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首頁 天氣預報 新聞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業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正文

高校畢業生就業:要樹立自信心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1月27日 09:37 CCTV經濟半小時

  

  這幾天全國最為火爆的場面可能就是在各大城市召開的2003年高校畢業生招聘會。11月20日是教育部準許用人單位進入高校招聘的第一天,自此,200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進入了求職的高峰期。與往年不同的是,2003年是我國自1999年高校大擴招以來第一個畢業高峰年,全國將有高校畢業生212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67萬人,增幅達30%。畢業人數猛增,社會的需求狀況怎樣呢?會不會因供求不平衡帶來就業的困難?今天我們《經濟半小時》來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

  擴招后第一個畢業高峰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從1999年起,全國高校開始了大規模“擴招”,按照當年統計,1999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52萬人,增幅高達48%。在此后的2000年、2001年,擴招增幅也分別達到38.16%和13.3%,到2002年時,這一幅度下降至相對平穩的10%左右。

  1999年高校開始擴招時,大家都擔心擴招會帶來畢業生就業的困難。明年就是高校首次擴招后的大學生畢業年,他們的就業形勢如何呢?前兩天北京召開了首場2003屆北京高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雙向選擇會,《經濟半小時》記者鄢聞余趕到現場進行了采訪,來看看她當時了解到了哪些情況。

  記者:我現在是在大學生體育館的門口,現在我們看到門口排隊的學生隊伍,已經延伸到50米以外了。在這場招聘會上,估計會有200多個單位,提供6000多個應聘的職位。他們當中的很多畢業生也許就要通過這個雙選會,開始新一輪的就業競爭。

  這是北京市面向2003年畢業生舉辦的第一場招聘會,售票僅開始了兩個小時,主辦方就因為擔心場館的容納量有限,一度停止了售票,許多排隊的學生從上午10點就開始等待購買下午的門票。

  在這次舉辦的專門針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雙向選擇會現場,記者看到,往年參加過雙選會的聯想、華為等高科技企業都沒有在本次雙選會上露面。為數很少的幾個知名企業的展位被遞交簡歷的學生圍得水泄不通。

  高學歷不約而同地成為許多單位招聘人員的條件。為什么今年雙選會的招聘方向學生設置如此之高的門檻呢?據主辦方介紹,2003年北京高校和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本專科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將達11.2萬人,增幅達到26.3%,其中研究生2.3萬人,比今年增長27.1%;研究生畢業人數的迅速增長提高了畢業生整體學歷的層次,勢必對本專科學生的就業造成很大壓力。

  上周北京市一共舉辦了兩場大型招聘會,有400多家單位參加會展,總計提供了1.2萬個職位,參加應聘的學生達到5萬人次,應聘學生和招聘崗位的比例幾乎是5:1。

  政府制定政策廣開就業門路

  高校畢業生的增加和用人單位的減少、門檻的提高使得就業形勢顯得格外嚴峻,人們擔心的擴招會帶來就業困難似乎正在成為現實。針對可能出現的這種情況,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關政策,力求廣開就業門路、增加就業機會。來看一下相關的背景。

  2003年是我國自1999年高校大擴招以來第一個畢業高峰年,為了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大學生就業政策。

  這些政策規定,省會以上城市要積極放寬畢業生的落戶政策,省會和省會以下城市要放開對畢業生的落戶限制,對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公安機關要放寬建立集體戶口的審批條件,簡化手續;對原籍在中東部地區的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工作的,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根據本人意愿,戶口可遷至工作地區,也可遷回原籍。

  政策還規定,離校前仍未落實就業單位的應屆畢業生可以延長擇業期,從當年7月1日起,延長期限為兩年。兩年內學生的戶口、檔案根據學生本人意愿可以轉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或繼續在原就讀學校內保留。

  教育部等四部委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對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的職業,從業者和初次就業者必須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對新增加的就業崗位,要優先錄用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高校畢業生。

