,央行目前并沒有加息計劃,這意味著把錢存在銀行里是虧本的。 以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為例,利率是1.98%,扣除20%的利息稅后實際得到的收益是1.584%,如果今年全年CPI能維持在3%(不少專家學者預期可能會達到5%左右),存一年定期就會虧1.416%,如果存活期,那就虧更多,達到2.28%。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積極理財,只能看著自己的資產一點一點少下去,但積極理財又需要有專業知識、經驗、時間和精力,對多數人來說,這正是他們所缺乏的。而基金的專業理財形象已經逐漸得到投資者的認可,部分銀行儲蓄向基金轉移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久前進行的央行一季度居民調查顯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選擇“購買股票或基金”的居民占比為11.4%,較上季提高5.4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5.8個百分點,是2001年3季度以來選擇人數最多的一季。 原因之二:“做不過基金” 正如前面所說,因種種原因限制,多數人做股票是做不過基金的。統計顯示,去年運作滿一年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率超過18%,運作半年左右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折算成年收益平均也在10%以上,而由于去年股市“二八”分化很厲害,多數股民還是處于虧損狀態。 “感覺做不過基金。”一位在股海打拼有七八年的老股民這樣解釋他認購基金的原因。與其有同感的股民應該不在少數。據悉,廣州證券代銷銀河銀泰理財分紅基金后,短短幾天就銷售了二千多萬元,華夏證券代銷近期剛推出的國聯安德盛小盤股基金也只有三四天就銷售了數千萬元。本報進行的股民調查也顯示有3成股民已經認購了基金,1成股民有意向買基金,這也是目前股票型基金特別旺銷的原因。 原因之三:投資渠道有限 目前居民儲蓄已經突破11萬億元,但投資渠道仍非常有限。雖然現在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已經名正言順,但細則還沒有出來,短期內還難有大規模推出。而且,現階段券商的“公信力”也不如基金,另外,券商的股票操作能力是否強于基金還存在很大的疑問。 原因之四:選擇面廣 開放式基金可供選擇的品種很多,既有低風險收益品種,還有高風險收益品種,基金公司還可以根據投資者需要提供不同風險收益水平的基金組合。 (強燕)(曉健/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