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胡朝輝 北京報道
截止到9月17日,隨著滬深兩市股指的繼續下挫,封閉式基金市值再次縮水,市價最高的基金融鑫只有0.968元,市價最低的基金漢興更是僅有區區的0.614元。而根據9月12日的統計,這兩家基金的單位凈值分別是1.138元和0.807元。
統計數據顯示,54只封閉式基金的平均折價率已接近20%,即明明價值1元的基金單位,目前的市價只有0.8元!更令人失望的是,到目前為止這一趨勢仍沒有結束的跡象。
大幅折價事出有因
談到封閉式基金出現大幅折價交易的原因,業內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業內人士認為,封閉式基金之所以陷入當前的困境,與其近兩年投資收益的大幅遞減有很大關系。
封閉式基金繼2002年大面積虧損之后,盡管在今年上半年凈值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統計數據顯示,54只封閉式基金累計可分配凈收益仍是負數,約為-35.4億元。目前具備分紅實力的封閉式基金僅有基金裕陽、基金銀豐、基金興和、基金興華、基金安順、基金景陽等11家,約占封閉式基金總數的20%。
與開放式基金不同,封閉式基金由于直接上市交易,因此其價格不僅取決于本身的價值,也決定于市場的供求關系。因而有投資者認為,封閉式基金走勢如此低迷,與股票市場如出一轍,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投資者對整個資本市場消極悲觀的態度。
對此,某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師看法顯然更為專業,他認為,由于目前封閉式基金中的投資者結構過于單一,因此其對投資對象的選擇以及投資偏好存在很大的趨同性,導致封閉式基金走勢呈現出單邊市的特點。簡單地說,由于目前投資于封閉式基金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是保險公司,因此往往出現多家公司看好同一家基金或多家公司同時看淡某幾家基金的情況,同時由于保險公司是典型的理性投資者,它們從來不會去刻意制造行情,因此在股市低迷、基金經營受挫的背景下,封閉式基金市值自然是每況愈下了。
保險公司若即若離個人投資者“走為上計”
盡管保險公司曾在2001年大規模拋售封閉式基金,但是如果據此就斷定保險公司在低迷市道中一直在減倉顯然有些武斷。
事實上,封閉式基金的最大持有人----保險公司,從今年以來一直在增持!
在基金中報公布的十大持有人中,保險公司持有169.01億份,比去年末的140.81億份上升了20%!基金半年報還顯示,保險公司持有了54只封閉式基金27.15%的份額,而去年年末這一比例約為23.53%。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個人投資者卻在逐漸遠離封閉式基金。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底大約有26家基金的十大股東中出現了個人投資者,而今年的半年報顯示,只有21家基金的十大股東中有個人投資者。而且在現存的21家基金中,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較2002年底減少了0.74億份。
保險公司為何逆市增倉?據業內人士分析,保險公司所看重的,一是上半年基金凈值有所提高,為將來的分紅打下了基礎;二是目前的高折價率;三是保險公司出于分散投資的考慮,今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增長了大約30%,而保險公司增倉封閉式基金的比例還遠低于這一比例。
另據某業內人士推測,保險公司很可能在上半年的行情中對封閉式基金采取了“高拋低吸”的策略,即在基金價位稍高時拋出了部分基金單位,而隨著基金市價的下跌又以較低的價位加倍買回。他進一步解釋說,這在股票操作中可視為“空頭”的回補,投資者可以借此在下跌市道中適當攤低成本。
高投入、低產出封閉式基金面臨生存危機
然而,隨著開放式基金日趨壯大,有跡象表明保險公司的投資重點早已轉移到開放式基金。目前,國內封閉式基金的發展已基本停頓。高折價率、萎縮的成交、“重開放輕封閉”的政策導向使得封閉式基金早已失去往日的風采。
有業內人士認為,封閉式基金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培養和造就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但是反對者以美國市場為例,認為在開放式基金大發展的今天,封閉式基金仍有其存在價值。資料顯示,僅在2001年,美國新發行的封閉式基金就有38只,是自1994年以來發行數量最多的一年。而在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封閉式基金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實際上,正是在與開放式基金的對比中,封閉式基金的弱點暴露無遺。以今年上半年為例,有數據表明,封閉式基金管理人平均每提取1元管理費能為投資人帶來-0.20元的收入和-1.42元的凈收益,而開放式基金同樣提取1元管理費,卻能給投資人帶來4.65元的收入和3.41元的凈收益。上半年54只
封閉式基金的總收入為-1.6億元,而總凈值還不到封閉式基金總凈值一半的17只開放式基金的總收入卻有13.01億元。
但是對熟悉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封閉式基金特有的類似股票的市場屬性使其更受歡迎。投資者買賣封閉式基金,不僅可以投資享受基金分紅,同時還能進行主動投機,在價格的波動中賺取差價,這成為封閉式基金存在的最好理由,但顯然誰也不希望這是惟一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