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乳品行業中,上海光明乳業的王佳芬一向有“鐵娘子”之稱,就是這位鐵娘子,今年做出了一系列驚人之舉,先是打出“無抗奶”的招牌,然后是公司上市,最后以產品和資本優勢在全國展開了擴張,在乳品行業里掀起了一場革命。
2002年4月,原本平靜的中國乳業從上海刮起一陣颶風,光明乳業宣稱其產品將全面實行無抗,“無抗奶”的颶風迅速在業內掀起波瀾,有人說,中國乳品行業全面洗牌的時代來臨了,光明乳業圖謀全國的態勢突然明朗。而引領這場風暴的,就是光明乳業的掌門人王佳芬。
王佳芬:我覺得我們做這樣一件非常有價值的工作,為消費者負責的工作。只會把這個行業帶向更加健康發展的軌道。
在王佳芬做百年光明的口號下,企業正在穩步發展。其年銷售額已經從1997年的8億元飚升到2001年的35億元,凈利潤也從1997年的4千萬元上升到2001年的1.6億元。連續五年穩居行業老大。2002年,光明乳業預計將保持銷售額和凈利潤30%-40%的同步增長。除了用“無抗奶”吸引了無數眼球之外,2002年王佳芬另一件得意之作是1.5億A股的成功上市。憑借募集到的9.5億元資金,光明乳業通過控股、兼并、購買等方式整合了一批地方小的乳品企業,把光明的觸角伸到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開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攻城掠地.
王佳芬:我們中國應該有五到十家大的公司,然后還有一批地方的集團軍。我覺得這就是將來中國(乳業)的局面。
今年王佳芬還有一個驚人之舉,就是把法國達能集團留在了光明這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里。雖然達能的股份只有5%,但是這家世界排名第四的乳業巨頭極其擅長通過資本運作來吞并競爭對手,樂百氏和娃哈哈已被它收入囊中,王佳芬此舉,無疑是“引狼入室”。雖然王佳芬坦言達能不會只滿足5%的股份,但她對資本的解釋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中國乳業正在涌動的激烈變革。
王佳芬:我覺得這個過程很精彩就可以了。至于資本的流動性,全球一體化很難說。以后的公司越來越公眾化,就很難說這個股份是誰的。
憑借著對擴張謹慎的態度和快、準、狠的手段,王佳芬和光明乳業開始在業界和媒體名聲鵲起,1999年,光明乳制品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001年,入圍中國最受尊敬企業50強,2002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同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2002年中國最受贊賞的外資企業”和“2002年中國社會責任感最強的企業”。隨著“用世界資源做大中國乳業”這一方針的逐步推行,隨著“華東成片、長江連線、重點城市布點”的戰略設計的逐步到位,光明乳業正朝著到2006年躋身世界乳業25強,到2020年躋身世界乳業10強的遠景目標前進。
王佳芬:我們很強調,就是每做一個地方,一個地區,一個產品,我們都有贏利模式,只有贏利模式,我們才敢去做。
光明乳業的前身是上海牛奶公司,一家40多年歷史的國有企業。1992年,王佳芬上任牛奶公司總經理之后,通過一個月的孤身調研和到法國達能公司的參觀學習,她打定了“變則生,不變則死”的想法。從最初的裁員、分流到現在的兼并、重組,光明乳業十年時間,完成了從純粹的國企到合資公司再到上市公司的蛻變,也一次次站在行業的風口浪尖上,其鋒芒時時牽動著業界的神經和視線。
王佳芬:我們公司惟一不變的就是一件事,不停地變。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管理變革的能力。
王佳芬在21歲的時候,就是一個400人的連隊的黨支部書記,24歲的時候成為一個掌管2萬人大農場的黨委副書記。她常說,自己的特長就是當領導。無論是公司還是自己,王佳芬學習、變革和超越是發展的三部曲。她會出現在公司的各個事業部,尖銳地提出不同的問題;但在早上的廣播體操時間,員工們都喜歡和她聊天,靈活多變是是她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但有一件事情是王佳芬十年沒有改變的,那就是利用早晨上班的時間逛逛路上的超市。這樣,她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產品的銷售情況。王佳芬工作的時候像拉滿了弦的弓,但輕松下來卻唱得一手好歌。
有人說,沒有王佳芬,就沒有今天的光明乳業。但對于光明今后的發展,王佳芬更希望自己的作用越來越小。談起她今年最得意的事情,她沒有跟我們講公司的業績,而是說,自己在外出差的時候,很少有電話找她。她說,這說明公司的運轉狀況越來越好,百年光明應該不會只是一個夢想。
(《經濟半小時》記者孫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