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市收益率與銀行存款利率相差不大時,考慮到交易成本,投資者寧愿進行儲蓄,而不愿意進行國債投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債券的收益率遠大于銀行存款利率時,投資者遠離國債投資則顯然不是有形的交易成本所能解釋的。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就是,一邊債券市場資金日益緊張,國債收益率大幅度攀升;另一邊,居民儲蓄資金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儲蓄資金規模空前高漲。那么為什么廣大居
民寧愿將錢存入銀行,而不投資收益率更高的國債呢?
一般來說,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不僅十分關心投資品種的收益、風險,而且也十分關心投資品種的變現能力,即流動性問題。就我國目前國債投資與儲蓄的對比看,國債收益率明顯大于相當期限銀行存款收益率,但是國債的流動性普遍較差,其中,剩余期限在7年以上的中長期國債的流動性更差,這是制約投資者進行國債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國國債現有的投資品種中十分缺乏流動性較好的短期投資品種,普通投資者在進行國債投資時也存在諸多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1)我國國債市場的總容量與GDP的比值大大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國債市場整體容量不大、流動性狀況不佳,投資者對國債的即時變現能力缺乏信心。普通投資者不能直接進行銀行間國債的交易,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國債市場的周轉能力。即使是在交易所國債市場,國債的周轉能力也是相當低的,今年以來滬深證券交易所國債日平均交易額合計為23.0497億元,日換手率僅為0.4565%。國債期限結構的失衡也影響了國債整體流動性狀況的提高。(2)盡管我國國債的發行規模增長較快,但多數國債品種都是選擇銀行間市場作為交易市場的,而普通投資者不能直接進入該市場,從而投資者也很難按照其設想進行合理的國債投資期限結構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3)國債基本上不存在信用風險,其風險主要來源于利率風險和交易風險。當市場資金比較緊張時,可能出現單邊下跌的走勢,對于不打算持有國債到期的投資者而言,無法規避交易風險也阻礙了其進行國債投資的欲望。
由于在利率風險較大的情況下,投資者對短期國債投資存在較強的偏好,因此應加大短期國債的發行力度,同時以連環式的短期國債發行替代長期國債發行一方面有利于加強政府在宏觀貨幣上的調控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更廣大的投資者享受經濟增長帶來的益處。
(上海證券報王小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