  除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取消有關戶口限制的政策以外,各地還要求進一步完善嚴格就業準入制度,對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制度的職業,就業者必須持證上崗。這些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使接受了系統教育的大學生獲得了一定的比較優勢。

  成都雙向選擇會5天8萬人應聘創歷屆之最

  對于明年就要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來說,現在又到了他們找工作的高峰期。作為我國高校擴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與往年相比,他們面臨的壓力也許更大。為摸清這些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我們的記者來到了成都2003年大中專畢業生雙向選擇供需見面會現場。那現場的情況怎么樣呢?

  記者:我現在是在本次招聘會臨時開辟的一個分會場上,雖然是招聘會的最后一天,但是我們看到大學生求職的場面十分火爆。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招聘會來人之多完全超出他們的預料。

  據了解,這次大中專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是由成都市人才市場主辦的,從11月16日開始,每天一個專場,共持續5天,分別是國有企事業專場,

  高新技術企業專場,三資、股份、民營企業專場,交通、房地產、服務行業專場和醫藥衛生、師范文教專場,其目的就是為了分流人員,使供需雙方的選擇更有針對性。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前來應聘的大學生仍然是場場爆滿。為防止意外,他們不得不又連續增開了兩個分會場。

  在現場,記者看到,無論是主會場還是分會場,各個用人單位的招聘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為幫學生趕制個人簡歷,許多復印點都生意火爆,人滿為患。據主辦方介紹,由于接待學生太多或排隊的時間過長,頭幾天甚至還出現了招聘人員和學生暈倒的現象。特別是在開始的第一天,由于學生太多,主辦方不得不采取關閉入口的措施,讓學生先出后進,分批進入。主會場門前的寧夏街,也不得不采取暫時的交通管制措施。成都商報記者王紅向我們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王紅:當時就看到有一個小女孩,她想去投那個簡歷。根本擠不進去,大家都在那里排隊。她就非常著急,差點哭出來,她男朋友索性就把她高舉在自己的肩膀上面,把那個簡歷遞到工作人員手里面。

  面對大中專畢業生應聘如此激烈的競爭場面,用人單位卻十分高興。

  用人單位:效果很不錯,有大量的人才,這樣我就可以優中選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5天之內,本次招聘會共吸引了近8萬名大中專畢業生進場參加應聘,影響波及四川、重慶、陜西、河南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無論是求職人數還是組織規模均達到了成都市歷屆大中專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之最。

  2003年成都大中專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火爆中開始,又在火爆中結束。和往年相比,今年的這次見面會有哪些不同?我們采訪到了這次供需見面會主辦方的負責人——成都市人才市場主任黃萬榮,來聽聽他的看法。

  主持人:根據我們的了解,你們以往舉辦這樣的大中專學生供需見面會,一般都是放在春節前后。那今年為什么會一反常態提前到11月中旬呢?

  黃主任:今年我們已經感覺到就業壓力很大,因為今年是擴招以后第一年大學生進入市場,這樣勢必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就業壓力。所以說我們及早地提出讓他們進入市場,找到適合自己發展才能的單位。

  主持人:這次的招聘會簡直是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那你們在舉辦之前有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的學生參加?

  黃主任:今年的火爆,我們雖然事先做了充分地測算和調查,但是還是出乎我們之所料。第一天我們預計是1萬5千人左右,結果來了近3萬人。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我們進場人數是7萬8千多人,往年我們搞兩天只有2萬5千多人。

  主持人:可見這大學生們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那么人才市場做了哪些工作來幫助大學生能夠更好地找到他們所合適的工作?

  黃主任:為了讓招聘雙方有個經常的、良好的交流環境,我們提供了網上的人才服務,包括移動通訊服務,只要把他們的基本情況按我們的要求輸入進去以后,我們的移動通訊每天都會給他們提供單位需求的信息、適合他本人的信息。通過這次市場招聘,我們還準備以后專門給他們提供一個機會,直接到成都的企業進行實習,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和企業接近,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

  學生招聘單位大中專畢業生積極應對嚴峻形勢

  成都的這次大中專生供需見面會可以說是歷屆見面會中最火爆的一次,前來應聘的大中專畢業生,其數量達到了歷史之最,就業難度也相應增加,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前來應聘的大中專畢業生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從第一天的供需見面會上回來,四川師大非示范專業的畢業生徐良果和他的幾個同學心情非常糟糕,面對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幾個決定暫時回家商量一下。

  畢業生:第一天去覺得人太多了,人山人海。

  記者:你在招聘的時候用人單位對你們這些大學生是什么態度?

  畢業生:態度不是很好。

  記者:都有什么表現?

  畢業生:本科生,是一般大學的,不是重點大學的,他就直接把你的簡歷退給你,說“對不起,我們不需要你這種人”。

  記者: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們心里是什么感覺?

  畢業生:當然是非常地懊惱。

  然而懊惱的絕不僅僅只是徐良果和他的這幾個同學,在招聘現場,記者看到,前來應聘的大學生們其實都并不輕松,為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曾冬梅和她的兩個同學都各自買了5張門票,幾乎天天來這里尋覓,可是結果并不理想,無奈之下,學廣播電視編導本科專業的她們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這家以做糕點為主的食品店。

  畢業生:現在沒辦法,專業不對口的事情很多,就業形勢也不怎么樣,只能這樣了。

  盡管專業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能否被這家食品店錄取,這對曾冬梅來說還依然是個未知數,因為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僅在這次招聘會上,這家食品店就已收到了1000多份大學生應聘簡歷,而他們實際需要的人數才不過100人。

  在這次招聘會上,記者發現,前來這里招聘的用人單位檔次其實并不高,它們大多數都是四川的一些中小企事業單位,并且有不少專業都是冷門,可即使這樣,大學生們也都爭先恐后。大學生和用人單位間的雙向選擇在這里其實演變成了用人單位擁有絕對選擇權的單向選擇。這家單位甚至臨時提高用人條件,將專科改成了本科。為了增大應聘機率,不少學生只好采取廣種薄收的辦法,多投簡歷,在現場,記者看到,因為帶來的簡歷已經發光,這兩位女同學正在忙著臨時趕制。

  畢業生:主要是因為我今天帶的簡歷不夠。

  記者:你帶了多少本這樣的個人簡歷?

  畢業生:帶了10本。

  記者:今年招聘,你們需要準備多少份這樣的簡歷?

  畢業生:差不多二三十份。

  在四川師范大學的辦公室里,徐良果的老師吳剛也正在為學生的畢業分配而犯難。

  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咱們電子工程學院非師范類的畢業生,目前落實單位的有多少?

  吳剛: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個人。

  記者:這種落實的情況讓人滿意不滿意?

  吳剛:不是太滿意。

  然而就在吳剛為學生的分配而著急的時候,徐良果他們卻在家中想出了主意,他們要像用人單位一樣在會場租個展位,變被動為主動,擺攤聘單位,以便讓進場的用人單位都注意到他們。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學校、家長和會場主辦方的支持,徐良果的父親當即揮筆為他們書寫宣傳廣告:四川示范大學應屆畢業生尋求伯樂。

  于是,成都首個學生招聘單位的攤位便在招聘現場正式亮相,徐良果和他的17位同學也便成了會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截止到招聘會結束,這個學生攤位總共接待了13家用人單位,幾乎每個同學都選中了2到3家,與那些感嘆找單位難的大學生相比,這些學生的臉上充滿了笑容。

  畢業生:雖然就業形勢這么嚴峻,辦法還是能夠想出來的。船到橋頭自然直嘛。

  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獲知,本次大中專學生雙向選擇見面會,680多家用人單位共提供各類工作崗位18000多個,與到會的近8萬名學生相比,平均每5個人在競爭一個崗位。而去年的雙選會,求職學生和所提供的工作崗位之比最高也不過3比1。

  壓力名牌高校同樣面對

  2003年是畢業生的高峰年,與往年不同的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越來越走向市場化。以往大都是用人單位主動與各個高校聯系,甚至向學校提供贊助,希望得到學校培養的大學生;現在各個高校都成立了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就業指導中心人員要到企事業單位去跑、去宣傳,甚至學校領導也做起了學生的“推銷員”。清華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名牌大學之一,他們是如何指導學生就業的呢?我們記者到清華大學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清華大學了解到,現在學校各系已經沒有了主管畢業生就業的老師,全校的6000多名畢業生全都自己到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去辦理所有和就業有關的事情。

  寧小洲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即將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下午他就會到就業指導中心去參加一個招聘會。

  全校6000多畢業生的資料都被輸入就業中心的數據庫管理,磁卡就是每一個學生的身份證和檔案袋,學生到就業中心來參加招聘、辦理簽約手續等一系列與就業有關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它來管理和記錄。

  迄今為止,寧小洲參加過的所有招聘會全都是在本校舉行的。

  就在寧小洲參加技術型人員招聘會的時候,隔壁的會議廳里,一家外資的咨詢公司也正在進行他們的人才吸引戰。從會場看,這家公司為招聘會派出的整齊陣容和對現場演講的設計不亞于一個公司在爭取大訂單客戶時的作為。在這樣的招聘會上,需要盡力表現以吸引更多機會的似乎不是學生而是用人單位。

  清華大學從1998年開始把與有關就業的事情全部統一到一起來管理,集中與各相關單位進行聯系,并且程序化地把用人單位請進校園來,為招聘雙方的見面搭建了橋梁。

  據有關人員介紹,這樣有利于把各院系協調起來,主要是現在企業要人不僅僅是要某個專業的,所以在整個學校舉辦企業招聘會,各院系的人都可以來參加,這樣整合了學校的資源。

  與招聘方的直接見面和溝通無疑會給畢業生就業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中心里,這樣的招聘會,平均每天都有5場,而更加密集的招聘活動將在后期舉行。

  據就業中心的負責人介紹,這些公司陸續也會到其他相關的名牌高校去舉行類似的招聘會。

  來招聘的公司都沒有在現場回收學生的簡歷,而是向學生公布了公司招聘人員的郵箱地址。參加完今天的招聘會以后,寧小洲通過互聯網向公司發去了求職信。在寧小洲看來,這家公司符合他既能有職業發展前景又有較豐厚的收入的擇業愿望。

  截止到記者發稿前,已經有近60個單位在清華舉辦了招聘會。其中,國有企業有十幾個,其余大部分都是外資和合資企業。同樣是名牌大學的北大也和清華一樣,招聘會場次已經排到了12月中旬。僅北京市開始招聘畢業生的第一天,就有寶潔、太古集團、安捷倫、富士康等10家單位在北大和清華舉行了招聘會。

  清華大學作為名牌高校,在往年,“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一個清華的學生畢業時,至少會有十個就業機會供他挑選。但今年畢業人數的猛增,他們也感到了就業的壓力。我們采訪到了清華大學楊振斌,來聽聽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指導意見。

  主持人:清華大學的學生好像有更多的和那些招聘單位見面的機會,就好像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那今年清華的就業情況到底是什么樣的?

  楊書記:今年我們的畢業生和去年相比,也有較大的增長,從原來的2500人左右要增長到3400人左右。所以,今年我們學校同樣也面臨著比較大的就業壓力。

  主持人:那么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壓力,清華有什么樣的對策?

  楊書記:我想從兩個層次來介紹,一個就是從我們就業中心這個角度,他們做了不少工作。

  主持人:你們這個就業中心又是怎么樣來幫忙牽線搭橋的呢?

  楊書記:比如說,他們主動和用人單位建立聯系,很早就發函希望用人單位到清華來招聘人才。在這個過程當中,按教育部提供的時間,從本月20號開始,我們會組織大、中、小三種類型的招聘會。

  主持人:其實有很多學校,他們也都會舉辦這樣的招聘會,那清華還有什么比較獨特的措施?

  楊書記:還有其他的一些服務,比如我們設了一個網上咨詢系統,能夠把用人單位的用人信息非常快地在網上公布出來。比如說上午信息到了,他們可能中午下班前或者最晚下午就把信息公布出來。這樣我們同學就能夠在最早時間,甚至是第一時間,看到社會對他們的需求,而在這個網上又提供了同學們和用人單位之間一個交流的平臺,他們相互之間也可以建立一種交流。這樣,在校內初步形成了一個校內就業小平臺或者說小市場。

  主持人:清華大學作為我國的名牌高校,他們的做法也許是一個特例,但對于其他普通高校來說,值得借鑒的應該是,在學校和用人單位之間建立一個合作的平臺,更好地為大學畢業生服務。

  擴招倡導者湯敏:拓寬招聘渠道提供多種選擇

  主持人:擴招帶來就業的壓力,作為當時擴招的倡導者,他們是否預計到了呢?對于大學畢業生,他們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我們采訪到了當時擴招的倡導者之一,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先生,聽聽他的看法。

  主持人:作為高校擴招的倡導者,現在看到在人才市場上大量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您會不會感到挺恐慌、挺擔心的?

  湯博士:我倒不覺得恐慌,比如說成都市場,它主要只是反映了成都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成都人才市場,不僅成都的學生可以來,整個四川省甚至是全國的學生也都可以來。學生是面向全國擇業,他可以到全國各地的人才市場上去,但是對企業來說不是這個樣子。第二個是比較遠的企業,它的需求沒有反映在目前這種人才市場中,所以需要拓寬。

  主持人:既然宏觀上存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就業市場,那為什么還會出現大量大學生感覺到就業壓力非常大的情況?

  湯博士:我覺得這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從市場本身的原因來說,是目前這種招聘形式可能太單一了。所以我們要擴大,比如說網上招聘,比如說我們通過報紙等各種各樣的招聘方式,使中小企業和不在大城市的企業也有機會進入人才市場。

  主持人:它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來和大學生取得聯系?

  湯博士:它們可以向學校發信息,學校可能專門有這樣的人才招聘報紙,或者國家可以專門建立這樣的網站,任何的企業要招聘,都可以到這個網站上來發布你的信息。中間的這些渠道和橋梁太少了,所以要增加這方面的渠道。第二個就是學生方面,目前大家都盯著大城市,都盯著大企業,我們再多的企業、再好的城市都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就業,所以大學生要擴大自己的就業面。比如說,現在需要人才多的地方是中小企業,比如說我們的中小城市,甚至我們的縣域經濟這些都很需要人才。

  主持人: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這個問題上,你覺得我們的政府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湯博士:政府應該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最近政府已經有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大學生就業,包括我們放松戶籍制度,很可能對推動人才市場的市場化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有專家提出,應該轉變就業觀念、適應就業形勢,“先就業,后擇業”,先找到工作安頓下來,再在工作過程中尋找更合適的機會。(《經濟半小時》記者鄢聞余、張志禹、陸娟)


短信推薦】【關閉窗口



新 聞 查 詢
訂實用短信,獲贈超大VIP郵箱、個人主頁、網上相冊!
新自寫短信功能一流
對方手機
發送內容[最多60字]

選擇閃電方式
您的手機
您的密碼
索取密碼  

在幾十個國家地區,只要您擁有手機,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頭條新聞的方便快捷,讓世界隨您移動!>>快速訂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電信公司營業局提供網絡帶寬